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对于自己的困惑,向各位请教。 -- gszdh

共:💬26 🌺6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要怕,不要急,不要悔。

这几天我仔细想了下,本来是想直接发私信给你,写好以后觉得这些文字也许对有类似境况的朋友有点用就直接发这儿了。

人的一生说短也短,说长也长。如果按平均寿命70岁来算的话,粗略可以分为少年期、青年期和老年期三个人生阶段。在某一个阶段人有着各种身份,自觉不自觉的扮演各式各样的社会角色,如少年期的社

会角色有:你是XX的儿子,同时又是XX的孙子、XX的哥哥或弟弟、XX的学生、XX的同学、XX的朋友、XX的男友等等。有的身份是与生俱来,你无从选择,有的是机缘偶遇,也有的是自己的主动选择,在你获得某种身份的同时也开始了或被动或主动的角色扮演,只是这种角色扮演比较特殊,因为只要你活着就不能退演,导演、编剧和演员都是你自己,而观众则是整个社会。“人生如演戏,生存靠演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某一人生阶段,每一个人都有相对固定的几种生活场景,如家庭、学校等等,自己与环境慢慢磨合后会逐渐产生角色认同,如妈妈很爱自己,自己学习不好,老师不喜欢自己等等。各种角色认同会在自己心灵上慢慢沉积和叠加,形成个人的性格和喜好。家庭和睦幸福的喜欢腻在家里,享受父母亲人的关爱,学习成绩好的爱学校。趋利避害,这些都是人的本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要生活场景的转换,人生慢慢步入不一样的阶段,人生的剧本上慢慢增加了一些角色,如员工、同事、丈夫、父亲,另外一些角色随着岁月流逝删减,如学生、孙子等,在剧本角色转换增删之间慢慢产生了“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各种人生苦恼,也有生命诞生的激动、爱情的甜蜜、成功的喜悦等等。生活场景的变化,如从农村到城市,或者从某个城市或社区到另一个城市或社区,内心会有某些抗拒、不适、对以前熟悉场景的态度变化直到慢慢与新环境磨合接受。小朋友不愿去幼儿园、楼主害怕去工作、朱德的父母被朱德从农村接到城市后的不适,表面看来各不相同其实都是对新角色新环境的不适应。这种新角色新环境新挑战所产生不适应反应在两个阶段表现特别明显,一是从家庭进入社会刚参加工作时的肩挑重担,二是从社会进入家庭刚离休时的如释重负,这都会让人产生不适感。我的中学老师(我们那里是重点中学,课业比较重)在课上对我们讲他退休后还要多工作几年,倒不是他品德有多高尚,而是他周围有好几位老师离休后没有两年就死了,他开玩笑说他还想多活几年。

上面啰啰嗦嗦一大堆,是我对楼主害怕工作,我自己害怕做决定等等各种恐惧症的一点个人意见,对或不对都希望能对你有点帮助或者启发。

再多啰嗦几句,从成长背景开始反省审视,对自己性格有意识的补强剔减,耕耘心田,相信境由心转。

人可以颓废,可以犯错,但是不能犯罪。颓废、犯错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免不了的代价,自己也不用过度放大成为罪责成为包袱,几番破茧成蝶后还是会有未来的。犯罪则害己害人。自己要把握。

个人认为,当前最好还是好好工作,结婚生子,分担母亲压力。人格的完善与修行是一场持久战,不存在什么灵丹妙药,那不现实。

要知道成绩和本事都不会白来的。

孙悟空为求长生花了八九年的时间才找到师傅菩提老祖,在那儿挑水扫地听讲七年,又花了三年学艺前后一共十八九年才学会七十二变和筋斗云,之后才有大闹天宫、西天取经和降妖除魔。

杨露禅在师傅陈长兴那里装聋作哑做了三年仆人,之后才得入师门苦学太极12年,结果武艺平平;再花大价钱给师傅送礼学艺,又用了三年时间前后一共十八年才学得太极真谛,而后才有他的开宗立派,名震环宇。

毛泽东为求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从34岁领导秋收起义搞革命那一天起,抛妻弃子,先后有5位亲人(不算建国后牺牲的毛岸英)为革命牺牲,5个孩子或走失或夭折,历时22年,直至56岁那天他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那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庄严宣告!

某篇文章上看来的箴言,送给楼主:不要怕,不要急,不要悔。前三个字送给你,中间三个字送给自己,最后三个字送给未来的大家们。

关键词(Tags): #角色转换#不要怕#不要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