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帝国是死路 -- 范进中举

共:💬484 🌺1851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给一个我的字典里帝国的定义:帝国就是小宇宙

帝国就是自成体系,帝国就是小宇宙。

这个小宇宙,包含帝国本身和它的跟班(马仔、擦鞋仔、潜在反骨仔、酱油仔等等)。关键是,在金本位制被废除后,这些帝国的跟班们,彼此贸易用的都必须是帝国的货币,也就是说,在帝国体系里,这个帝国可以用废纸去掠夺马仔们的资源,作为回报,帝国给予跟班安全承诺。在这个小宇宙里,帝国及其跟班用同一种语言说话,而帝国外,是另一种语言,另一个宇宙。

马仔为什么选择被帝国掠夺?因为马仔没有自立的可能,不是被这个帝国掠夺就是被那个帝国掠夺(现在的东欧即是一例)。之所以选择这个帝国,可能因为这个帝国的税收政策(铸币税)看着比较好,可能因为意识形态原因(内在原因即本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也可能因为宗教等等,最可能的是因为没法反抗。

帝国可能伴随着土地资源的增加,也可能不甚明显,但掠夺是必须的。

在帝国这个小宇宙里,还有个必不可缺的东西,就是意识形态的一致性,帝国一定要有激动人心的口号,可以是民主自由,也可以是阿猫阿狗。

帝国一定意味着战争吗?理论看上去不是必须,但实际上往往帝国就是战争。

在全球大一统之前,不管哪个帝国,都一定会面临反叛者或潜在反叛者,甚至,也可能不得不面对另一个帝国,如上世界90年代前的美苏。

因此,帝国在不得不面对战争时,也必然会选择在其跟班的国土(即经济殖民地上)建立军事殖民地(或曰军事租界),因此,帝国和殖民地其实是分不开的,即便名字可能有所不同。

在帝国军事租界上的开销,租界所在国家往往要承担绝大部分,这些看上去用来保护军事租界所在国家,其实是为了保护帝国货币范畴,进而,是为了保护帝国的有效掠夺。而一个狼饱了,就意味着另一只狼也许还是饿的,所以两狼的争夺,也就是战争,必不可免。

因此,即便战争不是帝国自己想要的,即便帝国不想挑起战争,但帝国必然面临战争,也必须有面对战争的胆气。

这个定义也许还不完善,但具备了最起码的自洽可能。从这个定义来套目前的中国,帝国还是有可能的,帝国也是可以有吸引力的(如果帝国分子敢于推倒重来的话)。

不过,由于我只是一个不看好帝国的准帝国分子,因此我也得说说帝国的坏处。

先不说中国特色,单说笼统概念的帝国。帝国,必须解决特里芬难题!在此先略说说我对特里芬悖论的看法。我不认为帝国货币,即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在帝国内必然出现入超是什么悖论,因为贸易逆差本来就是帝国掠夺的主要手段,没有逆差如何掠夺?但是,贸易掠夺可能看着爽,却对国民素质有大伤害,因为不事生产的国家,是无法培育合格的国民的,如现在的美国;且贸易掠夺也可能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如当年的苏联,现在的美国。

如果新帝国,我们假设是中国吧,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帝国必然短命。也许几十年的帝国命吧(纸币体系的帝国总是短命一点的,除非有新理论)。所以,新帝国必须研究新的国际货币发行方式,提出新的货币理论——我一直认为,货币的发行理论有更新的必要,应该有人重新写作《货币论》。

除了货币外,还有一个问题,即时间差问题。没错,本贴不少人指出帝国可以帮助本国工人阶级掠夺他国资产,使得即便是本国最穷的人,也比他国平均水平高。是的,帝国有可能可以做到这一点,但帝国的塑造是需要时间的,在走向帝国而未能成就帝国这段时间内,怎么保证本国的工人、农民,也就是最可能做帝国炮灰的人,愿意为帝国洒热血,而不是把枪口对准本国资本家?要知道后一个选择更符合中国传统,也更有成功的可能。

在全球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时间差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所以又回到起点,即帝国挑战者,有没有挑战体系、把地球翻个个儿的胆量?

当然,天时也是要的,在我看来,所谓天时,就是气候变冷导致的粮食减产和资源紧缺,而,粮食和资源紧缺,必然导致意识形态重新成为制高点,即出现阶级斗争,现在这个条件几乎完满了,帝国分子大可一搏,呵呵,所以,真帝国分子就别说现体系对中国有利的话了,赶紧去建立一个小宇宙吧,否则我这个准帝国分子会笑话你的。

PS,至少在我的字典里,毛泽东时代比现在更接近帝国,虽然没有掠夺(一个腹黑的准帝国分子想,也许没来得及,非洲即是先手)。

通宝推:李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