西西河

主题:读读郎教授 -- 跳楼跳三年

共:💬1100 🌺6534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
家园 吊把书袋

这个在哲学解释学中叫做解释学处境。理解发生的时候在于理解的各方的Horizont(地平线或者视域)相互交融的时候。但是这样一来理解几乎同时就等于是误解,因为是按照一方的视域去interpret另一方的视域。所以实际上在某个文本中根本就不可能找到所谓的“原意”。

这个原理在政治生活中的应用:政治生活中话语大多数是一种公共话语,所以公共话语取决于公众各自不同的视域所进行的解读,而这种解读往往又会趋近于与之最为相近的视域。公共话语的操控往往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再回到政治生活中的个体。所以重要的不仅仅是自身话语的一致性,更多需要考虑自身话语在可能的听众那里会造成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来说,科层社会中,学者自身的学术壁垒同样一定程度上出于政治上的自我保护。一种难于发生视域交融的话语自然也就可以更大程度上避免误解。

说句题外话,你有时候很多表达确实不够精炼,换作我来说,可以至少压缩你一半的文字量。你写的东西包含太多无关主题的事实性陈述,有时候提出关键性细节即可。当然我考虑你可能是想把话语博弈中的一些紧张性环节表现出来。但是读者们往往没有那个耐心啊。科层社会下训练出来的砖家(河里绝大多数的河友都可以算),韦伯讲过“砖家没有灵魂”。砖家们在遭遇超出自身学科壁垒之外的话题时往往只追求短平快的结论的。我对此抱以最大的同情理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