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新年,武术,综合搏击,锐武,一些拉拉杂杂的想法。 -- 空格

共:💬5 🌺4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新年,武术,综合搏击,锐武,一些拉拉杂杂的想法。

很多人喜欢中国武术。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作为武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擂台格斗。中国的水平非常之低。

对武术本质的认识有两个极端。第一武术是杀人术,是高效地杀死对手的方式。第二武术是生存术,是长效地防止对手给我造成伤害的生存方式。在这一阴一阳的两个极端之间产生了武术的文化。

即使从杀人术这个极端来看,武术也不等于杀人。技术地说,高效地杀死对手需要高效的格斗技术。在和平年代,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受保护的,即使在战争条件下,也很难有条件找来足够的人满足训练杀人技巧的要求。因而,如果把武术的传播和兴盛理解为“让更多的人掌握高效杀人技巧”,无论在什么年代,训练这样的机能所需要的成本会高到无法接受。因而,在强调展示格斗技巧并强调技巧的可重复的条件下,形成了擂台格斗。或者可以说,擂台格斗和真实格斗是武术“形而下者为器”的两个组成部分。

擂台格斗不是真实格斗。它只是对格斗技法的尽可能贴近真实的展示。所谓擂台的规则,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方面是对格斗环境和条件的设定。另一方面是出于对擂台选手的保护所附加的限制。前者例如,格斗人数是一对一一对多还是多对多,是徒手还是持械,格斗环境是硬地面还是软地面,是有墙壁还是在高台上。墙是硬的还是软的。。。。等等。后者如,禁止用头撞,禁止打裆眼喉,禁止用拳打头,禁止拳打腰部以下,禁止脚踢腰部以下,禁止使用膝和肘,禁止对倒地选手用膝攻击头部。。。等等。擂台格斗因而处于一种有趣的悖论之中,一方面他能比表演和单人练习更真实地展示格斗技巧的可用性,同时规则的设定也使得擂台格斗永远只能是“展示”而非决生死的真实格斗。从格斗规则的第一个来源的层面说,所谓“无规则格斗”本质上是不存在。因为任何格斗,都必然会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一定的格斗双方和一定的器械下进行。比如,再无规则的搏斗,也需要预先考虑,格斗是在平整的地面上还是在沙滩,泥浆或浅水中进行;是骑马、乘车还是徒步;双方穿或不穿上衣或保护性外衣(盔甲);是否允许使用相同或不同的器械;是要生擒对方还是只要杀死对方。等等。规则的这第一个来源是无法避免的。擂台格斗的意义是,在给定格斗条件的情况下让人接受格斗训练,使得接受训练者即使面对真实格斗,也有更大的生存下来的机会。

既然既然格斗规则的第一来源无法避免,规则设定者(或者说武术的先驱者们)能做的也就只有对第二个来源进行考虑。这里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使用尽量开放的格斗规则,因为规则越开放也就越接近真实格斗的要求。另一种倾向是使用尽量限制的格斗规则,因为所能使用的技巧越少,练习者就会更关注于少数几种技巧下的熟练和准确程度,从而可以提高专项技巧的高效性。前者如各种允许使用拳脚肘膝的站立徒手格斗或者使用反关节的地面格斗术,泰拳,柔术,中国武术散打,等等。后者如拳击,奥运会跆拳道项目,中国式摔跤,甚至击剑,等等。很难泛泛地说这两种方式哪个更好。作为欣赏者和练习者,既可以去体会所谓“立体格斗”下瞬息万变的擂台变化,也可以去欣赏专项技巧中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技巧和招法对身体的利用。

在使用尽量开放格斗规则的这一类中,包含了很多擂台比赛的规则。很多是有悠久历史的武术流派。但是,每种规则又多多少少有些限制。极真空手不允许以拳击头,ITF跆拳道只允许拳打脚踢,泰拳的钢膝铁肘虽然在站立格斗中毫无压力,但是却完全没有在地面的技术,柔道和自由式摔跤有丰富的地面缠斗技法,但是却禁止了打击类技术的使用。。。于是,一个问题产生了,最开放的双人徒手格斗规则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感谢一个技术和一个人。这个技术就是电影的发明。这个人就是功夫电影的创始人李小龙先生。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中国武术。部分是由于中国有世界上最完整最悠久的典籍,中国武术在世界武术史上有最悠久的记录和传承。不是拳法和招式的传承,而是对格斗思考的传承。悠久的传承形成了对格斗最深刻最完整的思考、理解和认识。当在这样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武术家李小龙把他对格斗的理解用电影这个技术展示出来的时候,全世界为之目瞪口呆。

世界看到了这样一种双人格斗的理念。格斗是在两个人之间,在平整而偏硬的地面上进行的。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拳、脚、肘、膝、头、肩、胯,都可以成为攻击的武器。身体的任何姿态:站立、地面、从站立到地面,都可以有攻击的手段。任何的攻击手段:直接的击打、关节的控制、甚至对毛发的撕抓、对口眼的戳挑,都是被允许的攻击方式。同时,格斗者又是有尊严的。为了荣誉和胜利,格斗家不惜血和汗的代价;即使失败者也能赢得胜利者的尊重和敬意。

