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人的智慧《智囊大全》之一——古代的“福尔摩斯 -- 俺老孫

共:💬27 🌺20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国人的智慧《智囊大全》之三——古代的“阴盛阳衰”三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女人,这女人可能是母亲,可能是妻妾,甚至可能是女儿,更甚至可能是婢女或妓女……

各种母亲:

《陶侃母》:“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初侃父丹聘为妾,生侃。而陶氏贫贱,湛每纺绩赀给之,使交结胜已。侃少为浔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封鲊遗母。湛还鲊,以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忧矣。’鄱阳范逵素知名,举都孝廉,投侃宿。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仆马甚多。湛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屋柱,悉割半为薪,剉卧荐以为马草,遂具精馔,从者俱给。逵闻叹曰:‘非此母不生此子!’至洛阳,大为延誉,侃遂通显。

这个故事说的是东晋名臣陶侃的母亲,因为贫穷,不得不靠纺织供儿子陶侃读书结交士大夫。陶侃年轻时做过浔阳县的监督捕鱼的小吏,曾经送一包腌鱼给母亲。陶母把鱼送回去,还附了一封书信责备陶侃,说:你做为官吏,拿公家的东西给我,不但不能孝敬我,还令我感到担心。有个叫范逵的名士路过,因为下大雪就投宿在陶侃家。陶侃家当时穷得啥也拿不出来招待客人。陶母就把自己垂到地上的长发剪了,卖钱买了些米;把屋里的木柱子的木头割下一半当柴烧;把坐的草席切碎了当马料;使范逵和他的随从连马匹都有吃喝。范逵对所见所闻大为感慨说:有这样的母亲才会有这样的儿子。于是到洛阳后就替陶侃大做宣传,陶侃因此得到扬名升官的机会。

《李畲母》:监察御史李畲母,清素贞洁。畲请禄米送到宅,母遣量之,剩三石。问其故,令史曰:‘御史例不概。’又问脚钱几,又曰:‘御史例不还脚钱。’母怒,令送所剩米及脚钱,以责畲,畲乃追问仓官科罪(边批:既沿例亦不必科罪),诸御史皆有惭色。”

这个故事说的是唐朝大官李畲的母亲,李畲当了御史,从官家那里申请了做为工资的粮食,粮食送到家,李畲的母亲让人称量,结果多出了三石(一石大概是一百斗吧)。李畲的母亲问送米的人怎么会多出来?送米的人说:按惯例给御史发粮食从来不称量。李畲的母亲又问送粮食来应该给多少运费?送东西的人又说:按惯例给御史家送粮食从来不收运费。李畲的母亲就很生气,让人把多出来的粮食和运费送到李畲那里,并责备他。李畲就追究管粮食仓储的官吏的过错。

上面两个故事说两位母亲都教导自己的儿子要廉洁,不要贪公家的便宜。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反腐倡廉要从母亲抓起,只有廉洁的母亲才能教出廉洁的儿子

《王孙贾母》:“齐湣王失国,王孙贾从王,失王之处。其母曰:‘汝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汝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汝今事王,不知王处,汝尚何归?’贾乃入市呼曰:‘从我者左袒!’从者三百人,相与攻杀淖齿,求王子奉之,卒复齐国。”

这个故事讲的是少年英雄王孙贾的母亲,(王孙贾十二岁就接父亲的班当了齐国的大夫,齐国的国君齐湣王当初借燕国内乱几乎灭亡了燕国,燕国复兴以后派大将乐毅联合多国部队攻打齐国,几乎要灭亡齐国。)楚国援齐的军队统领淖齿杀了齐湣王准备与乐毅瓜分齐国。王孙贾毕竟是个小孩子,与齐湣王失散后就跑回家去了,他的母亲就对他说:你早上出门晚上回来,我在家门口等你;你早晚上出去不回来,我就到胡同口张望;你本是跟随国王一起出去的,现在国王下落不明,你回来干什么?王孙贾受母亲的激励,就冲到人多的地方高呼谁愿意跟我一起干?号召了三四百人,杀死了淖齿,找到国王的儿子立为新的齐国国君。后来终于恢复了齐国。

民间传说常把甘罗奉为少年英雄的楷模,其实历史上的甘罗也是继承祖父甘茂的爵位,做的也不过是大夫,但因为民间传说的影响大,所以识不识字的人都听说过“甘罗十二为丞相”的俗语,其实王孙贾的表现应该更符合少年英雄的标准,当然如果没有母亲在后面鞭策,这个少年英雄说不定就躲回家里,恢复成一个害怕的小孩子了。

这说明英雄是英雄的母亲造就出来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