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窑洞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 -- 躲雨的猫

共:💬38 🌺19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窑洞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

看着河里对窑洞感兴趣的人还挺多,那我就把我所知道的窑洞的情况给大家说一说,在此与广大河友共勉。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民居,与北京的四合院,西北的蒙古包齐名,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建筑之一。据考证,最早的窑洞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仰韶遗址是古代窑洞文化的典型代表。窑洞不仅孕育出了中国古代文明,也孕育出了中国现代文明,一部新中国的诞生史就与窑洞息息相关,关于太祖的很多照片就是以窑洞做背景而拍摄的。

窑洞这种建筑得以出现的物质基础是黄土的直立性,由于黄土能够直立不倒,所以窑洞这一建筑才得以出现,黄土的这一特性是其它地区的土壤所不曾具有的。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建造窑洞的黄土必须是尽可能干燥的黄土,水分越大,窑洞越容易倒塌,黄土越干燥,窑洞的寿命就越长久;另外建造窑洞所需的黄土还必须是尽可能凝聚在一块的黄土,黄土越松散,窑洞也越容易倒塌。所以这里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家所看到的窑洞通常都是靠着山崖或者土崖而建造的原因了,通常情况下,构成山崖或者土崖的黄土不仅干燥,而且凝聚成块,凝聚力强,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倒塌。

窑洞按照建造形式可以大致分为三种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

靠崖式就是我们通常所看到的窑洞的样式,就是靠着山崖而建造的窑洞,通常都是把山崖的一面彻底从上至下铲平,铲成直立的样式,然后在这一面被铲平的直立面上往里边掏挖出黄土,然后逐渐掏出窑洞的模样。早期的窑洞在掏挖的时候都是先在直立面上掏出窑洞的门和窗户的样式,然后再给门和窗户预留够一定的土层,之后在里边逐步加宽加高,把空间加大,逐渐掏挖好窑洞的内部形状,掏挖好后直接加上用木料做成的门窗,一孔窑洞基本上就可以成形。窑洞内部的剖面图其实是一个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和半椭圆形的结合体,正方形在下,半椭圆形在上。下部掏挖成正方形是为了增加窑洞的内部空间和居住面积;上部分掏挖成半椭圆形是为了分散窑洞顶部土层的压力,保持窑洞的坚固性。后期的靠崖式窑洞在掏挖的时候就是直接掏挖出窑洞内部的截面图,然后在靠近窑洞口的地方直接用土坯或者砖块或者石块累出窑洞封口的一面墙,在垒墙的时候留出窑洞的门和窗户的位置,随后装好门窗,窑洞就成形了。这里所说的土坯并不是我们通常想象的土疙瘩,而是人工加工后的土坯,其形状和板砖差不多,只不过比板砖要宽大和厚实,其坚固性比板砖稍次一点。具体的制作过程是先用木料制成一个长方形的模具,模具底部有一块平木板,将其放置于平地上,然后在里边加入湿润的黄土,用石夯将模具中的黄土夯实之后再加入黄土继续夯实,直到土坯被夯实的上表面与模具的上沿平行为止,接着去掉模具,将形状如板砖的土坯直立着放在地面将其风干,风干之后就可以用于垒墙了,其作用和砖块相同。

