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港人的心态,是大陆60-70年代的镜子啊 -- 范进中举

共:💬17 🌺14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港人的心态,是大陆60-70年代的镜子啊

港人写的《我们这一代香港人》,那种赚快钱,婴儿潮一代等等活脱脱是大陆60-70一代的影子,大陆在2003之后也是股票、地产一路绝尘,大陆的土地政策其实也是学的香港。2003开始的招拍挂和持续10年的调控,控制土地供应和香港的勾地制度一样的,香港是我们老师啊。香港现在的两极分化和没有方向也是我们现在的困境。香港被几大地产家族垄断的地产恶果,金融党、地产党造成的高价值、低就业,以及余毒所在的广东乡村遍地黑社会,都是恶果。如果继续,我们没有港人的资本。

是该反省,中价值 中就业之路了,笑贫快钱的镀金时代要坚决翻过去。重建共识。

外链出处

这篇文章打动我的是,港人那一代和我们60-70一代,甚至说80一代好像,尤其是教育上面,应试教育,请看这一段

我的学校当时是怎样的呢?是一条以考试为目标的生产线。我这代人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考完试后就会把学过的内容给丢了。这对香港一代成功人士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可以很快很聪明地学很多东西,但转变也很快,过后即丢,而且学什么、做什么是无所谓的,只要按游戏规则把分数拿到就行。

实际上我们大陆现在的人为什么那么功利,这种心态从小时候教育就开始了,我们只关心分数,不关心知识。在紧张的十二年拼杀之后,这种学习心态一直延续到大学,结果是大学一下子放羊,没人管理。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心态尤其是大学扩招之前,简直是潜意识刻下了,就是我们关系标准答案,不关心其他,到社会上面就是只关心直接的看得见的利益得失,现在就物化为钱和权。

应试教育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和全民教育的制度是有合理性的,不过现在大学在扩招15年后依然在体制的惯性下面,在社会的大影响下面前进,结果是很多很多学生上了大学就迷失了,然后也不知道要学什么怎么学,当然老师自己也是糊涂的,脑子里给各种评奖职称课题塞住,哪里有一滴滴时间放在到底应该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上面?

应试教育在扩招之后已经从精英选拔过渡到工厂的流水化作业,打造的是一批批或者合格不合格的产品,是培养急速工业化体系中的螺丝钉。

------------------------------

对于这30年的改开,原始资本主义的镀金时代,是笑贫不笑娼的时代,惊讶的发现我们的很多政府做法居然是抄的香港的,最大的就是房地产业。香港搞勾地制度,他们的土地也是有年限的,我们也一样。看来我们真是善于学习的民族。

很有意思的是,东亚民族尤其是儒家文化圈的都超级喜欢房地产,所以日本、台湾、香港、韩国几乎都经历了外贸爆发、房地产、股票爆发的泡沫经济破灭的过程。

我们经历的2008之前几乎一样,之所以没有感觉那么惨,可能和我们体量大,耐操有关系吧。

各位见仁见智吧,建议看看这本书

通宝推:上好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