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谈谈古代10万大军远征境外的后勤瓶颈问题 -- 一剑南来

共:💬21 🌺9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谈谈古代10万大军远征境外的后勤瓶颈问题

在超大讨论大非川之战唐军兵力时,我已经大略提及陆运艰难问题,由此分析大非川之战唐军兵力不大可能是十余万规模。(唐军兵力,在《册府元龟》有两种说法,一为五万兵,一为十余万众。)

现在又见网上有人提及在怛罗斯之战,唐军有十万大军。固然,在中方史料,怛罗斯之战唐军兵力有两万兵、三万兵、六万众、七万众四种说法。阿拉伯史料有十万大军、十余万兵的记载。分析兵力,取敌方史料而不取本方史料,是很容易闹笑话的。如清乾隆年间,中国出兵越南,越南史料《大南实录》记载中国军队20万,实际查中方史料就清楚,其实清军不到2万。

单从陆运规模看,唐军十万深入七百余里是很恐怖的后勤供应量,很难实现。

唐军深入七百余里,是指从安西(龟兹)到怛罗斯,而非从碎叶出发,因碎叶城“天宝七年,北庭节度使王正见薄伐,城壁摧毁,邑居零落”(《通典》),不可能作为唐军后勤基地。

七百余里路程,按正常行军速度,每日5、60里,需十五天左右;如果按辎重行军速度,即每日3、40里算,则需20日。姑且按去20日,回20日,战20日计算,需60日时间。

十万大军所需的陆运具体规模吧。先明确一下几个前提性的东西,也方便大家计算。

1、唐代容量转换标准:10升=1斗,10斗=1斛(中唐前“斛”、“石”通用,以下统一简称“石”)。

2、一青壮男子每天食量2升米,60日需食1.2石米;1万人60日需食米1.2万石。(分见唐李筌《太白阴经》、宋沈括《梦溪笔谈》,唐升、宋升相差无几)

3、1驴负重1石,骡、驭马负重1.5石,牛车负重10石。(前两者见《梦溪笔谈》,后者见《大唐六典》卷三《度支》“车载一千斤”,也见《旧唐书·裴行俭传》:“遂诈为粮车三百乘,每车伏壮士五人,各赍陌刀、劲弩”,1人及武器相当于2石,记得唐平百济或高丽,一大臣奏章在提及船运时,也说到1兵当2石,可惜忘了出处。)

4、隋唐每名兵士,如带百日粮及装备行具,重逾三石。(见《资治通鉴》:“述等兵自泸河、怀远二镇,人马皆给百日粮,又给排甲、枪槊并衣资、戎具、火幕,人别三石已上,重莫能胜致”)

10万兵的负重,按百日算,30多万石,按60日算,只能减去8万石,大致在25万石左右,24万好算点,就再从宽计算吧。

5、初唐、盛唐军队,每火(10人),标准配备六驮,有时(如李世民征辽东)为八驮,驭畜多为驴,从宽计算,每火配8匹马骡,负重1.5石,也只能负重12石,除武器装备用具等,能带粮食极少。按60日行军作战计算,每人额外还得负担1石辎重,必须安排专门的辎重部队运输。

计算出动10万兵(按《通典》中2万唐军配备4千骑兵计算,10万兵含2万骑兵,姑且只按1骑1马算,战马就得2万匹。(实际上,天宝年间的安西唐军,步兵皆有私马,即10万兵起码就有10万马,5万兵起码5万马,姑且从宽计算吧)

作战60天的后勤需要,也即专门计算辎重部队规模。那么,很显然——

10万兵总计1万火,按1火八驮计算,单驭畜即达8万马骡,而这只承担了12万石的后勤,还需要负担12万石。如果辎重全为牛车,则还需1.2万辆;如以马骡来运,则还需8万匹。

假设均为牛车,按最好条件算,四辆牛车为一排,每排5米计算,则单辎重部队就可排上30里,按最好的行进速度算,牛车每天也就走3、40里,也即先头辎重部队到达扎营休息,后面的辎重部队还刚出发。还有10万战马、驭兽,加起来起码得100里了。而且长达百里的辎重,行走极其困难,极其容易被袭击。随便一个隘口,那么多的辎重后勤都极易形成交通瓶颈。

这里还没有计算战马、驭兽的饲料问题,战马2万匹,加上驭畜8万,驾车驭畜1.2万头,总计11.2万头(匹),为计算方便,姑且再从宽按10万匹马食量算。

要保证战马、驭兽体力,除青饲料(按《战争与后勤》,每英亩青饲料可供应50匹马)外,必须保证每匹每天1斗谷物或豆类饲料。10万匹马,按少计算,1天起码得1万石的谷、豆。实际是士兵食量的5倍。ok,按最低标准算,马吃草就算了,死了拉倒,忽必烈平大理,死的马以万计,那就不考虑谷物供应问题了。但要供应10万匹马,1天得2000英亩草地,实际相当于8平方公里。第二天还得挪到第二块草地。怛罗斯城周边那块地方够10万匹马啃几天?!

如果不用牛车,纯用马骡驴,起码得18-20万匹。路上的草都不够吃呀。李靖几万骑兵平吐谷浑就遇到这种情况,被吐谷浑把行军道路附近的草一烧,不知有多头疼。

用牛车、驭畜运输,还得考虑牲畜受伤、生病等问题,就像沈括所说的:“若以畜乘运之,则驼负三石,马、骡一石五斗,驴一石,比之人运,虽负多而费寡,然刍牧不时,畜多瘦死,一畜死,则并民负弃之,较之人负,利害相半。”嗯,还有牛车损坏问题。

用民夫运输,实际上比牲畜困难得多,杨广征高句丽就窘迫无比——“发民夫运米,积于泸河、怀远二镇,车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过半,耕稼失时,田畴多荒。……又发鹿车夫六十馀万,二人共推米三石,道途险远,不足充糇粮,至镇,无可输,皆惧罪亡命。”这还是境内运输呢,如果是境外,还必须面对敌人劫掠。

所以,十万规模大军从产粮区出发千里远征,在古代,除非如卫霍伐匈奴、李世民征辽东般,不计损失,全国倾力支持,否则,凶多吉少。实际上,翻看唐经略西域的历史就清楚,几乎每次出动兵力远征都是万把兵到2万兵。多点的,如韦待价帅36总管兵(每总管大致为2、3千到5千兵)在今伊犁附近与吐蕃突厥交战,先胜后败,失败原因就是粮食跟不上。而所谓10万大军远征(深入七百余里)怛罗斯,可以断言,是极端缺乏后勤常识才有的说法。唐兵5、6万远征到怛罗斯的可能性都极小。因为,唐兵2、3万步骑远征千里就已经是当时后勤供应的极限了。这是古代农业社会余粮收集、陆运等因素极其困难所决定的。

关键词(Tags): #军事 后勤 怛罗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