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九佬”“十八匠” -- 老光

共:💬8 🌺7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九佬”“十八匠”

旧时,民间对于各类工匠,匠人,有个概称,统称为“九佬十八匠”。

这“九佬十八匠”,既有具体所指,也是广义上的泛指,若要详细一一地摆弄起来,那是无法弄得清白。先前的农耕社会里,匠作艺人繁多,能弄得清者,便在其数,理不清的,也就统而代之。工匠们的称呼,多与其从事的职业有关联。譬如这木匠,因为整日里摆弄的是木材,做的是木头活,故呼之为木匠。

又譬如,这"九佬",所指的,便有那炭古佬(烧炭的)、兵古佬(当兵的)、船古佬(架船的)、药古佬(走江湖卖药的)、窑古佬(井下矿工)、排古佬(放排的)、贼古佬(小偷)、尖猪佬(劁猪牛阉鸡者)……等等的等等。时至今日,当年大部分职业及称谓,跟随着历史的进化,渐渐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之中,留下的则是徒有虚名一个。

至于这“十八匠”呢,从前人有段‘四言八句’,为各类匠人排定下一个座次

那首歌谣如此说道:“金银铜铁锡,岩木雕瓦漆,篾伞染解皮,剃头弹花垒”。

排列头前的金匠银匠,无须我作累赘,人多知道此种艺人,至到今日,社会中依然还存有这一种历史悠久并古老至极的工匠。此类手工艺者,用的是金银作原料,通过一番煅打敲制,吹烧弯绕,精雕细琢,制作出种种光怪陆离,式样极其精巧的首饰饰件挂件等等。

铜匠这一种手艺,乃是用黄铜,紫铜,白铜,红铜之类,通过造型浇铸,敲敲打打,制出锁具,家具饰件以及炊具(譬如铜壶,水烟袋)之类的匠人。

铁匠一类的手工艺者,如今鲜见,先前操作这门手艺者,多是打制农具,工具。世面于铁匠的日渐减少,一在于其工艺落后,二是辛苦努力,且又太费些力气,此外,随着时代进步,原有的一些活路,渐次被更为先进的工具所替代,需要铁匠打制的物什,越来越少,于是者一来,也有个收入太少的根源在其中。记得当年, 当‘愤青’的年月内,青年人中间流行着一个段子:前世造了孽,今生学打铁。耳旁叮咣响。一身漆漆黑。每月三百‘毛’,几时才能讨得成堂客?

说到锡匠,如今的人会理解为,这是以锡为原料,制作用器具的匠人吧?其实呢,‘锡匠’并不用锡这等的金属制作东西,且金属锡的价格也不善,一般人家也用它不起。所以称之为‘锡匠’,乃是利用了锡的低熔点特性,用来焊接那马口铁之类的工匠艺人。先前年月,但凡无衣食之忧,日子小康之家,用铜器不起者,又喜欢讲一个体面的,转而求其次,便买了这马口铁之类焊接成的水壶,桶儿,用来挑水煮茶。于是者,应运而生,便成就了锡匠这一门手艺。

篾匠么,指的是将楠竹,桂竹等等之类竹子破成一条一条,再用刀将其刮去内簧,剖为细篾,编扎成篾席,花篮,晒盆等等的家用器具的工匠。

至于伞匠,便是从前制作雨伞的匠人,从前的年代,但逢雨天,有要紧事情需办,要么披一床蓑衣于身上,要么打一把雨伞出门。那时的雨伞,统由竹片作顶,于竹片上面,蒙上几层用构树皮制作出的纸张,叫作‘皮纸’,然后,涂抹上几道‘柿油’。晒干之后,再涂抹上几道桐油,故可以隔水防潮。下雨时,将它撑开,便可遮风挡雨。

