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农村见闻 -- 领域时空

共:💬167 🌺14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里说两点

一,医药公司的体制(医院只能从医药公司买药),有其合理性。首先,确保可以追到药的源头,否则各医院自己去进药,隐患更大。其次,医药公司起到一个“防火墙”的作用,如果是药的问题,出了大事故,医院扛不住,医药公司要接着扛,这也是刀尖上跳舞的活。

但是医药公司高度垄断,比如说北京,一共才十来家医药公司,而且这些公司类似于出租车公司,不是国营的,是混合体制。报销清单上的常用处方药,假定药厂成本2元,出厂价2.8元,医药公司供应医院的价格,就敢跳到50元。然后医院按规定加15%卖给患者,其中大多数药品,医药公司再提供(这里就是50元单价的)5%左右的销售奖励。

城市里这些大医院,药价里收15%是合理的,甚至是过低的。因为很多诊疗收费是国家定价,而且十几年没变过,医院普遍是薄利多销,靠门诊人数来打平开支。而门诊人数多,发声医患冲突的概率也就大。北京最好的大夫,月工资也就2万多,这脑力体力和风险的付出,副部级的干部,比如衣局吧,怕也赶不上啊。

而医药公司的暴利和腐败,是相当过分的,但这里包含了国家卫生部门所有大官僚的家族利益,刀怎么会削自己的把?所以每次说医疗改革,就没有人敢提医药公司这一块,灯下黑啊。这个,你说中央不知道,我们是不能信的。

如果某公上台执政,我看会大杀一批。现在这个格局,估计也会小杀一批,给老百姓出口恶气。但杀归杀,这其中的一些能吏,还不得不用,所以从戴罪立功的角度讲,可能就是把“(城镇现有)医药公司体制”作为存量,基本不动;“农村医保”作为增量,试试新渠道新办法,压制医药公司的势力,还利于(农)民。反正你们在城市居民医疗这一盘菜里,已经捞够了,农村就不要伸手。这样,就有必要搞“价格双轨制”,普通的医疗服务和药品,农村地区定价明显低于城市(这在现实上,做得到)。如果是重病,进大城市求医,那就只好接受大城市的要价。

从这个角度讲,把大量进城工作的农村人口的医疗和教育任务都放在城市的肩头,未必是好的方法。城市地狭人稠,已经建立的潜规则如此厉害(教育界也好不到哪里,你看看择校费),刀太快了。如果只是觉得城里的房奴,医奴,校奴扛不住了,拉农民们进城垫底,那就不够厚道了。现在那么多人跟着喊“城镇化就是好”,很难说就没有那些为了自己的私利,给上面灌迷魂汤的。大批农民卖了宅基地进城,按城里的规矩走,不单是便宜了房产商,盘踞在城里各行业既得利益上游的,恐怕都巴不得吧。

至于好的医生和教师,只要国家持续高强度培养,必然会从大城市逐步溢出,进入乡村。

二,西方的文化、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其实有很好的优点。这以后咱们再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