下沉式窑洞则完全是另外一种布局,它不像靠崖式窑洞一样必须要依靠山崖,没有天然形成的山崖则无法建造,它和靠崖式窑洞最明显也是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是建造在平地上的窑洞,不过不是在地上,而是在地下。具体的建造过程是先在平地上挖一个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大坑,大坑的面积一般都是10米乘以10米见方,大坑的四面被铲成直立的平面,然后在平面上掏挖出窑洞,具体的掏挖和建造情况和靠崖式窑洞类似,唯一不同的是很多下沉式窑洞的内部都要用土坯箍上一遍,这样的情况下窑洞会更加坚固结实和耐用。通常情况下每个平面要掏挖出两孔窑洞,两孔窑洞的中间至少要留一米厚的土墙做为承重墙,这样的一个地坑中会有八孔窑洞,形成一个地下四合院,我们老家通常称这种形式的窑洞为“地坑院”,也有的叫“窑院”。在地坑院的中间地面上挖出水井和渗水坑,地坑院的地面一般不是平地,而是中间微凹,周边微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下雨的时候便于院子里的雨水流入院子中间的渗水坑,然后渗入地下。在地坑院的斜角部位的平面上会另外掏挖一孔窑洞,这孔窑洞的里边会有一个90度的拐角,拐角的后半个窑洞会被朝向地面的方向打通,前半孔窑洞保留原样,被打通的后半孔窑洞会被修成一个直达地面的斜坡,做为地坑院的居民进出地坑院的通道。通常这个斜坡会被从中间一分为二,一半是斜坡,便于车辆上下,另一半被修成台阶,偏于人员上下。在这被保留的前半孔窑洞的上部分,就是椭圆形的部分会被封死,下边的长方形的部分会被装上两扇厚实的木门,两扇门合起来的时候门就从里边关上,两扇门后边装的有木门闩,除了门闩通常还会有粗大的顶门杠。门闩通常也会有明门闩和暗门闩之分,两者的区别是明门闩从里边关上了之后,在门外边透过门缝可以用很薄的刀片之类的硬东西把门闩一点一点的拨开,而暗门闩则无法拨开,两者具体构造上的区别无从得知,只是从外观上来看的话,暗门闩的外表面上有一个直达门闩内部的斜的小孔,明门闩没有。明门闩其实从里边和外边都可以打开,只不过从外边打开费劲一点,而暗门闩只能从里边打开,为什么设计成这样,具体原因我也不知道。

独立式窑洞则比地坑院更进化了一步,这是一种完全修建在平坦地面上的窑洞,其具体的建造过程和现在的平房和瓦房的建造从原理上来讲已经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是建造这种窑洞所用的建筑材料和平房不同,平房使用的建筑材料是水泥,大沙,白灰和砖块,而独立式的窑洞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仍然是黄土。具体的建造过程是这样的,现在地面上挖地基,挖好了之后再打地基。我小时候看见的地基基本上都是用原始的石夯靠人力打的,所使用的人力颇多,颇为费力费时,只是到了最后的时候才出现了电动夯打地基。地基打好了之后开始起墙,这里的墙仍然是至少一米厚的土墙,用夹板或者木桩固定外围,然后里边填土用石夯夯实,这样的土墙我们那里也叫“窑腿”,其实就是用于承重的土墙。如果要建造三孔窑洞,就要起四个墙腿,如果是四孔窑洞,就要起五个墙腿,由于宅基地面积的限制,我们那里最多的也就是建造四孔窑洞,一般三孔居多。窑腿的高度一般有两米以上,从平地面算起。窑腿建好以后,一般要放置几个月,等待窑腿彻底晒干,逢阴雨天的时候还要用塑料布或者篷布盖上,防止淋湿。窑腿彻底干透之后开始箍窑顶,也就是窑洞拱形的上半部分,箍窑顶是个技术活,一般都是上点年纪的老师傅来干,箍的不好的话窑顶就有可能在建造的过程中塌下来,箍窑顶的材料就是上文提到的特制的土坯,混合着掺了碎秸秆的黄泥把土坯沾到一起,等窑洞拱形的上半部分箍好了之后,一孔窑洞基本也就成型了,一孔窑洞一般都是6米到8米见深,宽度3.5米到4米,工作量很大,所以箍窑顶很是费时费力,还不能操之过急。窑顶箍好了之后,还要在窑顶抹上几层用碎秸秆混和好的黄泥,里里外外都要抹几层,之后还要等几个月,等窑顶彻底晒干之后用黄土把几孔窑顶相连的部分用湿黄土填平,夯实,之后在夯实的平面上打上石灰水泥,把表面抹平,以防止下雨的时候漏雨,另外在装上雨水通道管。再等上几个月,等整个窑洞彻底干燥后就可以封上窑洞前面的那堵墙,装上门和一上一下两个窗户,把窑洞里边用黄泥抹平,修好土炕,土炕里边掏好通烟过道,留好烟囱出口,用黄泥在泥好窑洞的外表面,再等上一段时间,等窑洞里里外外彻底干燥后,就可以搬着家具铺盖之类的入住了。一般来说,建造三孔独立式的窑洞用时至少一年,多则两年,很是费时。

