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 -- 冉重光

共:💬284 🌺1182 🌵4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谢花,再多说两句

你提的两个问题算是提到点子上了,都是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根本问题,也是之所以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原因,包括前苏联和新中国的前三十年,都没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把劳动价值律认识好,把国有制、计划经济和平均主义当成了实现价值规律(个别劳动到一般劳动)的手段,以为这样就没有剥削了,其实不但仍然有剥削(国家资本主义代替自由资本主义),而且对生产的促进作用还赶不上自由资本主义,于是垮台的垮台(苏东巨变)变色的变色(改革开放)。

至于第一个问题,腐败变质的根本原因在于剥削的存在,原来和现在的所谓社会主义,无论叫不叫初级阶段,其实都是国家资本主义,只不过剩余价值归国家所有,工人拿到的工资仍然是劳动力再生必要条件。所以太祖晚年也说,“八级工资,按劳分配,货币交换,和旧社会没什么两样”。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贪污腐败的根本土壤,贪污腐败是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只不过表现形式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合法”利润变成了非法所得,占有者从公开的资本家变成了披着共产党外衣的实际上的资本家。而对生产资料(国有企业、土地、资源)的占有,就是导致独裁专制的根源,无论这个占有者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所有这些都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靠运动解决不了,即便是千年一遇的太祖也没有办法,除非是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

至于什么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题目太大了,俺只能随便说点不成熟的看法。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不是通过商品交换来间接实现的(市场、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而是直接实现--劳动者在劳动完成后立刻得到其价值,即用等劳交换(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代替等价交换(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结果是个别劳动之间转化为社会一般劳动,也就免去了剥削,没有了剩余价值,贪污和腐败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具体实现可能是这样的:比如某工人一天做了10双鞋子,每双鞋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是10小时,扣除原料、机器折旧等等项目,新增价值为1小时,则该工人获得“10劳动小时”作为工资,不是货币工资,而是10个“劳动小时”,用它可以换取其他等值的劳动产品,比如20斤大米。当然,实发之前还需要扣税(用于国防和公共建设)和扣保险(用于医疗、养老等等)。对此一定会有人提出无数疑问和反驳,譬如如何计算小时数、管理和研发人员的工资如何计算等等,俺只能高悬免战牌,同时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共同思考这个问题。

这同时也回答了你的第二个问题,如何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避免平均主义。等劳分配不是平均分配,仍以做鞋为例,一个心灵手巧、踏实肯干的工人每天做15双鞋,每双鞋的价值是1劳动小时(各项合理扣除后),于是得到15“劳动小时”的报酬;如果另外一个工人磨洋工,一天只做了5双,则只得到5“劳动小时”。这是真正的多劳多得,奖勤罚懒。这不等于曾经的计工分那套东西,这里计算的是“必要”劳动,不是劳动时间的简单累加,偷懒混事是不行的,也不是平均分配,如果能通过科技降低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用更少的实际劳动时间创造出包含更多必要劳动时间的产品,就能得到更多的“劳动小时”,这会大大提高劳动者的干劲和创造力。

需要额外说明的是,这里的“劳动小时”不同于货币工资,是表现平均必要劳动的,工人直接得到其(社会必要)劳动所产生的价值,所以就不存在对剩余价值的剥削。这不是通过市场和商品去实现,否则按照市场、商品和货币工资的办法去运行,仍然会产生剩余价值和剥削。还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方式只适用于社会化大生产的部门,比如钢铁、电力等等,对小生产者、个体户和包产到户的农民等等不适用。再补充一个前提,所谓的社会化大生产必须囊括足够多数的人类社会范围,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要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才能实现社会主义,这个“大”字十分关键,小国、穷国是不行的,所以到目前为止,所谓社会主义国家都不是社会主义,至少不是马克思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通宝推:海底鼠拨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