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个人经历谈下朱相 -- 五福

共:💬213 🌺1215 🌵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如果你说的是朱当政的事情,我跟你说,那时候公务员并不吃香

因为当时外企以及很多私企的员工工资比公务员高得多,所以当时N多公务员辞去公职,下海什么的。

这是网上找到的2003年做的公务员前几次加薪回顾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31203/0811544599.shtml

国家公务员历次加薪回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03日 08:11 新浪财经

  第一次加薪:1989年国务院决定给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调一级工资,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解决专业技术人员工资中的一些突出矛盾。

  第二次加薪:1997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机关行政人员基础工资标准由原每人每月90元提高到110元。机关新录用人员的试用工资相应提高:大学本科生由每月70元提高到225元;硕士生由每月97元提高到260元;博士生由每月105元提高到290元。此次加薪充分体现了

对知识分子的重视。

  第三次加薪:1999年公务员再次加薪,将基础工资标准由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180元,级别工资标准由十级至一级每月55元至470元提高到85元至720元。

  第四次加薪:2001年1月1日基础工资标准由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230元,级别工资标准由十五级至一级每人每月85元至720元,提高到115元至1166元。

  第五次加薪:2001年10月1日国务院决定再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人均月工资增加80元,增幅为15%。此次加薪主要体现在“职务工资”上,由原来的50元至480元提高到100元至850元。

而确实有段时间,工厂的员工的收入是高过事业单位人员的,特别是效益好的工厂。

为什么“新统治阶级”的风水永远稳固,永远不转呢?

你说的“新统治阶级”的这些现象,应该主要是胡温2003年执政之后出现的吧。这怎么也算不到朱头上,对不对?

改革开放30年,最初是从农村包产到户,搞活经济开始的,80年代那些人人羡慕的“万元户”基本上都是农民出身的人,当时还有句话叫“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风水轮流转,转到农民身上的时候。

然后是各种下海经商热潮,这时候,N多人辞去公职,包括国企和公务员职位,下海,到南边去“淘金”。这段时间,通常企业单位就是比公务员收入更好。这可能也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公务员不沾光的时期之一了。

所以你说的“新统治阶级”的风水永远稳固,永远不转,是不符合事实的。更何况现在的“新统治阶级”,除了少部分红二代如习近平薄熙来之外,大部分还是从底层奋斗上来的,例如胡和温。这也是阶层流动性的部分之一。

总之,建国60年了,中国各个阶层都经历过各自的高潮和低潮期,如果大家都来“伤痕文学”,每个阶层都可以专门挑自己吃亏的时期说,而占便宜的时候,就觉得便宜没有占够,因为永远有别人比自己占的便宜更多。类似那2万块140平米的房子,为什么早一年的人有,到了我就没有了呢?

如果现在真的能有人2万块买140平米的房子,你一定会把这个归入深恶痛绝的“统治阶级”的腐败里面去,对不对?可是有人抱怨自己没有2万块买140平米房子的时候,你却怎么可能对他表示有同感的同情呢?

其实现在唯一让人担心的,是中国以后不会再有这么大规模的阶层流动的机会。一旦阶层固化,就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失去活力的最好证明。这也是我在最早回复楼主的一个帖子里面说的。

通宝推:海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