窑洞最大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经济适用,坚固持久,但是窑洞的缺点也很明显。靠崖式窑洞简单易造,成本低廉,但是通风和透光性不好,这是因为靠崖式窑洞只有一面开口,窑洞后面那个面不能开窗户,故而通风和透光性都不如平房或者瓦房。为了增加透光性,窑洞一般都会在上拱形部分的中间加开一扇窗户,便于阳光斜射进窑洞最里边。再加上靠崖式窑洞多选择依山而建,地势颇为不平坦,相比于现在的建筑而言,通电问题倒不大,关键是通水比较困难,再加上居民居住的比较分散,通自来水管的话成本比较高。靠崖式窑洞还有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容易被雨水侵蚀而倒塌,尤其是夏天遇到大暴雨或者连阴雨的时候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故而现在靠崖式窑洞大多被农民废弃,这种窑洞出现的最早,但是也是最先被逐步淘汰。下沉式窑洞也存在通风和采光性差的问题,但是和靠崖式窑洞相比,它更坚固,不易被雨水侵蚀。下沉式窑洞还有一个独特的好处,那就是防盗,由于下沉式窑洞的底部离地面的高度一般都在5米以上,并且整个院落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空间,所以防盗功能很好。最不好的地方就是进出不太方便,需要爬上爬下,尤其是随着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农民逐步添置了自行车,拖拉机之类的家具,这一弊端更加突出,故而下沉式窑洞也是逐步被人们淘汰,唯一留下来的一些大多是作为旅游景点,特色民居才予以保留的。和以上两种窑洞相比,独立式窑洞是最适合人们居住的,不仅保留了窑洞冬暖夏凉的优点,并且去除了它们的弊端。由于独立式窑洞完全建造在平地上,它可以在窑洞的前后两面都开窗户,其通风采光性和平房相比没有区别,并且通水通电都没有问题,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农民在窑洞的四面都抹上了水泥,抹上水泥后窑洞就彻底杜绝了了被雨水侵蚀的可能,更加坚固持久。在正面刷上了白色和粉色的涂料,也有的在窑洞的前脸(就是窑洞正面的部分)贴上了瓷砖,窑洞的里边也吊了顶,地面上也铺了瓷砖或者木地板。家里的家用电器也是一应俱全,彩电冰箱洗衣机配的都有,也有的买了电脑,摩托车或者汽车,唯一没有的就是空调,因为根本不需要,窑洞本身就是一台天然的空调。这样的窑洞走进里边之后给人的感觉和平房没有区别,也完全能够满足当代农民的居住要求,并且颇具现代感。

