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新闻】北京开始监控个人房贷 二次房贷首付须超五成 -- 四月一日

共:💬20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政府围剿炒作行为 炒房团正遭遇

政府围剿炒作行为 炒房团正遭遇

http://www.crei.cn 2005年4月30日 来源:南方日报

住宅投资

上海市房管、工商、物价部门从4月中旬起至6月底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合力围剿房地产投机炒作。据了解,此次专项整治活动将查处开发商、中介机构在商品住房销售以及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损害广大群众利益、扰乱市场的10种行为。而专项整治活动的重点则是打击投机炒作和哄抬住房价格的行为。

据了解,政府围剿房地产投机炒作的行为有望很快在各省市展开,投资炒房开始遭遇“四面楚歌”。

炒楼转手征重税

以每平方米5000元买下一套一手住房,一年内房价上涨10%达到每平方米5500元则出手,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赚10%即是5万元,这笔投资确实不错。

然而,如今在广州,像上述的投资可能正面临“血本无归”的尴尬。据悉,去年开始在广州芳村实施的“购入物业未满一年出售需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政策规定:“购入房产物业未满一年,出售时增值需征收1.3%个人所得税,普通物业还需征收5.5%的营业税,商用物业征收5.63%的营业税。”如今有关政策正开始全面推广,房产投资利润空间开始备受压榨。期待赚取得10%利润的投资者,交完税后可能已近“蚀本”。更重要的是,收楼时需要缴交契税、中介费及入住费等各种费用,花费动辄以万元计,如此一来,上述的投资业已不划算。何况,这还是假设房价上涨了10%,倘若房价下跌呢?

重税“围剿”,炒楼者生存空间“紧缩”。

“押旧买新”遭封杀

在广州,除了炒楼转手被课以重税外,银行叫停“押旧买新”业务,更令投资炒房者雪上加霜。

“押旧买新”指的是,房屋所有人用现有的房屋作为抵押物抵押给银行,从银行获得贷款,用该项贷款购买住房。这种“押旧买新”的业务,不仅使众多广州市民得以提前实现“改善居住条件”之梦,更给诸多投资炒房者予无限商机:通过“押旧买新”业务,套现银行贷款资金用作新房的首期房款,无异于“零首付”购房,这对于一些投资炒房者而言,正可谓“四两拨千斤”。但目前的情况却是,几年来一直走俏广州楼市的“押旧买新”个人按揭业务和以房屋作为抵押品的流动资金贷款现已全线停办。

“押旧买新”业务受禁,不仅仅限制了众多拥有一套住房(例如房改房)而想通过“押旧买新”实现“二次置业”改善居住条件的消费者,更打击了那些企图通过“押旧买新”盘活资产的投资炒房者。炒房者开始遭遇“四面楚歌”。

观望潮起套现难

提高房贷利率,提高置业门槛,开征增值税……中央政府这一系列“抑制房价,打击投机”新政策极大地遏制了买家入市的热情,令持币观望气氛日趋浓厚,导致炒家套现难度加大,投资风险也随之剧增。

据了解,目前在上海,不少境外投机者正大规模抛售手中的物业。一位专门帮助境外投资者购房的中介人士介绍,近期已经有一个握有上百套上海高档房的海外华人炒房团准备将手中部分房产抛售。广州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统计显示,银行对炒房行为的诸多限制已经造成广州房地产投资行为的锐减,如今的炒房行为已经比半年前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虽然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许多炒房者在广州房价节节高涨的市况下,账面上赚得盘满钵满,但由于价格高企,尤其是政府大力打压,导致后继“接盘”无力,炒房者正陷入难于“兑现”之困境。而一些高价“入市”者更由于缺乏利润空间而面临巨大投资风险。炒房从“香饽饽”变成“烫手芋”,开始成为诸多炒房者“心腹之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