顾名思义,这染匠指的是那染制布匹的工匠。

皮匠呢,说的是从前制作油鞋,钉鞋,木屐的匠人。说到木屐,有必要絮叨上几句,不然,许多人不明白这是个啥东西哩。解放之前,中国没橡胶生产,那个时候,橡胶依靠着进口。用橡胶制作的东西,因为是舶来品,价格极其昂贵。不似现如今,天一下雨,道路泥泞,人都有双橡胶套鞋或是塑料雨鞋可以套上。从前那会儿,大热天里,人都打一双赤脚,来去去无牵挂。可一到冷天,尤其是冰天雪地时节,打一双赤脚可就受不了哦。为着方便,更不想脱下暖烘烘的那一双布鞋或是棉鞋,便在布鞋上套一双木屐。这木屐是用木板子做成底子,于木板鞋底的下面,再钉上四个方头的铁钉子,双脚踩在上面,稳稳当当,暖暖和和。木板的上面,于前头蒙上半截牛皮,再用些钉子拴得牢实紧靠,然后涂抹上几遍桐油,候到干燥后,便能隔水防潮。钉鞋与油鞋,或由自家先衲成鞋底,有个准确大小合适,再交付给皮匠,穿针引线,做成鞋子,再于鞋底,隔一定间隙,钉上些钉子,然后,将鞋子放入桐油内浸泡上几日,等到浸透,候到桐油干燥,再由皮匠用楦头给扎紧定型,便可于泥地上行走奔跑。鞋底安装有钉子的,称之为‘钉鞋’,没得钉子的,称作‘油鞋’。这东西便是那时代里头的防水胶鞋或是套鞋,用于下雨落雪时候使用。

‘解匠’,于大分类中,应当是木匠的一个分支。这一种匠人,是将完整的原木,固定在一对‘木马’上面。两个人对头站立,手挽了大锯,一来一去,将硕大的原木,锯解成厚薄不同的枋材与板材的锯木匠。以便利那木匠使用时候能得心应手。

剃头匠,不消说得,随着时代往前发展,如今叫作理发师了。

弹花匠呢,是制作床上铺盖——棉絮的匠人。使用的主要工具,类似于一张大弓,匠人把弓背的那一边,背负于身后,将一把弓弦伸展于眼前,手中拿一把形似个手榴弹的大木纺锤,不停地敲打着那牛皮筋制作成的弓弦,直弹得这弓弦不歇气地颤动,发出不停地嗡嗡鸣叫。自古来,咱们中国便是用这种古老的方法,将原本蓬松如雪的棉花,用弓弦纺弹得更为蓬松,更加保暖。待到整床棉絮弹完毕,便层层叠叠,铺放于展开的门板上面,用一个叫作:碾盆的东西,人站立于上,在蓬松的棉花上面,梭来荡去,将雪白蓬松的棉絮,搓揉得丝丝缕缕的纤维,相互粘连在一起,再不至于分开脱层。然后,在初具规模的棉絮上面,又横横直直,交叉往来,拉扯上无数根棉线,使之绷连成为整体。至此,一床上好的棉絮才算作是完工。

垒匠这种行当,已然消失好些个年头,现时下已经绝迹。便连这东西的遗物,那也是极难得寻到了哦。四十岁以下的人,恐怕大多不知晓这行当是做甚的。扯起这话题,少不得又要罗索上几句。人要吃饭,先得将稻谷加工成大米,头一道工序,得要把稻谷外面的那一层谷壳给脱掉才行。先前年月,用来脱掉稻谷外表粗壳的那一种工具,叫作:垒子。制作垒子的匠人,称作‘垒匠’。

制作垒子,先得将楠竹破开,再剖成鞋绳子粗细的楠竹篾丝,用来编扎出一个上下收紧了口子,且能盛装下土末的‘桶子’,须分成大小一致,上下作为两层。下层的‘桶子’固定在四个或是三个木脚的上面,然后,分层倒入干燥过了性的黄土末子,再用工具筑得紧紧巴巴,待快要筑平桶口时,用手工在黄土间楔入用榔树木头劈成的,长约四五寸的木片片,牢牢植入土中,并于木片间隙中塞满黄土,慢慢用工具夯紧实,捶得平整,光滑。等到筑紧实的黄土干燥之后,这泥块则坚硬如石,至此,方可使用它。使用时,先将上下两片合在一起,如同石磨一般,楔套得天衣无缝。然后。把需要脱壳的稻谷,倒在上面,如推磨一般,将垒子推动起来,脱壳的稻谷便纷纷往下掉,壳与谷米则从垒子周围的木片缝隙中掉落下来。再用器具盛装起,倒入风车中用手摇动车叶子,扇起风来,吹开粗壳,余下的便是大米。大米中,自然还存留有许多未能脱去粗壳的谷粒,接下来,便一齐倒入石碓中,人站立其上,如鸡啄米一般,慢慢地用脚踩了碓头舂米。最后,便是用粗筛格,罗筛罗,除去米糠,剩下的便是米了

