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了经济和生命安全,沿海政府和人民应该呼吁修堤 -- 迷途笨狼

共:💬31 🌺4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标题定的,“基本无海啸之虞”

看标题定的,“基本无海啸之虞”

另,海啸仅仅是小说电视剧倒好了

汉代已经有关于“海溢”的明确记载。《汉书·天文志》写道: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五月,勃海水大溢。”《汉书·元帝纪》记载,第二年皇帝颁布诏书,就连续灾害表示沉痛,其中说:“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看来,这是一次因地震引起的海啸。王莽时代又发生“海水溢,西南出,寖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的情形(《汉书·沟洫志》)。《后汉书·桓帝纪》记载:永康元年(167年)秋八月,“勃海海溢。”《续汉书·五行志三》也记录了“勃海海溢,没杀人”的灾情。《后汉书·灵帝纪》:建宁四年(171年)“二月癸卯,地震,海水溢”,熹平二年(173年)“六月,北海地震。东莱,北海海水溢”。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地震引发的海啸。

  曹魏正始二年(241年),“海水溢出于青州乐陵之隰沃县,流漂一百五十二人。”(《魏书·灵征志上》)《隋书·天文志下》说,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七月,也发生过一次“海溢”。《新唐书》记录了泉州海溢、括州海溢、青州海溢、广陵海溢、杭州海溢、密州海溢、越州海溢。其中括州和青州都发生过两次海溢。《新唐书·五行志三》这样记述唐肃宗时代的一次青州海溢:“上元三年八月,青州大风,海溢,漂居人五千余家。”《宋史》记录了5起“坏庐舍,溺居民”的比较严重的“海溢”和“海潮溢”。据《宋史·五行志一上》记载,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八月丁亥这一天温州发生的“海溢”,冲毁了民房、盐场和寺庙,死亡2万余人,无人掩埋的尸体多达七千余具。宋人方勺《泊宅编》卷中写道:“政和丙申岁,杭州汤村海溢,坏居民田庐凡数十里。”这也是一次灾情严重的海啸,然而不见于《宋史》。可见正史的记录是极不完全的。元代虽然统治时期短暂,然而《元史》记录“海溢”、“海水溢”、“海潮溢”、“海水大溢”、“潮水大溢”、“海潮涌溢”、“海水日三潮”等现象多达16起。清人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五引《野史》:“至正戊子年,永嘉大风,海舟吹上高坡十余里,水溢数十丈,死者数千。谓之‘海啸’也。”这次“海啸”,也不见于《元史》。《明史》记有“海溢”、“潮溢”、“潮暴至”以及“海啸”等灾害17起。灾难发生,往往“淹田宅人畜无算”。如弘治十四年(1501年)琼山“潮溢”,据说“平地水高七尺”。《明史·五行志一》还记载:“崇祯元年七月壬午,杭、嘉、绍三府海啸,坏民居数万间,溺数万人,海宁、萧山尤甚。”《罪惟录》卷三:“(永乐)十五年壬戌八月,高州府海啸,坏城郭。”但《明史》对这次海啸不载,这也是正史记录仍不免遗漏的例证。《清史稿》记录的清代“海溢”、“海水溢”和“海啸”灾害,多达56次。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二○有“海溢”条,明确说“‘海溢’一曰‘海啸’。”

外链出处

http://www.eqsd.gov.cn/manage/html/ff808181126bebda01126bec4dd00001/_content/09_04/30/1241046741264.html

山东基本无海啸之虞

2009-04-28 07:28:34.0  来源: 山东省地震局 作者: 晁洪太 【大 中 小】

印度洋沿岸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震惊世人。不少居民对山东沿海是否会发生海啸表示担心,并对在沿海购房置业产生了不安全感。为此,《大众日报》记者专访了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晁洪太博士。 关于东南亚地区发生的地震海啸,晁洪太博士表示,这是地球正常活动的结果。全球平均每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次数大约是19次,今年也是19次,并没有超过正常水平。

晁洪太研究员简介

1964年12月生,1989年9月参加工作,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山东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山东地震学会理事长、山东省地震局科技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震学会理事。

晁洪太研究员长期从事地震地质、活动构造、地震区划等基础研究工作,数次参加国际间的地震学术交流与合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2003年入选“中国地震局优秀人才百人计划”第一批名单。

此次东南亚地区的地震发生后几分钟内,全球地震台网就已监测到,包括山东省的地震台网也记录到了这次地震,这是因为地震波的传递速度是极快的。相反,海浪传递能量的速度是较慢的,平均每小时600-700公里。从此次东南亚的灾难来看,从地震发生到引发海啸登陆各地,有1-3小时的时间,有充分的时间可以预警。但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各国家地区之间没有联动机制,又加上正值周末和圣诞假期,海边度假人群密集,人员伤亡大是必然的。

从历史上看,山东省从未有发生海啸的记载。山东省的海岸线绵长曲折,海区海水一般较浅,渤海平均深度18米,黄海平均深度44米,一般不产生地震海啸。而且,邻近山东省的海区没有现今活动的板块俯冲带和海沟构造,所存在的海域活动断层的垂直差异运动不足以在海底形成大的位移,已发生的地震震源断层多为走滑型或倾滑型,所以大多数地区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不大。大洋海啸对我省沿岸也无影响,主要是因为海区大部是浅水大陆架地带,该带平缓宽阔,外围又有成串的岛屿、暗礁环绕,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不利于地震海啸波的传播。所以,在沿海购房置业的人士尽可放心。

山东省虽然没有发生地震海啸的条件,但陆地和海域都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构造条件。此外,沿海地带由气候原因引起的风暴潮等对我省影响较大,房屋设计及城市的规划都要考虑这个问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