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奥斯曼之死 -- 赫克托尔

共:💬76 🌺685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7 黑衣人

伊斯兰的主流是逊尼派,目前占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的85%以上,作为主流或主干,逊尼派很难说是教派,最大的教派或分支应该是什叶派。按希提的《阿拉伯通史》的说法,什叶派的核心宗旨是只有阿里及其的后人才能做教长(imām),音译为伊玛目,这就象罗马天主教会坚持它同彼得及其继任者的关系的信条一样。什叶派至少是极端什叶派的创始人却不是阿里,而是一个神秘人物—阿卜杜拉-伊本-赛伯伊(Abdallāh b. al-Sabā’)。

关于此人,希提在《阿拉伯通史》21章中只给了一句话:【象谜一般的人物阿卜杜拉-伊本-赛伯伊(Abdallāh b. al-Sabā’),在奥斯曼时代改信伊斯兰教,他以过分的尊敬使阿里感到局促不安,后来竟成为极端的十叶派的创始人,这个人是也门的犹太人】。作为一部写了阿拉伯民族2000多年历史的通史,希提给他75个字已经很多了。这段话字字珠玑,无可挑剔,却忽略了诸多细节,作为提纲和骨架可以扩展出很多文字,本节就说说这个象谜一般的人物,相当于给这75字做注释。

阿卜杜拉(Abdallāh)是一个极其常见的穆斯林名字,现任沙特国王、约旦国王都叫阿卜杜拉,可以拆分为阿卜杜-安拉(Abd Allāh),意为真主安拉的仆人,尤其是新皈依真主的异教徒喜欢用这个名字。名字中的赛伯伊(al-Sabā’),意为赛伯邑人。《圣经 旧约 列王记》记载一位示巴女王(Queen of Sheba),千里迢迢跑来见所罗门的故事。后世的埃塞俄比亚皇室声称示巴(Sheba)就是埃塞俄比亚,示巴或埃塞女王和所罗门发生一夜情,回国后生下一个男孩,是为埃塞俄比亚皇室的祖先,这个家族的统治一直持续到1970年代,海尔塞拉西皇帝被推翻、处决为止。不过埃塞皇室的这套说辞出现在13世纪,距离所罗门时代有2300年,怎么看都像小说。在与犹太人同属闪族的阿拉伯文化中,示巴就是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的赛伯邑,今天的也门境内。赛伯伊人(Sabaeans)是首先开化的阿拉比亚人,从事印度洋和地中海沿岸之间的贸易,与对岸的埃塞俄比亚关系也很密切,通过经商、通婚、掠卖黑奴,赛伯伊或也门有很多黑人或黑人血统的人。

按塔巴里的说法,他的父亲是也门首都萨那(San’a)的犹太人,母亲是埃塞俄比亚黑人,所以他还有个名字写法—伊本-绍达(Ibn al-Sawda'),意为黑女人的儿子。阿卜杜拉-伊本-赛伯伊(Abdallāh b. al-Sabā’)这个名字可以展开为:赛伯邑/也门人的儿子、真主的仆人。他皈依伊斯兰教很晚,在奥斯曼朝才成为穆斯林,阿卜杜拉肯定是皈依之后才起的新名。

阿卜杜拉-伊本-赛伯伊首先出场,是在《塔巴里史》第15卷64页,他找到正在叙利亚苦修的一位老党员阿布-达尔达(Abū al-Darda`),说:“穆阿维叶声称公有财产属于真主(The public moneys are God's property),其实一切都是真主的,他这么说的实质是想将公有财产据为己有。”这位阿布-达尔达资历很老,德高望重,立即找到穆阿维叶,倚老卖老的问穆是否说过那些话,穆承认说过,坚持自己说的没错。阿布-达尔达说你别跟我打马虎眼,我没说那些财产不属于真主,而是要强调它们是全体穆斯林的财产。穆阿维叶本来口才极佳,但碍于对方资历老,没继续辩论,直接写信给奥斯曼,让奥斯曼出面,将这个老党员召到麦地那了事。

