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西西河、袁崇焕到汉奸 -- 王威

共:💬71 🌺54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西西河、袁崇焕到汉奸

  我先说一点,我不喜欢这样的讨论气氛。

  我来西西河,并不是来贡献什么,只是写了点东西,你们可以看,可以不看,可以觉得好,可以觉得不好。但是,这不是贡献。

  当然,有人认为这是贡献,由此,又生发出一个论调,就是,因为你有贡献,所以,西西河可以容许你发表一些过份的议论。也就是说,先把你架空,不让你混合在一般群众中。当然,这话很委婉的前提:你已经做错了。但我宽容你,这种语气,其实和毛泽东反右的时候,对付梁漱溟等人的语气是一样。表面拔高,其实是在明示,此人以后说的所有言论纯属放屁、放毒、放毒草。

  我上网已经四五年了,很是惊讶一点,就是每个地方,呆的久了,就会被归入这个地方,比如在清韵呆着的时候,就是清韵的王威,在泡网,就是泡网的王威。现在呢?又有人要提醒我,我是西西河的王威,这几乎是非常让我厌恶的事情。我实在的说,我是去留随意的人,我厌恶自己被局限在一个小团体,一言一行,都要带上整个小团体的影子。更不用说那种在小团体里头,又被细分更具体的小圈子。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人,真是懦弱了,为什么一定需要归属感,然后才会感到安全,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小到西西河一个论坛,一个村一个乡一个县一个省,大到一个国家,每个人,为什么都需要为自己找到支点,然后必须得捍卫自己所归属的某一边,才是政治上正确的呢。

  很多网友的逻辑是:王威,你是中国人,你为什么为汉奸辩护。也就是说,当我归属於中国人这个圈子,那么所有对汉奸这一话题的思索思考都是有罪的了。

  我厌恶。我鄙夷。  

  再来说汉奸这个话题。

  下面的网友有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汉奸必须是从当时情境出发的,也就是说,汪精卫可能为、哪怕、即使为中华民族做出贡献了,但是,当下的伦理道德,抗战气氛下,汪精卫的投敌之举,已经注定了他永远的订在汉奸的耻辱柱上。

  这里,我来看袁崇焕的例子:袁崇焕是和后金议和,现在看来,议和好像是平等,可以接受的。可是,在当时,袁崇焕就是汉奸,典型的汉奸。如果不是明朝刚好灭亡,袁崇焕是注定一辈子汉奸当下去的。

  因为,明王朝从来不把后金当成是一个对等的政治实体,任何与后金媾和的言论行动都是涉及到民族大义的,也就是说,袁崇焕在当时私下与后金议和,绝对是百分之百的汉奸了。

  我现在在问一问,袁崇焕是不是汉奸。

  如果袁崇焕当时是,现在不是。

  那么汪精卫是不是也可以讨论讨论。

  事实上,我觉得汪精卫的贡献还比袁崇焕大上一些。因为袁崇焕的能力太小,官不过辽东督师,议和也没有实际的成果,而汪精卫却是建立了南京政府。

  事实上,汪精卫给了中国人加了一个保险:抗战胜利,有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这个政府把自己绑在盟军的战车上。抗战失败,则有汪精卫的南京政府,这个政府则绑在轴心国上。

  要知道,第二次大战,不是局部战役,而且无数个国家卷入,变数极多,各种民族因素、种族因素混合在一起,更不用说由此派生出的各种利益。而不论站在那边,都是一荣皆荣,一损皆损。

  

  大家现在一说起来,好像盟军必胜,抗战必胜,然后站在这个前提上,大放马后炮。

  实际上,二战时候,即便是最强大的国家也不敢想的这么轻巧。我看,除了上帝,才知道那一边会胜利。

  至于,正义,有正义么,那都是胜利者写的。要是希特勒战胜了,历史教科书上,正义照样是存在,只不过换成轴心国罢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