这种米,远不似现今所吃的大米,那时候叫作:旗子米。表皮显得尤为粗糙,颜色黝黄或黑黑,讲究的须得再加工一番,方可入得口去。记得小时候,太阳下得山去,天刚黑定,上床睡觉似乎又还早了一些,老一把坐着又像是板凳上长了剌似的,如同父母开骂的那般:神象似插不稳的一支蜡!纯一筒驴子骨头!为使我等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守法’,不乱动弹,便不让你闲呆着,大人们拿来个空酒瓶,里头给灌上齐颈口一满瓶‘旗子米’,再塞给一根楠竹削就的竹棍子,棍子一头大,一头小,且用两只脚板将那酒瓶子夹得紧紧,手中拿了竹棍,将小头一端插入瓶中,双手握紧棍子,不停地插上插下。老做着这等重返工夫累人且又乏味得很,要不了多久,人就打起瞌睡来。迷迷糊糊中,被一声猛喝或是父亲的一丁拐,给从痴睡中一把惊醒过来。于是,又接着插那酒瓶中的糙米。如此往返大概得一个小时,这活儿才算是完成。如今回想起来,似觉得这‘旗子米’更合乎人的养生之道。咋哩?因为这糙米外面附带着的那些个米糠,按照科学道理,该然不知带了好些的维生素A,B,c,d,e……呢!可惜那时的人不懂科学,老觉得这‘旗子米’外表粗糙,颜色黑黑,不如精米的味道好嘛且又养人,硬生生硬给它去掉了!

【原创】:“九佬”“十八匠” ( 二 ) [ 老光 ] 于:2012-09-21 02:14:43 主题帖 总阅:1150

铁匠,木匠,泥水匠,瓦匠和石匠,世所并称“五匠”,古已有之。此五类工匠,在先前的农耕社会里头,于人们的生活起居,密切相关,尤其缺少不得。想想看,这人的哪一门,又少得了这“五匠”的呢?

铁匠为首,那是理所当然之事。人要做事嘛,头一的得有工具那才行滴。常德俚语:即便是吃酒,你也得带一条‘胡子’(毛巾)嘛?!要不,嘴巴上沾了油,头顶上冒了汗,没得‘胡子(毛巾),仅用手去揩?

要说这工具从哪里来?不就是靠着铁匠打造出么!有了铁匠,自然的,木匠手里也才有了斧头,凿子与刨子……,泥水匠也才有了一把泥刀握在手,石匠呢,也才有大小的铁锤,无数的钻子与凿子……。农夫耕田耙地的犁耙家什,锄地挖土的工具等等……。

有了他们的工具,也才有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一皮条的事儿跟随而来。

“五匠”们所做的营生,多与人的生活,生产相连,他们的手艺,也为世人所敬重。先前时候,生养有子弟的人家,等不及孩子成年,便求人托保,四处设法,搜寻着找一个手艺相当的师傅,叫孩子跟随了他去当徒弟学一门手艺。老辈人崇信的是千古恪守的信条:天干涨水,饿不死手艺人!还有句话,说得更为直接了当:一技在身,不愁饭碗无着落。实在无法的,便守着本份,遵从古训:锹把把顿得稳,插田拌土是根本。

说道岩匠,于这名称上,一看便知端的,那是以石头作原料,打造石料的工匠。早先前,有钱人修房起屋,一讲排场,二讲摆眼,要显示身份,多盖那风火窨子屋儿。要么,便修造‘四合盘’的深宅大院。四周围打一个大打围,将自家一把给圈起,包裹得严严实实。墙基下脚,用大块的条石,纵横交错,层层叠叠,堆码起人来高。这些条石,经过石匠们精心打凿,长短均匀,轮廓分明,一块块交叉重叠码放起,然后,用了糯米熬成的浆糊汁水,拌合起石灰,调成砂浆,一块块连接拢来,砌成沉实稳固的基脚,再于上面砌上斗墙,中间的缝隙中灌入瓦砾碎石,显得更为沉稳结实。墙壁的上面,用纯白的石灰浆拌合上稻草捶打制就的‘纸筋’,粉成耀目的白墙。自然,这墙不是石匠所做的。除此而外,讲究脸面的主儿,往往用条石或是石板,修筑起一层层的石级,更显得庭院深深,高深莫测,令人远远一望,肃然起敬。此种建筑,先前年代中,人称之为‘拨岩’。除此而外,石匠们便是修筑石桥,打琢石狮。所用的工具,无非是几把方头的铁锤,一大堆尖头或是扁平的凿子之类。

论及木匠,当属于一个大的概念。就像现时的警察,叫起来是一个统称,但往细里划分,更有刑警,武警,消防警,交警,户籍警等等若干警种。木匠也是如此,但凡以木头作为原料的木工一行,真要往细里详究,又得分成若干种的木匠出来。

