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抛个砖,胡侃一下大型弹道导弹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 constant

共:💬1454 🌺9773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来粗略计算一下弹道导弹打航母兼分析

与Constant兄有一点假设不同:我假定导弹发射后在太空处于可通讯、姿态可控状态。大约4分钟热障期间失去通讯,随即在大气层内又建立通讯。

热障4分钟,0.5--1分钟用于重新建立通讯,共4.5--5分钟。

美核动力航母30节高速走直线,5分钟航程30*1.852*5/60=4.63公里。

美核动力航母18节常规速度走之字路线,4.5分钟航程18*1.852*4.5/60*75%=1.88公里。

所以热障期间航母可行进的距离,正常约在1.88公里,最远也不过4.63公里。如果航母可以任意全速转向,理论上热障后航母处于一个最大半径在4.63公里的圆圈之内。

但是,10万吨的航母是不能瞬间全速掉头行驶的。航母的可能分布区域大概类似一个椭圆,继续直线行驶最远,掉头180度最近,左转右转居于两者之间。

航母热障前位置是椭圆的左焦点(如用极坐标方程ρ=ep/(1-ecosθ)描述,该位置是极坐标的原点)。左焦点直线行驶到椭圆上最远点距离为4.63,此点越过了右焦点。即:椭圆左焦点右焦点之间距离绝对小于4.63公里。为方便起见,假设为4公里。

用1枚弹道导弹描在两焦点中间位置,那么在航母最高速行驶并转变航线情况下,弹道导弹只需修正2公里就可以有很大概率干掉航母。

如果2枚导弹,一枚描一个焦点,......如果4枚导弹、8枚导弹.......

老兄说

50公里的高度行程内调整18公里切向姿态,这属于超搞难度飞行控制

基于上述计算,只需调整姿态2公里,而不是18公里。

上述计算其实说明,弹道导弹打航母关键不在于导弹姿态修正,而在于对美国航母的位置实时准确跟踪。追踪水平越高,那么对导弹的姿态控制要求就大大降低。所以我军某团队拿了一个令人艳羡的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课题就是"掌握19只大型船全球动向”。这说明我们军队还是有明白人,宝贵的资金并没有花费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上。

中国远程侦测体系(各型农业卫星、远程无人侦察机、长波雷达、预警机、潜艇、渔船.....)已初步形成,并在天链卫星中继下,可以实现数据链实时传输敌人位置、航向传递给弹道导弹。今天是DF21D,明天就是DF31D,JL1D,JL2D,弹道导弹的战术价值是无可非议的。

但是DF21D、DF31D等等,最大的弊端是可能引发战略误判。你把弹道导弹打到日本、关岛,打到澳洲、美国,谁知道你打的是常规弹头不是核弹头?你能保证对方不发动核反击?

美国曾在巡航导弹上也遇到这样的难题。美国的解决思路是,不在巡航导弹加一个核弹头,虽然巡航导弹也是完全可以用于运载核弹头的。

这样来看,弹道导弹打航母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利器,是兔子急了也咬人的尖牙。一只手按动DF21D按钮打美国航母,另一只手就只能准备按DF31核导弹按钮了。当然,打打日本的大型船只,美国粑粑大概不会急于误判的。

但在另外一方面,在建设弹道导弹打航母过程中形成的全球实时战略侦察能力,则是无价之宝,没有它,你就揭不开超级大锅的锅盖。虽然,现在我们只是拿它看看澳洲的山火,以及让美女在太空讲50分钟科普课之类的人畜无害的小白兔级别的应用。

通宝推:红军迷,德里克,夜郎国主,王铁墩,沾花富翁,唐家山,jboyin,青木堂主,桥上,慧诚,浣花岛主,二锅头上品风度,发了胖的罗密欧,constant,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