几乎所有的宗教,无论它是入世的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出世的佛教、道教,都或多或少的鼓励苦修。穆圣、欧麦尔都生活简朴,但还谈不上是苦修者。追溯起来的话,阿布-达尔达是第一位伊斯兰教的苦修者或托钵僧(dervish),以品行高洁、正直敢言著称,连奥斯曼都让他三分。随着大征服带来无穷财富,许多先富起来的穆斯林逐渐腐化堕落,相应的,阿布-达尔达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正义、朴素的化身,与奥斯曼、泰勒哈的奢侈形成鲜明对比。奥斯曼、穆阿维叶对他都无可奈何,还得恭恭敬敬的嘘寒问暖,给钱给物。虽然阿布达尔达与阿里的关系并不密切,更谈不上奥斯曼的政敌,可他毕竟是奥斯曼的批评者,因为成了阿里和什叶派的广义盟友,备受后来的什叶派的推崇。

阿卜杜拉-伊本-赛伯伊身兼犹太、黑人两种阿拉伯人最鄙视的血统,皈依伊斯兰又很晚,想面对面的批评奥斯曼、穆阿维叶几乎不可能,这次挑拨阿布达尔达与穆、奥发生摩擦,是他的第一次成功演出。阿卜杜拉-伊本-赛伯伊对阿里非常恭敬,当时哈里发国基本保留了穆圣时代的朴素与平等,没什么繁文缛节,阿卜杜拉的举动令阿里都局促不安。他在首都麦地那无法容身,于是去往巴士拉,投奔由另一位倭马亚家族出身的巴士拉总督,这位总督拒绝做他的保护人,他北上去库法,希望在库法总督赛义德这里碰碰运气,赛义德也老实不客气将其赶走,麦地那、叙利亚、库法、巴士拉都呆不下去,只能选择去埃及了,恰好在埃及,阿卜杜拉的理论和实践大获成功。

《阿拉伯通史》说阿卜杜拉-伊本-赛伯伊是【极端的十叶派】创始人,有充分的理由。在基督教的理论中,耶稣在钉上十字架死后3天复活,在人间呆了40天后上天坐在上帝的右侧。将来的某天,耶稣将第二次降临人间(Second Coming),【闪电从东边发出,直照到西边;人子降临,也要这样……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著天上的云降临。】(《圣经 新约 马太福音》24:27-30),【那时,他们要看见人子有大能力,大荣耀,驾云降临】(《圣经 新约 马可福音》13:26)。

《古兰经》则指出:【28:85(真主)把《古兰经》降示给你(穆圣),必使你复返故乡。你(穆圣)说:“我的主知道谁是昭示正道的,谁是在明显的迷误中的。”】阿卜杜拉因此认为,既然耶稣能再度降临,那么穆圣也能,何况《古兰经》还明确肯定这点。与重返理论(Return, raj`ah)相对的是隐遁(Occultation, ghaybah),这在后世的什叶派理论中得到完善,比如什叶派的主流—十二伊玛目派认为,第12任伊玛目没死,而是暂时隐遁了,在适当的时机,他将以马赫迪(Mahdi,得道者,救世主)的身分出现,光复真正的伊斯兰教,并征服全世界,带来万物毁灭之前的短暂的一千年。

阿卜杜拉还指出,世界上出现过1000位先知(nabi),每位先知都有一位执行者或代理人(executor,wasi),穆圣是封印先知(the seal of the prophets)—直译是先知中的封印或最后一位先知,相应的,阿里是封印执行者(the seal of the executors)。最后,阿卜杜拉认为哈里发职务应该属于阿里,奥斯曼是非法的窃据者,理应被打翻在地,踩上一万只脚。就这样,极端什叶派的三大纲领齐活了,它们是隐遁/重降、封印先知和封印执行者、阿里和前三位哈里发的定位定性。