譬如,专门修房盖屋的,世人称之为“大木匠”或“大料木匠”。

制作床梃桌椅板凳箱笼屉柜等等家具之类的,人称作“小料木匠”或“细料木匠”。

除此而外,还有种专门制作围桶脚盆等房内用具的木匠,因为制作的多是些桶形的器具,故而,人称为“圆桶木匠”或是“圆桶匠”,箍桶匠。

此三种木匠,都是民众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匠作艺人。

此外,还有种木匠,平日里很少现身于繁华闹市。多隐身在深山老林之中,耐得住寂寞,守得下心静,专门建造那寺庙庵堂,或是修缮古刹禅院,手中把玩的是如来佛祖的大雄宝殿,七级浮屠,飞檐斗拱与雕梁画栋……。

到了近代,随着工业的发展,又派生出专门制作机械模具的另一种木匠,叫作模具木匠或木模工。

其实者呢,细究起来,这雕匠也应算作是木匠大类中的一个分支,因为此类工匠,所拌的原料也离不开那木头。

从前手艺人中间,有句话儿,说的是:解匠怕木匠,木匠怕漆匠,漆匠怕照光。其实,说来说去,道的是一层功夫更比一层要狠。

解匠只负责将原始的木料解成枋材或是板材,能有个大平小不平便可。可木料传递到木匠的手中,得要用锯子锯得齐齐,刨子刨得光光,平平崭崭,那才入得了主人的眼睛, 倘若是桌面上,柜子上,刨子收光不好,留下毛茸茸一片,你这工钱,也就不消讨得,反转来,人家还得要你赔付材料钱呢!

当木匠自认为手艺还行,还过得眼睛,将打制的东西交把那漆匠手中,漆匠便看出毛病来,没得法,同为手艺人嘛,能帮则要帮,妈的马虎些,马的麻虎些,只好在底子上面打主意,多抹上些灰底子遮掩起,把那凹凸不平的地方,尽量涂抹得平平崭崭。待到漆匠大功告成,他也心儿吊吊滴!为甚呢?他也害怕呵!怕的是行家用了光线来照它!再好的平面,哪怕是漆得发了毫光的,拿到明晃晃的光线下一照,便现了原形。

所以,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冤家对头,用老话讲来,叫作是一物降一物!

资深推荐:可爱的中国,

【原创】: " 九佬""十八匠" ( 三 ) [ 老光 ] 于:2012-10-08 06:15:35 主题帖 总阅:1619

如今的木匠,手中拌的料器,多是‘三合板’,‘五合板’之类。大小的枋材,也多是事先量体裁衣,制作完备的材料。操用的工具,尽是些电动的器具。从前木匠不离手的斧头,凿子,几乎全都进了古董店,手扯的锯弓,也被圆盘锯所替代。制作家具,离不得是钉子,接木胶水之类。有人说,现今的柜子呀,桌子呀,没一门不是用‘钉子’钉哈拢来的。东西的表面给清漆一修饰,虽然光漆闪闪,耀人眼目,可经不得瞌撞。若是搬家的回数一多,几上几下,折腾得几回,这漂亮桑哒,乖吩哒的家具,几乎要散了架去。不象先前的木匠,仅凭手中的凿子,刨子,斧头,锯子,打出的榫头,钻下的楔眼,丁是丁,卯是卯,扣合拢去,“神墨”紧榨,严丝合缝,就像是天然生成的,摆放于家中,能管用上几代人缘!

先前的木匠们,不管是‘修房盖屋’的大木匠也好,还是制作家具的‘细木匠’……也好,手艺要是“差火”一点(不济),那是讨吃食不到的!手艺人嘛,凭的就是一双手吃饱饭。工匠们打制出的东西,是好是歹,明摆明搁在那儿滴,任何人一眼瞧到,都会要评头品足,议论个高低,比较个上下。这粗制滥造的名声一旦传播出去,任他是谁,也不会拿起自个的东西给您糟塌掉!再者,先前的那种年代,能雇请起匠人进门打制全套家具的人,多是些有钱的主儿,有身份的角儿。家具作为房中的装饰摆设,一齐搁在房中,用生漆堆砌得毫光闪闪,清亮有如一面镜子,照得人影子纹丝儿不差!若是家具底子没做好的话,能成这个模样?

