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农村见闻 -- 领域时空

共:💬167 🌺14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农村的医疗

农村的医疗曾经是个大问题,现在仍然是个问题,不过是小问题了。主要原因是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报销一半以上的医药费,但是我猜测,这会给各级财政造成巨大压力。

以前的农村医疗体系是乡村医生,镇医院,县医院,现在的农村医疗体系是乡村医生,村卫生室(几个村一个),镇医院,县医院。以前的医疗制度是乡村医生是非正式制度,镇县医院是正式制度,现在中间增加了村卫生室这一层级的正式制度,覆盖面大大提高。以前的医疗费用是没有报销,费用较高,现在有了报销,费用降低。以前我爸妈有了病不敢去看医生,算算医药费很心疼,现在跨医疗保险好,有了不舒服经常看医生了。

说说这次春节回家的看病经历。回家第三天,在雪花飘飘的院子里洗头,一个小时后开始发烧,家庭体温计一查,37.2,好吧,去在邻村的卫生室打针。步行十分钟,到了卫生室,有医生在值班,问我有小本本没有(医疗保险本),我说有(我爸妈的那个本,全家通用,不查上面是谁的名字,反正县里报销,不牵扯医生利益)。说明情况,我说吃药效果太慢,给我打小针吧,然后再开点药回家吃。医生说好的,拿了三支药给我打了,然后给我包药。我说,给我包点疗效好的,贵点没关系。他说,嘿,现在电脑办公开药,开了什么药多少药,县里立即就知道,如果开多了,立即下来查你,不能多开。那好吧。出示我的小本本,医生把我爸姓名输入电脑,把开的药输入,打印机卡卡卡打印出一个单子,医生把单子往一根串了一叠单子的金属棒上一拍,存档了,以后可以备查。诺,12块,给他12块,前后不到五分钟。回家烧退了,吃上药,好了。

家里天气太冷,取暖又不好,一直感冒着,大年初一又发烧了。嘿,再去打针,踩着雪到了卫生室,关门,回家过年去了。应该有人值班啊,怎么搞的嘛。下午再来,下午雪化了,路上的泥都要把鞋子吞了。到了卫生室,还是关门。怎么办,幸好卫生室所在村有乡村医生,私人的,是妈妈的亲舅舅,我的舅老爷。小时候有病,都是爸爸带着我来他家看病,路上遇到的都是熟人:做什么去?——上药铺,小孩不好受(不舒服)。我把情况给医生一说,要求打小针,拿药吃,而且由于慢性鼻炎,早晨老实昏沉,不清醒,一起把药拿了。七十多岁的老中医眼睛耳朵都很好,就是动作有点慢了。打上针,肌肉注射,居然晕针了。怎么回事啊,来,把把脉。把脉,嗯,脉很弱啊,有点虚?阴虚还是阳虚?阴虚,平时腰腿的冷不,疼不?不冷不疼。哦,给你开个中药方子,回去自己抓药熬着吃,十付连续服用啊。拿了一堆药,问:多少钱?——这次一共18。明天早上还要来打一针啊,否则好不实落。明天早上九点来,肌肉注射,多少钱?一块五。一块五?心里暗叹这么少,给他两块,找我五毛。继续把脉,嗯,这次比较正常。然后手换到手掌伸直时拇指跟手腕接触处的内侧小窝,把了一会,他知道我受过高等教育,问:你说到底有没有魂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对中医保留着敬意,对西医霸权一向不以为然,说出了我的看法:现代科学只能解释自己能解释的事物,解释不了的就说是不科学,是迷信;其实搞不明就去信或者不信,那才是迷信;搞明白了再去信或者不信,就不叫迷信。他说:你的魂儿有点偏。我知道他摸得这个位置的脉有点偏而已,他们叫这个是魂儿。我说:这个偏是身体内在的反应还是外在的影响?他说:应该是内在的反应,换左手试试,嗯,左手正常,把方子拿来再给你改改。好,拿出来改了改。平时吃枸杞不?吃的,丈母娘给我买的,我老婆也从网上买的,都是宁夏的大枸杞。那好,把枸杞划掉。把脉和药方多少钱?嘿,不要钱。

我平时对中医感觉很信任。我媳妇痛经,吃红糖和西药不管用,每次都要请假回家躺着。去看老中医,把脉,嗯,身体寒啊,对怀孕也不利,抓药吃。每月三副中草药,没几个月好了,不疼了。继续抓着吃啊,老中医嘱咐。嘿嘿,中药可不便宜,苦的要命,花了一千多了。这次又快来了,去抓药。先把脉。上月还疼不?不疼了。这次先不抓药了。不抓就不抓吧,回家。过几天怎么还不来,第六天买了个试孕纸,两道杠;去妇幼医院一查,阳性,呵呵。

我的总结是卫生室的药便宜,但是不会给你多开;多开财政受不了。乡村医生的药有的便宜有的不便宜,我看的这个比卫生室的还要便宜,而且开药量可以大。那么遇到大点的病怎么办?转镇医院,镇医院搞不定转县医院,都在医疗保险范围内。最近好像又出台了大病报销比例提高了,可以先住院再交费了。再看了河里关于美国和加拿大的医疗制度后,我觉得中国的医疗制度真的没有那么糟糕,即使在农村。

通宝推:青颍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