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红朝惊魂诡案(1)--又到一年两会时 -- 海峰

共:💬843 🌺4634 🌵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89年6月3日杀人夜(3)-- 从对空鸣枪令到杀人密令

89年6月3日杀人夜(3)-- 从对空鸣枪令到杀人密令

如果想了解6月3日杀人夜的真相,我推荐一本书:吴仁华的《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

吴仁华在自述中写到:本人曾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受过七年专业的训练,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深得中国传统考据学的精髓;在入读北京大学之前,又是公安边防部队的军人,具有一定的军事知识。

这本书虽然枯燥,书中的评论,我也完全没有办法读下去。但是从证据的角度,可靠性是相当高的,提供了大量最原始的证据。

我们很多人,对6月3日戒严令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印象,就是戒严令要求对示威者开枪。但是,这个印象是错误的。

从吴仁华的书里,我们可以看到,戒严令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6月3日下午4点,最初被下达的时候,是严格禁止军队开枪的,甚至不允许对天鸣枪。第二阶段在6月3日的晚上10点,戒严令允许部队可以对天鸣枪开道。

对天鸣枪令如何变成对群众的射击的开枪令,这才是解开杀人夜之谜的关键。

在《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第八节:开枪命令的下达情况,吴仁华通过引述“傅水生”的一篇文章,提供了详细的证据,证明部队出发之际,“只接到不准开枪的命令”,“指挥官还再三向官兵们强调不许开枪。”

而“鸣枪”的命令,则是在向目标挺进的过程中下达的。

大家一定要注意:“鸣枪”开道,决不等同于开枪射击。

那么,鸣枪令又是怎么下达的?

P41页,40军吴家民少将的文章中,他是在6月3日23时10分接到的指示。

但是,从吴家民少将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他接到了两个不同的指示。

吴家民先是从一个便衣的人,接到一个指示:部队当晚一旦要到达指定的位置,必要时可以果断处置。

这个下达指示的便衣,是某领导机关的副部长,来传达上级首长的指示。

这个人刚刚传达完成,吴家民马上从军区前进指挥部接到的指示,是鸣枪示警,驱散人群。

大家看到了中间的猫腻了吗?

一个军队,只能有一个上级,只能有一个命令的来源。命令本身,也应该是清晰明确的。而吴家民从两个不同的渠道,得到了不同的指示。军区前进指挥部的指示是鸣枪示警,驱散人群。而便衣的指示是果断处置,当晚一旦要到达指定的位置。

这两个时间拿捏得非常好的信息,前后脚到达的时候,就产生了模糊的空间。

第四篇文章,24军刘书明大校;第五篇文章,40军胡卫平上尉;第七篇文章,40军刘新力上校;第8篇文章,40军杨福臣大校,均提到命令是“对空鸣枪”。

吴仁华在书中说:正常情况下,军队的命令是通过军用电台下达的。而6月3日“对空鸣枪”,居然是有上级机关派遣专人传达的。这个是为什么呢?

吴仁华扯了一堆的猜测,我觉得都毫无道理可言。最关键的一条,其实就在《关于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的情况报告》里。

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1989-06/30/content_1481155.htm

在《报告》中,有一句话:非法组织“工自联”还在广播上宣称,他们缴获了一部军用电台和密码本。

这个,才是杀人夜最关键的地方。

我们推理一下,在6月3日4点戒严部队出发后:

下午5时许,非法组织“高自联”和“工自联”的头头,在天安门广场分发了菜刀、匕首、铁棍、铁链子和带尖的竹竿,声言“抓住军警就要往死里打”。“工自联”大广播中大肆叫嚣,要“拿起武器推翻政府”。还有一伙暴徒纠集了上千人,推倒西单附近一个建筑工地的围墙,抢走大批施工工具和钢筋、砖块等,准备打巷战。他们的广播站不断播放如何制造和使用燃烧瓶、如何堵烧军车之类的“知识”,进行教唆和挑动。他们策划利用第二天是星期天的时机,煽动更多的人上街,发动更大规模的打、砸、抢、烧,造成一个群众暴动的态势,一举推翻政府,夺取政权。

6月3日晚10时前后,奉命向城内开进的各路戒严部队先后进入市区。但在各主要路口,都受到严重阻拦。即便在这种情况下,部队仍然采取了极其克制的态度。而反革命暴徒怀着对解放军的刻骨仇恨,却利用这种克制,发动了骇人听闻的打、砸、抢、烧、杀。

22点至23点,从翠微路、公主坟、木樨地到西单一线,有12辆军车被烧。有些人用卡车运来砖头,向战士猛砸。一些暴徒把无轨电车推到路口,放火焚烧,阻断了道路。有的消防车赶去灭火,也被砸烂、烧毁。

(见关于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的情况报告)

幕后黑手,逼迫戒严指挥部下达“鸣枪开道”令。

然后,幕后黑手“在广播上宣称,他们缴获了一部军用电台和密码本。”逼迫戒严指挥不敢使用军用电台传达命令,而只能通过口头传达的方式下达。

口头传达,给了幕后黑手浑水摸鱼的机会,配合他们在部队中的接应,把对空鸣枪令偷换成了杀人密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