所以说,一物降一物:解匠怕木匠,木匠怕漆匠,漆匠怕照光。

六七十年代,时兴起“比武之风”。这风气大约是从解放军‘大比武’嫁接过来的吧。

那会儿,各行各业,每隔一段时间,便把手下的人员,聚集起来,进行一番比试,叫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木作一行(细料木匠),属于二轻工业管辖。每每三年五载,主管局便召开一次‘行业比武大会’。

比试的项目,便是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下属的各个木器家具厂子,推选出数个人员,用同样份额的木料,打制出同样的一套家具。然后,搁放在一起,由业内的老师傅们共同点评裁判优劣,分出高下名次。优胜者自然得披红挂花,成为业界楷模,学习榜样。

比武时节多选择在秋天,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头。因为这时候的天气,不燥也不热,凉爽且宜人。地点多在空坪隙地上,看客们搬了坐椅板凳,端了茶缸子,围坐成一个圈圈,间隔一定的距离观看这一群打擂台的工匠们,各自暗中攒了劲,挥斧头,推刨子,打楔眼,锯榫头,忙碌得挥汗如雨。多半天的功夫,要打制出一张三抽屉的书桌儿,或是一个立柜,或是一张床……,那功夫也是相当滴不善呐!谁先完成,谁就稳坐上这头把‘交椅’。

先前有事去了,这等热闹场面未曾见到。赶得早不如到得巧。去的时候,恰好是各组收工完结,正在评判时刻。

只见一群老师傅们,正围着打制好的家具,在抚摸观看评价。

做得好的三屉头书桌,主要看能否关得住‘风’。说到这‘风’,大伙儿觉得有些个蹊跷吧!

有经验的老师傅,先将抽屉拉出,然后,把下面的‘斗门’给关上。随后,猛地将抽屉给推上去。好功夫就看这一下子!只见抽屉才刚刚合严实,下面的斗门呼一声便给打开来。按行话,这才叫严丝合缝,些些儿不差!好紧的‘神墨’!达到这样子,那才叫作合格!

跟着,便是两个人各站立一头,使出浑身的劲,推挤这书桌。若是纹丝儿不动弹,有如是钉的一根桩, 这才叫好东西!

检验床也是如此法子,人站立于床上,使劲蹦哒跳跃,要如顶天立地一般,丝丝儿不致晃动,才算是上品。

木柜子的检验方法,更为绝妙,开门,关门,不许有一点点声响。门移至何处,便能立马停住。双手在柜门上抚摸,要无丝毫的触手感觉,光滑有如一面镜。

无论柜子,睡床,还是书桌,所有的榫头与楔口的接缝处,均得原副原样儿,不准另外扎入木楔。

不消说,能抛头露面,在比武大会上夺得名次的木工,从此,经由人高打鼓,远传名,声名远播,自然,也就不愁衣食来源。

【原创】: " 九佬""十八匠" ( 四 ) [ 老光 ] 于:2012-10-09 21:15:28 主题帖 总阅:212

工匠之间,多有相互关联的工序牵扯,少不得鱼要水,水要船,互相抬举。自然的,也就形成若干不成文的规矩礼性在其间。

假如是有许多工匠同聚于一块儿做事情,坐席共餐时,须按照“十八匠”的排列顺序依次就桌上席,不能紊乱丝毫。这是自古留传下来的规矩,旁人解释不清白,可谁也不能乱套胡来那么一点点!照老话说道,这叫作:没得规矩,不成方圆!

工匠在雇主家做工,当进入某一程序或是为某一特定的人服务,往往先得举行个仪式,口中颂唱赞词,当然,所说的都是些吉利话语,也特招人喜欢不过。

作为雇主,你也得懂点礼性,决不能让人白唱白念,得给赞颂人发一个“利市”(红包)。譬如,请来裁缝为一家老小定做衣服,裁缝开剪头一块布疋时。岩匠千锤万凿,辛辛苦苦将石桥建好,举行‘踩桥仪式’的那一刻。木匠立起房架,要爬上去准备‘上梁’的那会。剃头匠给新郎倌或为新生婴儿剃头一个“胎头”。哪怕您再小气,再吝啬,都须打发一个‘红包。不然,则显得你不懂规矩,不讲礼性,从此,您也就声名远播,马桶装牛肉——臭名在外!往后有什么事儿须请工匠们帮忙的,人隔老远便举双手作起长揖——对不起哦!忙呢!没得空啊!

房屋乃老百姓安身立命的场所,“悠悠万事,唯此唯大”。修间房建个屋挺不容易哦,于百姓眼里,多少年省吃俭用,朝积暮攒,想修一间房,盖一个屋,自然是,祈求诸事平安,盼望一切顺利。

首先是得选一个好屋场,讲究的,还得请一个风水阴阳先生,手执罗盘定好子午线。

喊一声动工,左邻右舍都会来帮忙。这是中国农村几千年遗留下的好传统,一家有事忙,百家齐相助。屋场开垦出来,便是接木匠师傅进门修房起屋。

匠人师傅进得大门,主人家须以礼相待,天天,餐餐,桌儿上少不得有四钵六盘,晕素搭配,像待祖宗的放肆招待起。主人家如此上心,图的是以心换心,巴望匠人师傅一搭早,二搭饱,快滴滴把个屋儿给立哈起来。也冀望着师傅们施工中能上些心,省些料,精心打造。