阿卜杜拉在埃及广泛召集信徒,传播什叶派理论,并把弟子派到全国各地传教,从事抬举阿里、反对奥斯曼的理论宣传工作。

阿卜杜拉能在埃及而不是其他四大区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埃及在欧麦尔朝,由阿慕尔-本-阿绥为司令、常委左拜尔为政委征服,战后左拜尔回到麦地那权力中枢,阿慕尔成了穆斯林首位埃及总督。阿慕尔是倭马亚家族的附庸,以商人的身份多次去过叙利亚和埃及,穆斯林社团与麦加的早期对抗中,穆斯林被迫渡海去往埃塞俄比亚,阿慕尔代表麦加人向埃塞皇帝要人,遭到拒绝,无功而返。

皈依伊斯兰之后,由于有着丰富军政经验,阿慕尔迅速成长为一代名将和政治家,穆圣朝晚期,穆圣派他带领阿布伯克尔、欧麦尔、艾卜-欧拜德发动一次战役,按穆斯林社团的规矩,总督、统帅兼任地方、军中的教团领袖,有权利和义务带领手下礼拜,阿布伯克尔等人都跪在阿慕尔的屁股后面向麦加朝拜,从此他们都成了阿慕尔的老部下。阿慕尔长袖善舞,与新党旧党领袖都打的火热,混的比性格刚烈的哈立德好的多,终欧麦尔朝都是埃及总督,是旧党人物中官最大的。

欧麦尔在去世前不久,就以阿慕尔不能保证埃及的税收为名,让奥斯曼的同乳弟弟阿卜杜拉-伊本-赛耳德(`Abdallāh b. Sa`d b. Abī Sarh)管理上埃及(Upper Egypt),就是尼罗河上游或埃及南部,合着欧麦尔将埃及总督区拆分成南北两半,分而治之。这个阿卜杜拉从前担任过先知的书记,擅改过启示的文字,《古兰经》专门有一段文字斥责他:【6:93, 假借真主的名义而造谣的,自称奉到启示,其实,没有奉到任何启示的人,或妄言要像真主那样降示天经的人,这等人谁比他们还不义呢?】

欧麦尔启用阿卜杜拉-伊本-赛耳德,是因为他理财方面是一把好手。欧麦尔朝末年阿拉伯半岛发生饥荒,急需埃及的粮食,阿慕尔和阿卜杜拉密切合作,疏通了淤塞上百年的法老运河(Canal of the Pharaohs),将尼罗河三角洲和红海联系起来,改称为“信士们的长官的运河”(Khalīj Amīr al-Mu’minīn)。644年,在欧麦尔去世之前,就有二十艘船只,满载埃及的物产,在阿拉比亚的港口卸货。

根据欧麦尔的政治遗嘱,奥斯曼保留各地总督位置不动一年,第2年即回历25年(645/646)便着手更换总督。库法总督、伊拉克征服者赛耳德;巴士拉总督阿布-穆萨-艾什耳里—绥芬战役中阿里指派他与穆阿维叶的代表阿慕尔谈判,相继以各种或大或小的理由下课。

在总督下课大潮中,阿慕尔也未能幸免,总督换成阿卜杜拉-伊本-赛耳德。毕竟阿卜杜拉在宗教领域的名声太臭,阿慕尔没像其他总督那样彻底去职,奥斯曼保留了他带领穆斯林做礼拜的权利。阿慕尔商人出身,善于算计,对所谓的荣誉并不在乎,由此深恨奥斯曼。阿卜杜拉沿袭了东罗马帝国的行政和财政体系,开发尼罗河谷肥沃的土地,把埃及当做一头奶牛喂养贫瘠的阿拉伯半岛。

