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父辈的农村经济史 -- 年近不惑

共:💬15 🌺29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父辈的农村经济史5

本来还想把父亲给我讲的民国到本朝期间我们那一疙瘩发生的事儿也讲讲,像地主、土匪、国民党军队、共产党军队、普通老百姓等等,但写文字的能力太弱了。还是继续讲老爹吧,随便讲,他不咋地。要将已经逝去的人,说岔气了,怕他们上来找我。

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供销社作为国营单位的经营状况已经越来越差了。首先,村里陆陆续续开了3个小卖部,小卖部经营灵活,都捡日常用的卖,还能持续不断的更新产品,供销社承担的商品供应的职能小卖部完全可以取代;其次,乡社、县社作为管理机构,越发显现与市场的脱节,里面的人更多的是官僚而不是管理者,销售的产品、采购进价、经营手法调整等等几乎谈不上。还要养一大帮子办公、行政及离退休人员。供销社要停办了。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一是原来的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销售都是通过供销社这个渠道和网络,现在有了许多民营企业,产品也要找销路,而民营企业与私人的小卖部结合是最佳的方式,必然的;二是原来的物流没那么发达,且产品流通受国家的管制,现在这种限制没有了,国内的产品东西南北中大流通;三是中国制造能力的提升,带来了花样翻新的产品,且不断推陈出新,典型的,那个时代龙虾糖、块糖和奶糖三个产品卖了多少年,且包装基本不变。现在的糖丰富多彩,小孩子也愿意买。那个年代,第一次见方便面,稀罕的不得了,和姐姐偷了碎渣渣还舍不得一次吃完,方便面都是装在大塑料袋子里卖的,里面几块面就有几个调味粉包,而现在的方便面去超市里看早就琳琅满目啦;四是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比在这方面显示出了劣势,而市场经济欣欣向荣、快速发展。可以说我国的供销社是真正的见证了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

村里的供销社关门儿了,父亲的供销社职工身份被就地“正法”了。我家承包了村里的供销社,留给我爸的是一张化肥销售许可证(没有这个证不允许在村里卖化肥,这也算是供销社唯一的特权吧)和原供销社的存货。

随着时光的变迁,我父亲从原来在村里比村长地位还高变得无足轻重了。刚好那几年家里出了许多状况,可以说家道败落,最后把化肥销售许可证也转让给村里一家小卖部了,东西也不卖了,至此,村里的供销社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失了。市场经济、民营经济已经在村里完全驱逐了国营经济、计划经济。呵呵。所以,前几年河南的省长李成玉调供销总社,我还挺好奇了一阵儿呢,我以为供销社已经没了,竟然还有一个国家机构,可是他究竟做什么,我已经不知道了。父亲至此彻底脱离了与供销社的任何关系和联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