立屋时候,周围的乡邻们都会自动来帮忙,由掌墨的木匠师傅充当指挥,只候他发一声喊,大伙儿便打起呵伙,用木头,用梯子,用竹篙,一齐顶起那屋架,崭劲使力,把那木头排扇竖立起来。

常桃一带,把房屋排扇称之为“缝”(读去声)。例如:两缝一间,三缝两间,四缝三间……。

先前有句话:师傅出门徒弟苦,闯出祸来师傅补。

掌墨师傅领着徒弟上门建房修屋,这砍木头,刨木头的苦活,重活,统统归了徒弟们。师傅呢,整天拿个墨斗盒子,肩膀上挂一把角尺,候到徒弟刨光一根木头,他便在这木头上左一下,右一下,横一下,竖一下,不是弹上一墨线,便是划上一墨杠,做个记号。这记号便是乡下人所称的“鲁班字”,旁人认它不出,只有木匠师傅才认得它。

等到师傅把柱头上的墨线,记号划完毕,便吩咐徒弟过来,在这木头上打眼,凿洞。直待全部的柱头洞眼打完毕,便搁在一旁,接下来便是做穿枋。

穿枋做好后,跟着从两头将这穿枋穿进柱子的眼洞里头。为着穿枋灌得紧凑严实,还得用斧头不停地敲打,打到预定的位置,跟着便是打楔子,将穿枋固定起。

直待排扇完成后,接下来便是“立屋”哦。

人生一世,又能修得几回滴屋喔?所以,从前人很是看重这修房起屋的事情,把立屋当成头一等的大事儿来办。

早在立屋之前好久,建房修屋的主人便请了阴阳先生,或是算命先生,又是打卦,又是抽签,又是翻皇历书,择定黄道吉日,甚至于连吉时良辰都已排定好了。至于房屋的子午朝向,那更是关系到今后一家的吉凶祸福,兴旺发达的大事儿,越发地马虎不得半点滴!

八十年代初那会儿,乡下有位亲戚,修建一座新房子,事先请来阴阳先生,选定了吉时良辰,定在了半夜的子时。时间一确定,便不能更改。吃罢晚饭,大家伙围坐在一起,讲白话,扯懒谈,坐等那吉时良辰的到来。

可到了吉时良辰时,天公不作美,偏偏下起了瓢泼大雨。

怎么办哩?还是那句老话:时间改不得!没得法!匠人们还有左邻右舍帮忙的,都戴起斗笠,穿起蓑衣,顶风冒雨立大屋。

有人觉得这雨下得不是时候,淋得一身且湿!开了邪口,说是下雨兆头不好,匠人们则一旁呵起卵形(调侃):房廊屋宇嘛,立屋时候就是要落雨哦!不然,怎么又叫屋宇(屋雨)呢!

尤其是上屋梁的时刻,亲戚朋友还得送大红被面或是红绸子,等屋梁安放停当,便把这大红被面或是大红的绸子披挂于屋梁之上,表示庆贺。

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红绸子或红被面也与时俱进,提高了档次,变成为送大红毛毯。自然,修房建屋的老板,也要整酒,大宴宾客,趁此机会,把先前放出去的“春风”,借修房起屋的名头,当作“夏雨”给收哈回来。

候到排扇固定稳当,高高竖起,临到‘上梁’的时刻,主人家还得捉来一只大红公鸡,一脸阳光灿烂地交把给木匠师傅手中,掌墨的木匠师傅则提着捆紧双腿的鸡公,登上楼梯,爬上房架,一盘腿打坐在上面口颂赞词,一边剌破公鸡的鸡冠,滴几点鸡血于梁柱之上,以驱除“煞星”,并在梁耳上夹入红绿两色布条以祈求“鸿福齐天”,“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同时把主人家早已备下,用罗盆或筛子盛装起的粑粑,饼干,糖果之类,从屋梁上往下抛撒(俗称抛撒梁粑粑),主人则立于屋梁的下面,张开大大的围裙,在下面接着。接得越多,表示越加吉利。周围的围观者亦可参与抢食,以分享主人家修建新房的福气。

其余的木匠师傅们,乘着掌墨师在抛撒粑粑,便赶紧安扯枋,扎楔子。等到所有的扯枋安完毕,这屋架也就稳稳当当立定起来。

【原创】:“九佬”“十八匠” ( 五 ) [ 老光 ] 于:2012-10-10 22:45:47 主题帖 总阅:229

从前,乡下人插田拌土,从地里刨食,千积万攒,攒下几个钱修房建屋,那是相当的不易。故此呢,也就特看重这立屋上梁一事,多把这立屋上梁当成一件非常重大的家庭大事儿给办理。

