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为什么汉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上) -- 冷酷的哲学

共:💬1516 🌺8640 🌵16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非也,这是省略主宾

仁兄所选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开篇之句,以现代人公认的断句理解是: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这里的第一个动词是"会",是省略主宾的核心结构,指王羲之与好友们'会'于會稽山陰之蘭亭,后面的就都是修饰和继续了。(某)'会'(某某)'于'會稽山陰之蘭亭,这是标准的古文结构。但如果现在的新闻联播的文稿被写成"中国发射卫星在西昌",那么这个编辑就要被开除了。说明古文的普遍结构和现代文的普遍结构是不同的,当然你要硬从古文中找特例,再加把劲应该能找到,但这并不能颠覆'古文的普遍结构和现代文的普遍结构是不同的'这个观点。

古文针对不同的形式与场合,有不同的文法和省略,比如<兰亭集序>是写序,大家都知道作者是谁,所以可以省略主语,而'会'本身就有会友之意,而结合本文是兰亭集序,所以'会'肯定是指会朋友,而不是会敌人,或会不相干的路人,因此可以做省略。但如果是一篇没有前后背景介绍的文章,就要先把主谓宾补说清楚,比如唐蕃会盟碑的开头:

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统。

我无意和谁抬杠,只想找高人求教:中国书面语言的语法是被如何改变的?受哪国的影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