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过去的龙年看未来的中国(连载) -- diamond

共:💬1615 🌺32110 🌵17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感谢兄台给出的资料,棒子也不过如此么。

顺便发现了这个不错的网址:www.icourses.cn,有很多专业的公开课程,令人大开眼界。从头到尾听了一遍万元熙院士的课,没有听到棒子领先TG的说法,在介绍他们的KSTAR的时候,万院士的原话是:

从外观来讲,(韩国的KSTAR)比我们的EAST更漂亮,他们的工艺水平比我们高,某些性能指标设计参数比我们高一些,他们现在做的实验也不错。

在这种场合介绍别人的时候,总是要说人家的优点和特色么。对于韩国,万院士说的是“漂亮”“工艺”和“某些设计参数”比我们高,如此而已,看了能提取的优点也就这些了,呵呵。

至于棒子的东西,就是那个KSTAR,查了一些资料,从2008年开始运行,2012年达到的指标是:5千万度、17秒,没有提到等离子体的类型和质量,也看不出比EAST强的地方,嘿嘿。这也难怪,以他们的人口数量、工业广度、科技积累和经济实力,能做点东西已经很不错了,怎可与TG相提并论。

顺便说说中国自己开发核聚变的路线图。目前的状态是,核聚变发电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已经得到验证,正在向商业应用的目标前进。而TG一贯的作风是,在国际上积极参与,自己家里另搞一摊,结果往往是国际上的黄了、自己家的成了,比如伽利略和北斗。中国除了参加国际ITER和已有的EAST,正在规划自己的下一代聚变装置,有两条可能的路线,一是先建立工程示范堆,然后是商业聚变电站;二是和ITER并行的工程试验聚变堆,积累经验后在上商业堆。看来后一个为首选方案,中国的下一代聚变堆和ITER的不同之处在于:

1,目标功率50-200MW,比ITER的400MW更现实

2,连续运行时间大于50%,而ITER只有4%

3,在包层引入裂变反应,以持续提供氚作为燃料,使反应可以自持进行

如果这些能按计划实现,正如过去TG的计划一向按时间节点完成的那样,中国自己的新一代聚变堆将于2016年开建、2030年投入运行。同时,要是ITER和伽利略计划一样拖拖拉拉、相互扯皮的话,而这是几乎是一定的,因为领头的是欧盟,里面还有印度承建的单元,中国将领先世界进入核聚变时代。

通宝推:pattern,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