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续) -- 晨枫

共:💬74 🌺18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要我说一个自动过片没什么特别大的进步

LEICA M的时代,1950年代后期,马达底板已经开始应用,比起来当时东德的诸如Praktina FX之流,带大大的自动卷片后背,是要方便许多。但是要说的是Praktina的自动卷片后背是针对连续长时间拍摄设计的,更有点专业应用的味道。就像波波沙的弹鼓一样。Leica III改造有75张的型号,但单反换了后背随便拍。其实这个一般摄影师用不上。为什么,只要看看几种典型的大后背,哈苏的70mm长片后背,配合500EL使用的和配合500C使用的都有,很多时候就是在目标追踪等等方面使用,比如当年中国军队配属焦平面快门的Hasselblad 2000F,还有5院用的照相测量仪器后面的哈苏机身。Praktina的也类似。另外一个作用我猜就是在诸如体育摄影等等场合一定程度代替AF。因为在国内认识的摄影师也都是国内的,所以这个说法没有得到证实。因为过去国内的习惯是穷到一张胶卷都要省,在机械相机的时代自然没有这种用法。

我这样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同期还有一些相机的思路是背道而驰的,比如苏联当时的旗舰单反Start就是配了一个小裁刀,可以一下割断胶卷。但是到底怎么用,当年东北的二手贩子们也未必清楚,我猜可能还是要配合双暗盒,类似Kiev/zorki的传统用法。前面的卷进去,在卷片轴的位置是一个暗盒(那个时候相机还都不流行固定卷片轴,后舱开门方式也跟今天大不一样,比如Leica M3也能取下,这个例子肯定所有人都熟悉,至于想想看,ZeissIkon的Contessa也好Contax II/IIIA也好无一例外不是这样,也就福伦达Vitessa之流诡异一点)。

那这种设计为了什么?今天看很奇葩的思路。

所以我觉得自动卷片还是配合专业应用来的。

因为当时自动卷片跟后来Nikon F5那个层次的差的太远,但已经很快了。LEICA M4-P用的那种就大大提高速度。但是说T90有没有那么大的意义,我觉得也未必。

因为即便抛开这些自动卷片附件,说整体嵌入式的,苏联60年代DKL口的ZENIT-5单反也更早。我有一个,而且那相机放到今天就没有功能完好的因为它要充电,到今天电池早就坏完了,充电器很多都找不到(我那个还好带的有)。ZENIT-4/5/6系列是苏联为数不多的高级单反产品,后来ZENIT-18/19仅仅是在俄国自己的圈子里算高档货,和同期的日本产品比起来,差远了。

基辅阿森纳尔厂的尼康口单反,造了好的KIEV-18,但随后大量生产的却是简陋的KIEV-19/19M。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