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学者到骂错大街:何新二十年间的变化。 -- 飞鸣镝

共:💬14 🌺3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评价一个学者要看他最强的地方

何新也许是寂寞或不甘寂寞了,但我觉得他还是担得起学者这个名头的。

何新在学术上是野路子,不过这造就了他博而不专、通而不透的“学术路线”的同时,也确实让他具有旁人不具备的优势:敢于打破框框,什么都敢说,尤其是某些问题上敢于直面学术圈的教条和门户之见,阐述的东西相当有力度。

何新最“神”的那段应该是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市场转轨那会儿。那正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进入中国“最好的几年”。托苏东剧变和八平方的福,这玩意儿的底很快被掀开了。于是何新就成了“神算大师”,他的名头也算是从那时起真正站住了。

李泽厚当年在《浮生论学》里评价国内的年轻学人,说何新是“最聪明的”,“可以说是绝顶聪明”。不过其他地方就没什么好话了,据说何跟他因为这本书还闹过不愉快。总的来说,2003年之前的何新是真的很不错,言辞犀利,观点振聋发聩,《思考》、《新国家主义经济学》都是好书。

不过从那时起何的思想就渐渐跟不上趟了,因为中国崛起已经是不可遏制的事实,而何新那套建立在冷战基础上的大国博弈战略思维和政治经济观点也越来越乏力了。所以他最后找到了“共济会”来作为其理论体系的“最终BOSS”实在是没办法,无奈之举。不过,时至今日放眼全球,又有几个专家学者真正解释清楚了中国崛起这经天纬地的巨变呢?所以苛求何新其实是不必要的。

何新的起落说明了两点,一是以专业细分为特点的现代科学体系难以造就通才。即使何新这样“绝顶聪明”的人才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做到“通”,二是无论专家还是普通人,都是需要一个“解释体系”的,哪怕是宗教,不然思想就无着无落,人就容易滑向不可控。所以,变的确实不仅是何新一个人。思想家,有时候只是大众的镜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