645年底,饱受搜刮之苦的亚历山大港人向东罗马皇帝君士坦斯二世(Constans II, 630—41~68)诉苦,皇帝就派遣兵船三百艘,在亚美尼亚人马努埃尔(Manuel)的率领下,去收复亚历山大港,1000名阿拉伯守军全军覆没,于是亚历山大港重新到了东罗手中,而且被用作进攻阿拉伯埃及的军事基地。奥斯曼知道阿卜杜拉-伊本-赛耳德打仗不行,关键时刻还得启用阿慕尔,于是阿慕尔立即复职,出任埃及方面军司令,在尼丘(Battle of Nikiou)与敌军相遇,东罗军队遭到严重屠杀。在646年初,阿军重新克服亚历山大港。巩固的城墙全被拆除,这个埃及古都,从此永远保留在穆斯林的手里,这是东罗最后一次染指埃及。就基督徒来说,他们下一次打埃及的主意,是600年后的第5次十字军。

消灭东罗马远征军,收复亚历山大之后。奥斯曼又做出一个令阿慕尔非常愤慨的决定,让阿慕尔继续担任总司令,命令阿卜杜拉作财务官。这个建议引出了阿慕尔著名的答复,他说:“我的地位将是那紧握母牛角让别人挤奶者的地位”。很明显,阿慕尔心怀怨望,奥斯曼索性让阿卜杜拉彻底复职,再度出任总督,阿慕尔啥官都没了。阿卜杜拉的军事能力远不如刮地皮,他向南方的埃及,西方的马格里布的进军,也以掠夺战利品为主要目的。阿卜杜拉的主要军事成就来自海上,亚历山大本来就是东罗的重要海军基地,有完善的造船厂。655年,阿卜杜拉的埃及舰队与穆阿维叶的叙利亚舰队组成联军,在船桅之役大破君士坦斯二世皇帝亲率的东罗舰队,与穆阿维叶并称两位穆斯林海军之父。

虽然四大镇的总督都是倭马亚家族成员,但阿卜杜拉的名声最坏,库法前任总督韦立德的父亲曾辱骂穆圣,但那是上一辈的事情了,而且韦立德已经去职,由赛义德接替。阿卜杜拉的军政能力也最差,除了与穆阿维叶联手取得海战胜利之外,其他方面都乏善可陈,更差点丢失埃及。唯一的长处是搜刮民脂民膏,而这又更让他声名狼藉。埃及是阿慕尔打下的地盘,移民多是阿慕尔的旧部,对这个被东罗远征军打的灰头土脸家伙并不服气。阿卜杜拉-伊本-赛耳德更缺乏政治家应有的手腕,无法震慑各色反对派,于是遍地异议者的埃及成了极端思想的温床,阿卜杜拉-伊本-赛伯伊的弟子大行其道,日后围攻奥斯曼的乱党当中,以埃及人最多,最积极。

另一个重要话题是阿卜杜拉-伊本-赛伯伊,到底是真实存在,还是传说人物。第一部记载此人的重要史书,就是《塔巴里史》,而塔巴里的资料来源是赛义夫-本-欧麦尔(Sayf ibn Umar),这个赛义夫约卒于796年,比阿卜杜拉-伊本-赛伯伊的时代晚了100年,而赛义夫流传的其他史料的可信性也都很可疑。很多学者,特别是什叶派学者认为阿卜杜拉-伊本-赛伯伊是赛义夫虚构的人物,用来向什叶派泼杀害奥斯曼的脏水。阿卜杜拉父亲是犹太,母亲是黑人,都是阿拉伯人最鄙视的种族,二者又恰恰结合在他身上,怎么看都像虚构人物。希提碍于篇幅,无法展开讨论阿卜杜拉的详细讨论,只能模模糊糊的两头堵,说他是【象谜一般的人物】,将难题留给读者。对此人有兴趣的各位看官,不妨看看英文维基的【Abdullah ibn Saba'】词条,论证还算充分。

到656年,奥斯曼即位12年的时候,反对奥斯曼的群众基础—新党和新移民;思想基础—阿布-达尔达的苦修和阿卜杜拉-伊本-赛伯伊的极端什叶派;组织基础—阿卜杜拉-伊本-赛伯伊的信徒和阿里等常委的党徒,三大基础都具备了,奥斯曼政权这堆干柴,只差一点火星点燃了。预知这堆干柴如何点燃,请看下一节《干柴烈火》。

通宝推:环宇7504,联储主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