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九三”胜利日纪念帖,同时征集河友长辈的敌后故事 -- 春秋的老胡

共:💬152 🌺1361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南部氏可算名门之后的

都可以追溯到河内源氏源义光的后代,和甲信名门武田、小笠原有着共同的祖先。这个源氏的含金量可比家康那个三河的乡下武士要高多了。

如果要扯到幕末时期的一些站队问题,那么南部这个陆奥地区传统的地头蛇还是有的说的。要说日本西国和东国在地缘上和文化心态上的分歧可以说是古已有之。早先平安时代的落幕就和以镰仓为中心的源氏武士集团的崛起大有关系。而源氏武士集团在掌握了京都之后,却又迅速的公家化,之后实权又被外戚北条氏(区别于伊勢盛時创立的后北条氏)所攫取,再尔后又绝嗣。期间除了有南北朝两个分裂的天皇法统以外,实际上对武士阶层的统治也是分裂的,除了有镰仓幕府之外,另在京都设置了六波罗探题。而后来的室町幕府很大程度上也是重复着这一分裂,除了京都的公方,古河御所还有另一个公方。武士阶层的上层在掌权之后慢慢公家化,慢慢和东国的武士们疏远了联系(后来家康把幕府设立在江户恐怕不无对这些历史教训的吸取)。并且西国的大名(大内氏)在整个室町时期又掌握着对明朝的贸易(德川幕府时期为岛津氏所取代),所以实际上中央政权对西国的控制力由于勘合贸易的存在并不是很强。

说到幕末的站队问题,那么关原合战的站队问题就不得不提。实际上后来倒幕运动的主力萨摩(岛津)长州(毛利)在200多年前的关原站队上都是和德川家不对付的,并且由于海外贸易的获利,有财力可以做土皇帝(实际上家康在关原和大阪战后并未对这些西国的强藩大名彻底赶尽杀绝,或许一定程度上也有力有未逮的因素吧)。相对而言,南部作为陆奥地区(苦寒之地)的传统大名在经济上大多依赖传统的小农经济,不可能依靠大规模的对外贸易积攒财力,并且由于离幕府的政治中心地理上相对地较为接近,所以东国大名造幕府反的动力远比西国大名要小很多。后来幕府的残余势力甚至一度在北海道成立了虾夷共和国。

而至于明治维新的意义远非主流的历史叙事(似乎是自康梁等人而起)里那么具有“划时代”意义。现在看来更像是一群利欲熏心的地方大名和走投无路的中下级武士共同出演的一场向幕府发起的争权夺利的大戏。明治维新并不必然导致日本的现代化,现在看来日本人后来在整个东亚的顺风顺水则更像一系列战略冒险误打误撞的运气之功,而在二战中彻底赌光了他们的运气之后一败涂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