立屋之前,主人家早不早便请了阴阳先生择选出‘上梁’的吉时良辰。

一待立屋上梁的日子确定,便遍发请帖,接了三亲六眷与所有的亲朋好友,届时统统请来捧场祝贺。这也是乡下间人情世故,往来走动的重要礼节。自然么,收到请帖的人,也就少不了要送上一份蛮重的人情,以未恭贺与道喜。至于这人情份子的厚薄与轻重,这就得看相互间平日里头的来往与情分的深浅。

候到吉时良辰那一日,这上梁唱主角的——木匠中的掌墨师傅便要亲自登场出马。

掌墨师傅安装屋梁的时刻,得按部就班,分步骤说上一长段既有恭贺意味,且有文采说道的词儿,俗称:贺梁词儿,亦叫做“四言八句”。

掌墨师傅一登场,主人家便守候于一旁,候师傅说上一段,便塞给一个大红包。红包内的钱封多封少,得看主人的大方与施舍。能说会道的掌墨师傅,借这立屋上梁的机会,片刻儿功夫,便能收到好几个大‘红包’的打赏,呵呵。

掌墨师傅迈步登上楼梯等等时,老板连忙给塞上一个红包,期望他唱出登梯的恭贺词儿。

“师傅不慌不忙踩上梯子,一边厢悠悠然唱起来:

  太阳出来高万丈,这楼梯何人打来何人装?

何人造出云牙板?何人又造桌一张?

红漆方桌摆华堂,一对龙蜡插(在)两厢,

我左手端茶盆,右手搂衣裳,

赶忙几步登上此梯。

此梯不是非凡之梯

乃是汉张良造的腾云天梯。

上连木头下接泥,一搭搭到主家的梁口里。”

下面开始慢慢爬上楼梯,口中继续唱道:

“左抓锉子右拿斧头,步登天梯(我)开(了)金口。

  开金口(嘛)露银牙,恭贺主家子孙万代享荣华。

  开金口(呵)开金口,开得主人家金银堆起上百斗。

  开了东边再开西,恭贺主人家子子孙孙穿官衣。”

待这段词儿唱毕,掌墨师已然爬上了屋顶。

掌墨师傅爬上屋脊后,一屁股稳稳当当骑坐在梁口上。守候在下边的人赶忙把早已准备好的大红公鸡一只,用蒿子绑好递送上去,顺便又给送上一个红包。

木匠师傅收下红包,一脸笑得灿烂,连忙塞进袋子里头,这才一只手抓住了那鸡公,别一只手用指甲把那鸡公的大红冠子给掐上一口,掐得鸡公喔喔喔昂昂直叫,鸡冠子内的血跟着冒哈出来,接着,掌墨师傅又悠悠然唱起祭梁的贺词儿:

“双手抱住了这只鸡,鸡头高昂尾垂低,

  鸡穿五色花花衣,白日里四处寻食吃(读:汽),

  夜晚下梭罗树下理毛衣。

这只鸡呀这只鸡!

  不是寻常人家的鸡(呢)!此乃是王母娘娘孵出的一只凤凰鸡(呵)!

  今日里此鸡上得屋,能治天煞归天庭,能治地煞归地阴。

  年煞,月煞,日煞,还有那四方无数打八路的凶神恶煞!再加房廊屋宇内的木马板凳煞!我手中的这大雄公鸡的血统统能制服它。

  雄鸡的血嘛,点梁头,主家的代代儿孙封王侯。

  雄鸡的血嘛,点梁尾,主家的代代儿孙在朝内。

  雄鸡的血嘛,点梁腰,主家的子子孙孙穿蟒袍。

  一点两点,富贵双全,再点,再点,万事齐全!”

祭梁词儿唱完毕,掌墨师傅将手中的大红鸡公一把给抛了,然后,大声吩咐:上梁啦!

