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闲聊一下江西禅宗名寺:净居寺和宝峰寺 -- 迷惑不解

共:💬4 🌺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闲聊一下江西禅宗名寺:净居寺和宝峰寺

禅师就是禅宗的大师,中国的禅宗源远流长,说起来和我们江西可是大有渊源。

佛教在汉朝时传入中国,到了南北朝时大盛。南北朝时,北方朝廷的帝王们大修庙宇、大建佛像。到今天,那时兴建的庙宇都已毁灭消失在历史的时间长河之中,但那时大建佛像留下的莫高窟、云岗石窟如今已经成了世界级文化遗产了,还在为当地旅游业做出巨大贡献呢。

禅宗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中国和尚们独立发展出的本土佛教宗派。禅宗兴起在唐朝,现在的很多人(包括我)最初对禅宗的了解可能要归功于八十年代的著名武打片《木棉袈裟》,《木棉袈裟》讲的是禅宗六祖慧能被师弟神秀追杀逃跑南下的故事,挺有意思的。

其实唐朝时禅宗在我们江西可是非常兴旺,以至于即使到了现在,在江西的禅宗遗支还是香火旺盛的很。比如吉安青原山的那座“净居寺”,我上次去游玩时,看到里面有块大石头,上面刻着四个大字“曹溪洞宗”。当年《木棉袈裟》中的六祖慧能逃跑南下后,进入广东韶关曹溪山宝林寺(现在的南华寺),所以我推断青原山净居寺应该是禅宗六祖慧能一脉?

江西靖安县的“宝峰寺”我也去游玩过,也是禅宗名寺。“宝峰寺”的名号据说是唐宣宗皇帝赐的呢。宝峰寺大门两侧的墙上写着八个大字,右边为“非心非佛”,左边为“即心即佛”,你还没有进门,这浓烈的禅意就扑面而来,先声夺人。进到宝峰寺里面,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庙里和尚们自办的学习墙报,上面有和尚们写的学佛心得,让人立马感觉到这个寺庙的不凡和虔诚。当然,还有一件事也让我印象深刻,就是宝峰寺里面的和尚都很年青,后来才知道原来江西佛学院就在这里。

江西靖安县的宝峰寺后院有个马祖塔,是唐朝时的马祖和尚舍利安放处。马祖和尚可非一般和尚,马祖和尚就是马祖道一,胡适称马祖为“中国最伟大的禅师”。

我们江西的净居寺和宝峰寺,现在不仅也在为旅游业做贡献,而且依旧香火旺盛,是虔诚的佛教徒们尤其是禅宗派的佛教徒们心中的圣地。江西吉安青原山的净居寺和江西靖安县的宝峰寺,风景都非常优美,值得一去哦。靖安县的小皮筏漂流也很好玩,两岸都是原始森林,漂完全程要3、4个小时,如果你漂流时恰好上游罗湾水电厂开了2台机组,那就更过瘾了,水流很湍急,你想不搞湿衣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最好是夏天去。(做一下广告,呵呵)

马祖道一当年悟道有个故事,很有名呢。

话说二十六岁时的马祖道一还在衡山传法院学习佛法。衡山传法院里的怀让禅师听说马祖道一学习刻苦,每天坐禅,是个好孩子。有一天就去看他了,然后见到马祖道一呆呆地坐在那里坐禅,有点学傻了的意思,怀让禅师看不过去了,就决定点拨他一下:

怀让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

马祖道一答:我想成佛。

于是,怀让就拿起一块砖,在马祖道一附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

马祖道一见此十分惊异,立刻上前问怀让禅师:师父,您磨砖做什么呀?

怀让答道:我磨砖做镜子啊。

马祖道一困惑不解地问道: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这是禅的第一个关键了,困惑了,换你你也会困惑。)

怀让说道:既然磨砖不能做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

马祖道一向怀让禅师请教道:师父,依你之见,那怎样才是正确的呢?

怀让说道:这道理就好比有人驾车,如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还是打牛呢?

马祖道一无法回答,沉默不言。(这是禅的又一个关键了,无语了,换你你也应该无语。如果你这时候还要罗嗦,只怕老和尚要在你光头上敲一棒子了。)

怀让接着说道: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的形式。如果是学坐佛,由于佛性无所不在,佛并没有固定的形相。在绝对的禅宗大法上,对于变化不定的事物不应该有执著的取舍,你如果学坐佛,就是扼杀了佛,如果你执著于坐相,就是背道而行。所以,坐禅不可能悟道成佛。

马祖道一闻听,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悟。(这是禅的最后一个关键了,顿悟了,换上你你要是也顿悟了,那就恭喜你了,你将升级为禅师级别。)

上面这个马祖道一悟道的故事,集中体现了经典的禅师故事中奇妙的问答、古怪的行为两大特点。

在这些禅师的经典故事中,有三个关键:困惑-无语-顿悟。先让你产生困惑,这是必须的,不困惑你就不会反思,等你一反思,高明的禅师就会再给你加把火,有时候是奇妙的一问,有时候还会干脆在你的光头上敲一棒子,号称当头棒喝,马上让你陷入无语境界。

这个时候会有两种结局:悟性高的,一番无语后就会醍醐灌顶,豁然开悟。

象马祖道一这个故事,在陷入无语境界后,马祖道一还是没有想明白,所以怀让禅师还得再说上几句,然后马祖道一才“醍醐灌顶,豁然开悟”。看来马祖道一属于那种天资一般但后天刻苦的类型,加上遇到明师指点,终于成为一代大师了。呵呵....

通宝推:微笑问天,大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