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帖】再谈《卢瑟(loser)经济学》 -- 恶魔之读书者

共:💬6 🌺12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转帖】再谈《卢瑟(loser)经济学》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联想到好几年前读过的另一本书,左大培的《混乱的经济学:经济学到底交给了我们什么?》后来我仔细咂摸,感到这完全是我的问题。因为我老有一种直觉就是好像什么地方不对劲。

经济学其实是个门槛很高的学问。首先你得对世界经济史非常的熟悉,否则任何理论就缺乏经验检验的基础,而大家都知道社会人文类学科,是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搞实验的。因此,经济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它不肯承认,自己其实离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很远。它有科学的成分,但它本身还是社会人文类学科,不是自然科学。其次,经济学对数学有很高的依赖性,尤其是现代的经济学。为什么?因为数学能够做到“长程推理”,而其他方法是做不到的。

作者对于很多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的质疑,我是赞同的。但我还是有些疑问:

经济学可不可以有阶级性?

以书中的一个例子而言,比如说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逻辑批判和道义谴责。我觉得是把问题简化了。实际上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的理论核心,就是所谓人口增长的速率高于粮食增长的速率,前者是以指数型增长(2,4,8,16……)的,后者是以线性速率(1,2,3,4……)增长的,但如果以经验检验的话,这未必正确。

人口增长几乎从未呈指数方式增长,里面的变数太多,绝非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所能概括的。马尔萨斯生活的时代,英国人口经历了增长率变平之前的增加,而他没有研究亚洲地区的大量人口以及过去几千年出生率平缓的证据。所以这只是一个有待证实的理论假设。粮食的增长也不是线性方式。特别是由于社会和农业技术的进步,使粮食增长超过了人口的增长。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阶级性”,问题出在他的理论有一个最知名的门徒,是英国首相,叫小威廉?皮特。马尔萨斯的著作强烈地影响了当时的辉格党人,于是等于在1834年间接推动了《坏法修正法案》,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欧洲最早的“集中营”——英国绝育救济院。

而这事本身已经超出经济学的论域了。受马尔萨斯著作影响或者信奉这种学说的人,再牛逼,能像我们一样牛逼,直接行政出台“计划生育”政策吗?因此这就已经进入了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论域了。甚至大家都知道,北大校长马寅初反对伟大领袖提倡“英雄母亲”的论据,就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那么同样一个人口论,所得到的社会效果,怎么样呢?在当时的条件下,中国不该计划生育吗?所以作者是否把问题大大简化了?

不是经济学有阶级性,而是经济学理论观点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肯定是有“阶级性”的,如果有罪,那么不当运用这个理论的人是否更应该受到谴责呢?

所以西方在批判马克思思想的时候,着力点就在马克思哲学的简化论和决定论上。

秦晖教授在《西方近现代思想史》讲座里,开篇就引用了克列蒙梭的一句话:“一个人如果30岁以前不是社会主义者,他的良知就有问题;如果到30岁以后还是社会主义者,他的头脑就有问题。”

所以我看到作者在书中大篇大段的引用马恩列的文章作为卷首语的时候,我的本能还是起了反应,尽管作者的逻辑是没有问题的,指出的史实,也不是瞎编乱造的。

经济学有没有“阶级性”?我想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我们很难去验证,比如上面马尔萨斯在提出人口论的时候,他的动机是不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看问题的,是不是在刻意为自己所在的教士阶层谋福利呢?谁知道呢?或许只有上帝知道吧。

我只知道,我们不能仰赖大公无私的个人,我们只能依靠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西方有先知、先贤,但西方没有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人、圣王、伟大领袖。上帝其实是个哲学的存在,他有一个实在的肉身,被钉在十字架上,但他还有不死的、永恒的灵魂,这是两个可以相互独立的世界。而我们中国人,从孔子开始,“未知生,焉知死”就已经没有独立精神世界的探索了。东西方文明在第一个分岔路口就走散了。

多年前,某个带三点水的中国要人访问美国,挖苦道:我就不明白,在科学如此昌明的今天,美国怎么还有这么多人信教呢?

当时的媒体以为这是什么深刻的反讽,还特地在电视上播出来。

其实光这一句话就可以表明,此人西方思想史零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