这时节,坐在屋脊两头的木匠师傅们,便把事先备好,提在手中的绳索丢下来一头,让守在下面等候着帮忙的人,把屋梁的梁口打一个活套给系上,候下面人喊一声:好!便开始往上提升屋梁。

提这屋梁,两头必得平起往上提升,决不能一头高,一头低,否则,会被主人家视作不吉利的兆头。

待屋梁提升至屋脊之上,摆放停当,坐在两头的木匠师傅便开凿‘梁口’。

‘开梁口’也有一段‘四言八句’要吟唱:

“手拿板斧忙忙走

我与东家开梁口

梁口开得宽又宽

代代儿孙做高官

梁口开得好上好

代代儿孙做阁佬”

开毕‘梁口’,分坐于两头的木匠同时把梁头对正中柱顶上刚刚开凿出的梁口,同时放落槽去。一俟屋梁落入槽,守候在下面的人群,便将早就预备完好,摆放得齐齐整整的鞭炮烟花,一齐给点燃。等到鞭炮声响一停,掌墨师傅又高声唱起那赞梁的歌儿:

  紫微高照光焰芒芒,金光照射映满华堂

今日修建状元府第,明日再造金银米仓。

(我)斧头一拍震山响:

主人接我来赞梁,要问此梁生于何方?

  此梁生在昆仑山上,长在那八宝台上。

  谁人能知?何人欣赏?

  皆是那张五郎得知,鲁班祖师爷他老人家欣赏。

  何人拿的斧砍?何人拿的尺量?

  张五郎拿来斧头砍,鲁班爷拿的尺来量。

  五尺大梁宽三尺三,曲尺量来长有一十八丈。

  不长也不短,不短也不长,

  正好是昂昂合合做成主人家的万代栋梁。

此梁啊,此梁!

  何人所栽?何人所养?

  此乃是天庭上王母娘娘亲手栽下的树,东西南北四海龙王所育养。

  何人来把守?日月星光山神把守着它,

  才长成这样子的大方与漂亮。

主人家请来几名得力儿郎。

  呵喝一声,齐唰刷抬来做成了这屋梁。

交把俺的手里,

  木马一对,好事终成双。

  曲尺墨斗,如同那戏水的鸳鸯。

  清水泡的墨,直端端的墨线悠悠然弹在此梁之上。

  两座山砍成为一对好鸳鸯,中间雕出那双凤齐朝阳。

  东边的一朵紫云冉冉升起,西边的一朵紫云慢慢在开祥。

  两头的紫云齐喝彩,空中垂下来一条玉带。

  玉带软如绵,主梁口内缠,

  左缠三卷生贵子,右缠三卷点状元。

  调转黄龙背朝天,子孙万代做高官。

  东头升得高,子子孙孙戴纱帽,

  西头长得高,祖人身穿紫龙袍。

  主梁登位金鸡鸣,子子孙孙坐龙廷。

  八等梯,八等梯,谁人所兴?

  鲁班所造,梯一等一尺二寸宽,

  梯有丈八长,正好是不长不短,

  不短不长,恰恰搭在主人家的栋梁之上。

  脚踏一等,一举成名天下扬,

  脚踏二等,两朵金花并蒂双,

  脚踏三等,三元及第代代传,

  脚踏四等,四海扬名远播声,

  脚踏五等,五子登科家业兴,

  脚踏六等,六位高升财滚滚,

  脚踏七等,七巧玲珑人人尊敬,

  脚踏八等,八面威风乡人钦,

  脚踏九等,九把黄伞罩住乡邻,

  脚踏十等,高头大马状元份。

  我坐梁头,眼观四方,观看这主家好一个屋场。

  哪家的风水先生定的屋向,

前有金龙来摆尾,

  后有鹦哥赶凤凰,

左有狮子守护,

  右有大象在旁,

好一排摇钱树栽于大门两旁。

  金钱一日落三寸,三日积有九寸深。

掌墨师傅坐在屋梁上唱这赞梁歌,好话,漂亮话,奉承话呵得老板一脸阳光灿烂,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自不然,这赞梁歌是不能白唱的哦,老板赶快递一个红包送上去。递红包的同时,还得给坐两头的木匠师傅递上一杯酒。

掌墨师傅接过老板递上的酒,又要唱一个赞酒的歌儿:

  说此酒来道此酒,

  此乃是杜康菩萨造出的酒,王母娘娘喝的那蟠桃酒,

  皇宫里面摆的玉筵酒,赵公王爷求寿有九十九,

  还有个南斗和北斗,今日主东摆的是祭梁的酒。

喝罢此酒俺走下梯,要吃老板的龙凤席呢。

恭贺老板修华堂,子孙万代福绵长!

上罢屋梁,接下来便是老板大宴宾客。

凡亲戚朋友,有来往的乡邻们,这会儿纷纷攘攘,统统入席,猜拳行令,你揖我让,大块肉,大碗酒喝将起来!

不过,这酒不是蛮好喝的,价钱挺贵呢!得送上一份不薄的人情份子,那才喝得成哟!

通宝推:桥上,可爱的中国,GWA,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