李小龙是公认的综合格斗理念的开创者。在他之后,他的最出色的弟子之一乔-刘易斯在20世纪70年代初推动了所谓“全接触的自由搏击擂台形式”。现在通常称为综合搏击。英文名字是Mixed Martial Arts (MMA)。李小龙无可争议地被誉为MMA之父。

经过多年的发展,综合搏击已经成为一项严格的竞技比赛规则。允许各种站立和地面的踢打摔拿的格斗技术。几乎囊括了现在所有主要的格斗擂台规则所允许的攻击技术。他在规则的第一个来源中是目前所能做到的最开放的。而规则的第二个来源。综合搏击也有其独特的限制,比如,禁止抠挖对手身体上的孔洞,比如口,耳,鼻;禁止打裆部和后脑。等等。显然,在目前几乎全部的擂台格斗中,这都是禁招。

综合搏击规则下的赛事,世界上最大的曾经有两个。一个是日本的Pride,在1997年到2007年间运作了十年。另一个是至今仍在运作的美国的UFC(终极格斗锦标赛 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 UFC)。UFC在综合搏击界的地位犹如NBA在世界篮球界的地位。

UFC集中了一批世界顶尖的综合搏击选手。他们都是身兼多种格斗技术之长的格斗家。有的干脆就曾经是柔道或拳击之类重竞技项目的前国家队选手甚至前世界冠军。但是在综合搏击的擂台上,选手们除了一技之长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全面。比赛的胜利是由选手技术的最短板决定的。因而,站立的打击技术,从站立到地面的所谓take down技术(或者简单理解为摔跤技术),以及地面的打击和缠斗技术,这三方面都必须有完整的训练,才能在这样的擂台上取胜。

不过,UFC的规则中,仍然有一些有争议的第二类来源的限制。比如,对倒地的选手禁止膝击和踢击头部。这一限制事实上造成了选手在倒地后用乌龟爬一样的姿势来防守。对这一明显不符合真实格斗的情况,一直有取消地面膝限制的呼声和争论。但是无论如何,UFC仍是综合搏击的世界第一品牌赛事。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尴尬的中国武术。我们前面提到,在悠久的历史上,中国拥有对格斗最深刻最完整的的思考和认识,中国文化对武术的思考更多地是处在将武术理解为一定条件下长效地防止伤害的生存术上。因预防伤害,所以所谓“以武止戈”,因长效而求强身健体,甚至过度表现为不以武术为格斗术的思潮。同时,中国人更多地是通过文学、电影、评书等艺术形式来获得对武术的认识的。但是同时,中国却没有相应的最完整最高水平的擂台赛事。作为中国武术的擂台格斗实践,武术散打一方面要承受国内特别是传统武术界的质疑,另一方面在走出去参与各种国际一流格斗比赛时由于种种原因表现平平。以至于人们说起武术,总觉得中国武术很厉害,但是看看擂台上,又觉得那不是中国武术。

2012年,综合格斗回到了他的诞生地,武术的国度,中国。但是,看着这奇特的八角擂台,彪悍的选手,凶狠的拳脚,赤裸的扭打。中国人更多感觉到的或许会是惊讶甚至厌恶:这难道就是武术??

不错,这就是武术。出门历练多年,如今回到家乡的武术。他的灵魂是你的思想,他的招式有你的血脉。虽然,今天的中国选手,在这个擂台上已然是生疏的甚至稚嫩的。但是,这毕竟是一个起点。让中国人重新理解,这才是擂台格斗,这才是武术。

2012年,ruff锐武终极格斗赛成功举办。经过一年的7次比赛的筛选,2013年2月2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5个重量级别的10位选手进行了总决赛。决出了5位全国冠军。

93公斤级,前散打世界冠军赵子龙战胜师弟李吉祥。

70公斤级,代表香港出战的巴西柔术大师罗德卡波尔在扛住了吴的地面下砸后用十字固锁定了中国选手吴昊天的右臂获胜。

57公斤级,张美煊对19岁的小将刘平原。张用“足跟勾”的招式在地面缠斗中反关节控制了刘的脚踝制服获胜。

61公斤级,同样代表香港出战的南非泰拳手赛义德TKO袁春波获胜。

压轴的66公斤级中,王冠铁膝击倒了吴成杰之后地面拳肘TKO吴成杰获胜。

应该说,这是一个好开头。只要坚持办下去。国内的传统或现代的武术流派一定会被这样一个开放的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规则所吸引。综合搏击一定可以成为中国武术发扬广大的极好途径之一。同时,应该看到,中国综合搏击的水平在世界上来说还仅仅是刚起步而已。距离世界水平的差距还很大。未来若干年,希望能有更多的选手参与到UFC的擂台上去。更希望未来某天,中国选手能够在UFC的八角笼中夺一两条金腰带回来。这样看,中国的格斗选手们仍是任重道远。至于举办一个能与UFC分庭抗礼的世界级综合格斗赛事,并且能体现出中国武术的特色。则是所有武术人的共同的梦想。到那天,或许才真的能说,中国是武术的国度。

通宝推:柏林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