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投资(一) -- 陈经

共:💬844 🌺5324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大投资(三)

大投资为什么会成为时代特征,又如何成了崩溃论的主打?

在胡温第一届任期的时候,中国是比较低调的。投资占GDP比重虽然高,由于当时GDP不高,和现在印度的规模差不多,投资总额不算大。那时舆论对投资占比就有相当多的讨论,说不正常,要扩大消费。但这些讨论并不激烈,流行的崩溃论没有说投资问题的,入世产业崩溃、资本外逃等等,说法比较杂。现在国内外的崩溃论都收敛到“大投资不可持续”这个焦点了。

直到这时的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多少有些靠天吃饭的意思,标志性产物是“开发区”。

全国各地一度近7000个开发区,4万平方公里。招商引资,资金、技术、市场都靠外面,发展办法和第三世界穷国差不多,基建配套好些。外资一年几百亿美元不算少,但开发区实在太多,各地一分毛都不剩,争抢十分激烈。总体来说成功的少,失败的多,需要治理整顿。2007年清理到剩1500多个,一万平方公里。

那时有批评开发区占用农田荒置的,没有说开发区投资太多受不了的。所以是国土资源部来清理,不是发改委财政部。一般一个市所有开发区基建投资一年也就十多亿到几十亿,全国加起来是万亿规模,不算高。投资额如果上去了,还是大好事,说明引来企业了。就是招不来,投资才上不去。

这种靠天吃饭的开发区算啥?快速三通一平,虽然在世界上算绝活,在中国不算啥,谁都会。圈一大块地清一下,建筑稀少,大片荒着,机会主义搂草打兔子。也正因为花不了太多钱,所以闹出近7000个开发区。

当然也有不少很成功的开发区,基数大总会出不少成功的,国家级的就有100多个。就算不成功,或多或少总有些成绩,在穷国看来就不得了。加在一起,在发达国家看来都算特大的事,能够改变全球经济。中国的事经常这样,说起来是各种毛病,失败典型到处都是,宏观上却不得了。一说中国研发就是抄抄抄差差差,到处瞎搞也闹出不小动静,基数大。穷国看着就是“中国真发达”,一般的发达国家不在话下,需要老牌帝国主义大牛公司群体出动镇压才服气,继续自我批评。

但中国这么大,要大发展,靠开发区这招行么?或者说靠“招商引资”行么?

对中央政府,是可以的,日子好过了非常多,产业升级口号叫得震天响,实际是自我吹嘘。对一些东部沿海地方政府,也可以,产业聚集了,搞出了大名堂。一小块开发区,搞好了真的能创造特大奇迹,可以说没有尽头。出一个大牛公司就可以往千亿上想,一个硅谷顶一个大国。这条路的障碍就是技术创新,外国人说得是有道理。一个公司一个楼,想创造超级产值唯一的办法就是搞技术。

但广大中西部地区,就不太行了,招商引资条件相对差。甚至东部地区大部分地方政府,也不行,做大的开发区不多。不是说当地干部不努力,是有这样的因素。努力也就那样,考公务员名额有限。大家都去考,都搞开发区。最后就是,“人生的道路啊,为啥这么窄”。一个国家,厉害的开发区根本不用多,也多不起来。带动搞出城市带,有一个就是发达国家,有两个就是超级大国,三个只能指望未来的中国。

而且这条路往下走,要靠技术创新。这个理念现在成“经济正确”了,其实从统计意义上来说,是条风险极大的死路。胡吹技术创新是“光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不是那块料的还不如一开始就放弃希望。国家层面上大搞技术创新,是靠本钱大亏得起有研发基础,需要很多条件。对个人、对公司完全不是这回事,绝大多数混在江湖的都不是靠技术创新。人家说不定靠的是抄,还抄得挺成功。国家层面要“自主创新”,可这么要求个人与公司就不对了,要看具体情况。

其实一般人隐约也知道这个道理,口头上崇拜技术,有几个人去看技术书?大行其道的是“成功学”。李开复的技术书有谁看过?职场成功学到是炒出了很大动静。

经济学理论,有时看上去就是“成功学”。因为“成功”了,所以老子可以出书,一堆人崇拜地看。一伙西方人就研究经济理论,因为西方经济发达了,所以就装腔作势搞几个学派,自己都信了。真正发展经济的“技术”,肯定是有,但不是经济学家说的那一套。和工业技术一样,也是一堆树状的“know-how”。现在搞经济学的人,理论说起来都是一套套的,很多人最基本的“know-how”估计都不懂。哪个经济学家知道怎么搞拆迁?

(待续)

通宝推:山海马甲,云起,霍去病,黄世仁,廖石,脑袋,关中农民,浣花岛主,all4fun,铁手,幸福的一家妖怪,五角星帽子,xiaobailong,梓童,找北,为什么不可以,Leono1,tt086071,★kg90,范进中举,天地外流江,贼不走空,terron,夜郎国主,莫飞,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