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曹丕的文人相轻与唐人的文人相惜相重 -- 古城老农

共:💬4 🌺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曹丕的文人相轻与唐人的文人相惜相重

文人相轻一语出于曹丕,遂为名言,几成定论,辱斯文,诬名士,几两千年矣。盖曹丕其人,狭隘浅薄,逼张绣、辱于禁,以司马为心腹,防手足如寇仇,非但无人君之能,而且无人君之量。文人相轻,出于其口,正是他的自画状,不必奇怪。然而,此言谬种流传,却使不自重者得自暴自弃之籍口,愤世嫉俗者有以偏概全之依据,这却是不能不辩驳的。

  读唐人诗文,有一个很强烈的印象:唐代顶尖的文章高手,几乎不会擦肩而过,同时代的往往交情匪浅,而前辈与晚辈之间也有动人的奖掖。他们不因政见分歧而决裂,不因党派不同而反目,不因风格差异而攻讦,不因性格不合而冲突。李白与杜甫,韩愈与柳宗元,他们的交谊都是文化史上的美谈佳话,骈文圣手陆贽主持科举,录取了古文大师韩愈,而这里想要详细谈的是白居易和李商隐。

  关于白居易和李商隐,有两则资料,分量却都很重。一个是白居易晚年极爱李商隐诗,说:“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白逝后数年,李商隐生了儿子,就取名叫“白老”。一个是白居易临终,坚持让李商隐为他写墓志铭。白居易去世时,连唐宣宗都写诗哀悼,而他的堂弟白敏中正在做宰相,当朝执政,炙手可热,能为他写墓志铭,当时的文章高手都是求之不得的,而白居易却坚持选择了正在落魄失意的李商隐。他相信自己的眼光,这个眼下窘迫无依的晚辈,才是有资格总结评论自己一生的人。而历史也证实了他的眼光,如果说唐代诗人的最高峰是李白和杜甫,那么能够争夺第三把交椅的人,也就是他和李商隐了。白敏中虽然怨恨仇视李商隐政治上靠近政敌李德裕他们,在这件事上也尊重白居易的遗愿,按照当时的礼节,自己和白居易的儿子都出面请李商隐写墓志铭。

  白居易的成名,有赖于顾况的激赏;他的晚年,则不遗余力盛赞李商隐,至于李商隐,在他的晚年,对晚唐的大家韩偓充满期许,写诗道:“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人就是这样,文坛的高手们一眼就能在人群中辨认出谁是值得推重的,而文章才气几乎成了一种可以量化评判的客观标准,不为其他任何因素所干扰。而他们的眼光,不仅能够得到当时公论的认可,而且可以经受历史的考验,这或许是有唐一代对后世文人诗人很有吸引力的一点。

  正如拙劣低能的政客热衷于攻讦,而政治家却并不需要一样,如果有喜欢贬损同行的文人,那么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不仅不是一个纯正的文人,而且不是一个优秀的文人。

通宝推:自以为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