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鲁西南国军地方武装抗战人物庞汝昌纪略(四) -- 小伙子学飞翔

共:💬30 🌺13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鲁西南国军地方武装抗战人物庞汝昌纪略(四)

十、追忆忠烈

建国后,庞家被划成地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历次运动中,庞家都是被冲击的对象。

每次批斗地富反坏右的时候,庞如昌的老父、遗孀、长子都被带上,经常被戴高帽子、游街、开批斗会,那时庞念普都80多岁了,还挨批斗。而庞汝昌的孙子读书时成绩非常好,但多次被赶回家里,勉强上到7年级。

但是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称,大家对庞汝昌的事迹及为人都是清楚的,所以真正参与斗争的,只有极个别的不明真相的村民,大多数人都对庞家都很友善。

其实,对于庞汝昌的历史定位可以说什么也没明确。仅仅因为他抗战时属于国民党阵营,所以那些长期的左的思潮,让他们的后人蒙羞,甚至不愿,也不敢提及先辈的抗战业绩,不能不说是另一种历史的悲哀吧。

据庞汝昌的后人介绍,庞的老父庞念普老人一生为自己共打了三口棺材,但每次都被人掠走。因为那时,作为专政对象,一个辛苦一生的垂暮老人,一个曾经浴血抗战的烈士之父,连这最基本、最朴素的愿望,对于一些极左群众,也是不能允许的。最终,老人死后,也没有用上棺木入土。

但老人乐观长寿,即使受到这样的迫害,仍然坚强豁达地生活,直至活到96岁,并且耳不聋,眼不花。

还有那块地方人士赠送的扬名匾,长期保存在庞汝昌长子家中。文革期间,曾祖父庞念普怕会惹出是非,就用刨子刮掉了字迹,做了桌面。现在观之,匾额已经面目全非,只能隐约看到“一方保障”四个字的痕迹,因为太深没有全部刮掉。

另外,庞汝昌生前的好多照片,也因怕在各种运动中给家人带来灾祸,建国后,被其长子全部销毁。庞的后人至今记得,其中一张照片上,庞汝昌端坐中间,左右各有四名剽悍的护兵,皆手持长枪,肩上斜跨匣子枪,一个个煞是英武威猛。

庞被害三十多年后,因成分不好,庞家孙辈娶妻也受到影响。一次,杨永奇给杨云鹤介绍庞家 ,杨一听是庞家后人,马上做主,把孙女嫁给了庞家。

据庞汝昌之孙小庞回忆,1980年,曾见过其爷爷的部下杨永奇和杨云鹤老人,当年自己的堂兄还没与杨家孙女结婚,但老人们看到他,回忆起几十年前的故友庞汝昌,一个个老泪纵横,感叹不已。

在饱经苦难的鲁西南盐碱地上,几十年的时光已缓缓流过,但是旧日的部属对庞团长的感情仍深沉至此,庞生前的为人可见一斑。

小庞至今记得,那时杨云鹤老人家的土屋墙上,还存有斑斑驳驳、深深浅浅的弹痕和火烧过的或褐或黑的痕迹,他说:这都是日本人烧的!

由此也勾起了老人们的遥远的思绪,随即杨永奇老人又向他讲述起当年庞团长领着他打鬼子的惊心动魄的故事,那神情,那激动,那专注,仿佛又回到了刀光剑影、浴血拼搏的沙场。

为了不忘先辈英名事迹,小庞说,在90年他曾写过一段家史,是根据其村一个本家老人庞汝文(已去世)回忆写成的,老人曾跟着庞团长干过通信员。

遗憾的是,这篇稿子不慎遗失,很多有关爷爷抗战的事迹,也可能随之永远泯灭于历史长河之中。

如今,根据定陶县志记载,庞汝昌属于爱国人士。

可以说,定陶县志这个关于庞如昌的定性应该是中肯的。在庞团长遇害几十年后,能得到定陶县志的肯定,这对于后人也应该是一个迟到的安慰。

回顾那血与火交融的岁月,像庞汝昌团长一样,许许多多的鲁西南英豪们,为了救亡图存,不当亡国奴,他们毅然决然,放下锄头,放弃田园庐舍,拿起刀枪,走向了抗敌的疆场,用他们的忠诚,以及他们的血肉之躯,书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抗争史,虽说他们的事迹或许在逐渐湮没尘封,但在五千年流动不息的中华长河中,将永远折射着他们热血映照的绯红的光。

注:王复亭建国后因言获罪,被打成了右派,在成武县从事教育工作,曾任汶上集学校校长。

通宝推:李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