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曾祖父之死 -- 往往外

共:💬355 🌺1578 🌵4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没看过

我觉得安徽、河南、四川有人祸的成分,其他地方不好说,但天灾肯定占主要成分,当时全国一盘棋,调粮没错,不过陶铸赵紫阳在广东雷南县搞反瞒产搞得太过了。瞒产应该说还是可能有的,但说全部人都瞒产并夸大肯定有问题,所以在1959年1月27日,广东省委书记赵紫阳报告说有大量瞒产,到2月27日至3月5日的第二次郑州会议纠左,某些地方很可能出现不符合政策的反瞒产非法查粮事件,以广东为重。外链出处

最初,在邓小平主持下讨论形成的是十二句话:"统一领导,队为基础;分级管理,权力下放;三级核算,各计盈亏;收入分配,由社决定;适当积累,合理调剂;多劳多得,承认差别。"在3月1日毛泽东主持的会议上讨论这十二句话时,毛泽东首先提出:"等价交换不要一句?"并说:"现在把等价交换一否定,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结果人家就恐慌。"关于等价交换问题,六中全会决议中只讲到人民公社社与社之间和人民公社同国营企业之间实行商品交换,而"没有说公社内社与队、队与队也要实行等价交换,这是一个缺点"。② 毛泽东提出要增加"等价交换"一条,就是要在人民公社内社与队、队与队之间在物资和劳动力两方面都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不允许无偿占用。这对纠正"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对实行生产队的基本所有制,是一个重要的保证。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十二句话增加了两句:"物资劳动,等价交换。"毛泽东还提出,应当将"多劳多得"改为"按劳分配",因此最后两句改为"按劳分配,承认差别"。

反瞒产在广东是1月底开始的,纠左是3月初郑州会议后开始的,同年4月毛泽东写了个著名的党内通信,那时反瞒产活动就几乎没有了。调粮应该在此之前已经发生,因为58年是大丰收年,59年受58年持续大旱影响,收成下降很快,而随后60、61年连续大旱,则造成部分地区饿死人现象严重。不过全国性饥荒应该没有,从各地大兴水利和大修铁路的情况看,灾害很重,但饿死人也不会多。

具体数字是咋样的真不知道,准备有时间先弄清统计局各种数据之间的矛盾和各自的问题,然后再看哪些能用。现在大调查不太可能,虽然我觉得这是唯一的办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