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01君子与圣人 1君子与小人 -- 桥上

共:💬81 🌺3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春秋左传注读后 补充与修正 臣 三

三、“臣”与“臣”有区别

但是后天得到的“臣”的身份也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上面提到的主动地取得的,即通过所谓“委质为臣”而成为某位“君”的“臣”,不过要想“委质为臣”也要有一定的资格;另一种则是被动的,被迫的,可统称为“臣虏”之“臣”。上面已经提到,严格地说,这些“臣虏”之“臣”之中也有一生下来就是“臣”的,这样的“臣”大体上就是奴隶了。

“臣虏”之“臣”的来源应该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君子”及其后裔“降”而为“臣”,另一类是抓来的俘虏。

这里说的“君子”及其后裔“降”而为“臣”,有的是正常的身份下降,有的则是在政治斗争中失败,本“氏”族被取消,从而被迫成为别的家族的“臣”,例如:

初,斐豹,隶也,著于丹书。栾氏之力臣曰督戎,国人惧之。斐豹谓宣子曰:“苟焚丹书,我杀督戎。”宣子喜,曰:“而杀之,所不请于君焚丹书者,有如日!”乃出豹而闭之,督戎从之。踰隐而待之,督戎踰入,豹自后击而杀之。(《襄二十三年传》(p 1075)(09230305))

这里的斐豹虽然是“隶”,但他的身份是由“丹书”确定的,这“丹书”是什么呢,我原以为是某种档案之类,但细想起来,似乎档案未必要用“丹”来书写,只有盟誓之类要上达于天的文字,才会用“丹”来书写,《左传》中就有一些盟誓的实例。

在《襄二十三年传》中有:乙亥,臧纥斩鹿门之關以出,奔邾。……其人曰:“其盟我乎?”臧孙曰:“无辞。”将盟臧氏,季孙召外史掌恶臣而问盟首焉,对曰:“盟东门氏也,曰‘毋或如东门遂不听公命,杀適立庶’。盟叔孙氏也,曰‘毋或如叔孙侨如欲废国常,荡覆公室’。”季孙曰:“臧孙之罪皆不及此。”孟椒曰:“盍以其犯门斩關?”季孙用之。乃盟臧氏,曰:“毋或如臧孙纥干国之纪,犯门斩關!”臧孙闻之,曰:“国有人焉,谁居?其孟椒乎!”((p 1081)(09230505)、(p 1082)(09230506))

在这个例子里,臧纥(字武仲,因其为臧氏族长而称臧孙)与在鲁国执政的季孙(名宿,季武子)闹翻了,被迫流亡齐国,逃走的时候很狼狈,是砍断了鲁国国都南城东门鹿门的门栓仓猝地逃出城的。季家赶走了臧纥之后,要经过“国人”的盟誓,才能最终确认此事的合法性,但苦无合适的盟辞,结果还是季孙手下聪明的孟椒想出了理想的、强词夺理的盟辞:“毋或如臧孙纥干国之纪,犯门斩關!”意思是我们绝不允许有人再像臧孙纥那样不顾国家的法纪,强行砍断城门的门栓(逃往国外)!

记载这次盟誓盟辞的应该就是“丹书”,并且收藏在“公家”。非但如此,这一段还提到了过去鲁国驱逐东门遂和叔孙侨如时所立的盟辞,应该也有相关的“丹书”收藏着。

在《昭元年传》中有:郑为游楚乱故,六月丁巳,郑伯及其大夫盟于公孙段氏。罕虎、公孙侨、公孙段、印段、游吉、驷带私盟于闺门之外,实薰隧。公孙黑强与于盟,使大史书其名,且曰“七子”。子产弗讨。((p 1215)(10010901))

这里是由于游楚与公孙黑发生冲突,执政者决定要放逐游楚,所以郑伯及其大夫要举行盟誓。记载这次盟誓盟辞的应该也是“丹书”,并且也收藏在“公家”。

以上例子说明,要对某一个“氏”族采取行动,是要经过各个重要“氏”族族长盟誓的。类似的,我认为与斐豹“隶”的身份有关的“丹书”记录的也是这一类盟誓的盟辞,“焚丹书”就意味着取消原来的盟誓,恢复斐豹的“君子”身份。

实际上所谓《侯马盟书》也是这一类的盟书,其上记录的盟辞也出于为处置赵家的一个分支而举行的、赵家在当地的下属各家族的盟誓,这次盟誓除了有埋于地下我们今天发掘出来的石头片以外,也还会另有相应的“丹书”,不过可能是收藏在赵家而非晋国的“公家”了。反过来说,上述那些“丹书”也会有相应的埋藏在地下的石头片“盟书”。

当时“君子”内部的斗争有时也很激烈,确实有不少人斗争失败后就当不成“君子”了,其新的身份有的是“庶人”,如《僖三十三年传》“冀缺耨(nòu),其妻馌(yè)之,敬,相待如宾”((p 0501)(05330603))中之冀缺;也有的就更低,如《昭三年传》中叔向所言“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p 1234)(10030302)),就说的是过去都曾在晋国兴盛一时的八个“氏”族的后人,他们的家族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以后,他们有的下降成了“皂”,这可能还是“庶人”,有的则下降成为“隶”,这八成就已经是奴隶了。

至于那些因被“俘”而为“臣”的人,其身份恐怕更低于原为“君子”降而为“臣”的人,在《左传》中就有不少与“俘”有关的例子:

《僖二十五年传》“此,谁非王之亲姻,其俘之也”((p 0434)(05250205)),

《昭十八年传》“邾人袭鄅。鄅人将闭门,邾人羊罗摄其首焉,遂入之,尽俘以归” ((p 1397)(10180401)),

《哀四年传》“司马致邑立宗焉,以诱其遗民,而尽俘以归”((p 1626)(12040201)),

《襄二十七年传》“崔氏堞其宫而守之,弗克,使国人助之,遂灭崔氏,杀成与彊,而尽俘其家”((p 1136)(09270702)),

《僖二十八年传》“献楚俘于王” ((p 0463)(05280312)),

《僖二十八年传》“献俘、授馘”((p 0470)(05280601)),

《宣二年传》“俘二百五十人,馘百”((p 0651)(07020101)),

《宣十五年传》“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p 0765)(07150701)),

《宣十六年传》“献狄俘”((p 0768)(07160102)),

《襄二十九年传》“吴人伐越,获俘焉,以为阍,使守舟”((p 1157)(09290601)),

《昭十年传》“献俘,始用人于亳(bó)社”((p 1318)(10100301)),

《昭十七年传》“献俘于文宫”((p 1389)(10170401)),

《定六年传》“献郑俘”((p 1557)(11060301))。

应该说这些人一旦被“俘”都会有新的“臣”的身份,比原来会大大降低,他们的新主人就可能会把他们用为奴隶,尤其是其中的“狄俘”。在当时人的眼中,“戎”或“狄”们是外族,当时人的说法是“戎狄豺狼”(《闵元年传》(p 0256)(04010201)),或者“戎,禽兽也”(《襄四年传》(p 0935)(09040701)),所以几乎一定会把这些“狄俘”用为奴隶。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