不过让人遗憾的是尽管窑洞这种古老而又现代的建筑进化到了独立式窑洞之后已经完全可以满足现代农民的居住要求了,但是独立式窑洞并不适合在黄土高原地区作为现代建筑的样式进行推广,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现在见到的窑洞不少,但是却看不到有新建造的窑洞的原因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窑洞不像现在城市里大规模修建的商品楼,无法往高层建筑的方向发展,因此只能作为适合农村地区的建筑而存在,也有的农民在窑洞上加上一层窑洞或者瓦房,变成“窑上窑”或者“窑上房”,但是无法往上加上多层的窑洞和瓦房,因为窑洞的地基承受不了。第二,和商品房相比窑洞仍有不足,比如厕所和洗澡间不能修建在屋里边,和卧室,客厅连为一体,所以即使是现在的独立式窑洞,厕所和洗澡间都是单独修建在院子里的,和窑洞没有连在一起。也有的农民把厨房也单独在院子里修建,这样的话,窑洞里边传统的热炕就没有了,冬天的时候再也没有自然的热炕头了,尽管在炕上也可以铺上电热毯,但是总感觉那种热法不正常,是一种燥热的感觉,不像用柴禾烧出来的那么自然,舒适。第三,窑洞的占地面积一般比较大,像我老家的四孔窑洞,窑洞的面积加上院落的面积,再加上前面巷道的面积和窑洞后边护窑墙的面积,总面积接近八分地的面积,现在我们老家的农民,人均耕地的面积才七分。如果修建三间平房的话,宅基地只需要两分半就够了,占地面积大,决定了无法推广。第四,窑洞分布比较多的省份是陕西,河南和山西三个省份,陕西由于多丘陵沟壑,而缺少平地,所以陕西的窑洞大多为靠崖式窑洞,有极少部分的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几近于无。而河南和山西却是三种类型的窑洞都有,但是由于黄土高原本身就缺少平地,所以独立式窑洞也无法大规模推广。第五,建造窑洞成本的上升。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初是不存在的,我们老家最后的一批独立式窑洞建造于八十年代初期,当时由于农民的生活还普遍不富裕,再加上传统的居住观念的影响,人们还愿意也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把独立式窑洞作为建造新住室的首选。人们当时还愿意出一些重体力活,建造费时费力的窑洞。但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建造平房或者瓦房成了人们的首选,因为这样房子会盖得更快,从外观上来看的话也确实比土窑洞美观,所以逐渐就没人愿意再建造窑洞了。进入21世纪以后,大家普遍发现了平房和瓦房的缺陷,那就是冬天冰冷,夏天闷热,有的老年人又想住进冬暖夏凉的窑洞了,但是这个时候建筑工人的工资也涨上来了,建造土窑洞由于费时费力,整个建造成本甚至会高过建造平房,如果算上时间成本的话那就更高了,所以大家也只能想想罢了,无法实现了。第六,熟练技工的缺失。我在前边说过,建造独立式的窑洞是个技术活,尤其是箍窑顶的技巧,这在过去也是年过四五十的老师傅才能掌握的,但是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过后,大部分的箍窑洞师傅已经不在人世了,极少数健在的也干不动了。第七,现代年轻人思想观念的改变。随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西化,传统的中国式的建筑越来越多的被年轻人抛弃了,独立式窑洞虽然住着舒服,但是毕竟看着总觉得土气,父母一代再给年轻人建造新房的话都尽量建成现代的样式,没人愿意再建造个土窑洞作为下一代人的新家。再加上现在的年轻人早就没人愿意去干笨重的体力活来建造窑洞了,而不怎么笨重的砖窑洞在保暖和降温的功能上又比传统的土窑洞差了一大截,和平房差不多了,所以更没人去建造了。第八,国家政策的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推广。现在的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就是用尽可能少的土地,建造可供更多人居住的房屋,因此新式的楼房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窑洞无法适应人类社会逐步城市化的需要了。老式的窑洞的下场就是被推平,我们老家的地坑院在九十年代初就被全部推平,又重新被开垦成了耕地。现在仅存的独立式窑洞据说用不了几年也会被推平,将来大家要全部住进楼房里,这样一来,新建窑洞已经完全不可能了,仅存的独立式老窑洞也都是被农民当成宝贝一样守着了。

窑洞,这一古老的特色建筑经过一步步的进化,终于进化到了适合现代人居住的要求了,其实窑洞在很多方面都曾经引领了或者正在引领着人类建筑的发展方向。例如:进入21世纪后,当西方建筑界提出了建设低碳,环保,绿色建筑的时候,殊不知中国的窑洞,这种最符合这一要求的建筑却已经存在了和发展了几千年;当人类建筑的地面空间已经利用到了极限,开始向地下建筑发展的时候,殊不知“地坑院”这种地下建筑早就出现并且被使用了几百年了。但是就在这种特色建筑发展到几近完美的时候,面临的却是即将被淘汰的命运,这样的现状真是让人唏嘘感慨!也许百年之后,我们的后代只能从文献资料中或者旅游景点中看到窑洞这种古老而又现代的特色建筑了,这样的场景让人想象一下都觉得惋惜,真不希望这样的场景有出现的那一天!

关键词(Tags): #窑洞(大圆)通宝推:常识主义者,李根,旧时月色,Mtknr20,南方有嘉木,njyd,bruceadw,逐水而行,洗心,Javacai,史文恭,物格修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