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高中往事 -- 躲雨的猫

共:💬166 🌺902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天天歌颂一胎化,有什么目的?

那些屁砖家,中国的也好,美国的也好,无法否认两个基本事实:

(1)毛时代没有用严厉的惩罚手段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更没有用强制绝育和强制引产的方式推行汉族一胎化。

(2)一胎化政策的推行导致了两大后果:

a.新生儿男女比例畸形,数千万男子将来必然打光棍。

b.计生政策目的是为了提高人口素质,然而政策的执行却导致汉族高素质人口的相当部分(教师、公务员、军人、国企员工等)只能生育一胎,而边远贫困人口,尤其少数民族,可以无节制地随便生。

今天,城市中丁克、剩女广为流行;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由于生活、教育成本高昂,也不敢生育。即便有后代,独生子女也脱不了娇骄二气,多数成为只知消费的小皇帝。

这些都是将来很导致中华民族衰落的因素。日本战后是何等成功,然而经历了一代人的少子化,国家即彻底走向衰落。现在建设中国的中坚力量都是毛时代和改革初期出生的,人数足,能吃苦,能学习。将来呢?

实际上一胎化政策已经成为危及中华民族生存的恶政、弊政。

五个儿童垃圾箱烤火窒息而死,是何等悲惨。有人不去问为什么他们要在垃圾箱烤火,也不问为什么他们没有机会坐在温暖的教室里读书,反而拿着这样惨绝人寰的事件,轻松地敲着电脑键盘质问为什么他们的父母们不计划生育。仿佛该指责的仅仅是几个贫困家族的父母们,而不是中国政府对农民工超生子女极端歧视性的入学政策。仿佛这几个肝肠寸断的父母们,当初没有服从一胎化安排,从而把这五个孩子提前谋杀在母亲的子宫里,就该遭受这样的厄运。每年都有超生子女及其父母因不能入学自杀。孔圣人二千年前就提出“有教无类”了,当年战无不胜却没有多少文化的子弟兵们,行军途中也是不忘把大字挂在战士的后背上学习识字的。今天,一条盾舰的造价就可以解决小半个中国的超生子女的入学问题,却仍见孩子们因在垃圾箱簇拥着烤火取暖失去生命。美帝的媒体拿着此事嘲笑中国;急于辩解的中国体制派们居然转向责骂诅咒这些儿童的父母,真是奇葩。

这些体制派还骂贵州山村的男人们打光棍,原因是他们超生,所以太穷了。所以那里的女孩子们要外嫁,所以他们娶不到老婆。

到底是因为什么才穷?

广东潮汕人超生不比贵州少,但他们走私、办厂、搞地产赚了很多钱,根本不穷。而在贵州的石头山上,即使一个孩子也不生,相信也富不到哪里去,而且将来肯定无人养老。

不错,穷人往往打光棍。然而深层原因是什么?由于一胎化政策,中国下一代男女比例已经彻底畸形了。稍稍计算就知道,女人就不够,短缺几千万!如果贵州男子不打光棍,那就轮到河南陕西云南江西的男子打光棍,最穷的不打光棍,那么次穷的就要打光棍。

对如此严重的大问题,中国居然是靠加大对B超鉴定婴儿性别医生的处罚措施来试图纠正男女比例畸形。这真是愚不可及的拙劣政策。几千年前中国人就知道不能堵洪水而只能疏导,靠惩罚医生来纠正人口比例失调,还不是用豆沙包堵长江决口。

有人奢谈结扎和阉割是不同的,理由是结扎后,胡子不会脱落,腔调也没娘化--必要时还可以拿小白鼠证明嘛!但小白鼠的命运落到活生生的“人”身上,尤其是自己身上,恐怕就不会这样想了。以下的情形在当年并不少见:村民走在街上,突然一帮人把你抓走,丢进一间肮脏简陋的手术间,随即一个赤脚医生粗暴地切开你的鸡鸡和蛋蛋,掏出里面的管道,拿出一根线,把里面的管道彻底绑死。这对当事人的感触而言,和农村煽猪狗牛马有什么区别?恐怕比猪狗牛马还要惨一点,因为猪狗牛马阉割之后还可以吃顿好的、休息两天,而被结扎的男子,却要面对同村未结扎的男子们的嘲笑。

从古至今,从没有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成员施以一胎化+强制流产+强制绝育这样的毒手。女真对蒙古的减丁政策都没有如此歹毒。

计划生育不是全然没有道理的。有人把计划生育的好处指给毛主席看,毛主席几乎动心了,搞了一些宣传,劝说一部分人流产。但从来没有搞一胎化政策,没有强制流产,更没有强制绝育。但即便是宽松的诱导式计生政策,毛主席对其长远弊端幡然醒悟后,也断然终止了。

改开后,推行的是“一胎化”,这是全球计划生育的最极端的“大跃进”版本,辅之以强制流产、强制绝育、高额罚款、入学就业歧视。这样的恶政集中推行于汉族的高素质人口。中华民族的脊梁:湖南、山东地区,计划生育政策偏偏是全国最严厉的!

某些人耻笑给闭肛婴儿喂奶粉的公知。如果说公知是烂菜,体制派就是方便面里包装的脱水菜:看着象菜,偏没有一点菜的味道呢。个人观点:没有菜味的菜还不如烂菜,而没有人味的人还不如公知这样的烂人呢。

通宝推:杨微粒,别来无样,为什么不可以,ljsqt,bldc,发了胖的罗密欧,躲雨的猫,五藤高庆,慧诚,西安笨老虎,笑一笑十年,小河妖,hwd99,浣花岛主,海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