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一声叹息——评《津秦高铁首发奇遇记》 -- 忘情

共:💬39 🌺349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 一声叹息——评《津秦高铁首发奇遇记》

又有网友给我发了个纸条,给了我个链接,希望我能点评一下《津秦高铁首发奇遇记》。我看完后,怎么说呢,心里真是五味杂陈。首先声明,我的回复只代表本人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部门和组织。所谓回应,那是北京铁路局宣传部甚至是铁总该做的,而且也只有他们能做的。

下面,我按原文作者陈述的顺序,简要地逐一点评一下吧。

看得出来,作者是经常坐车的牛人。牛到没有票,理不直却气壮,而且气壮到能闯贵宾厅的牛人,令我着实佩服。

G420次无天津西到天津的短途票出售,具体原因我也说不好。但我要说的是,铁路售票已经网络化了,只要客运计划批复了,个人是无法更改系统内设置的,这个权限在铁总。春运时铁总控制超员率,哪怕是旅客再强烈要求,车站也干瞪眼,因为系统里就只给出这么多无座票,想多卖都不行。天津西到天津,只有区区五公里,为何在津秦高铁通车当天无此短途票卖,个人猜想可能与此趟车有大批媒体采访有关。像津秦高铁通车这等大事,无论是企业还是沿线各级政府部门,想要宣传一下,这都应该可以理解吧?按我个人的意思,这和旅客购票乘车是件两不耽误的事。但在实际操作时,可能会有人觉得应该有一个舒适的采访空间,可能会向有关方面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试想,如果是一列爆满甚至超员的列车,平面媒体还好说,你让电视台的机位往哪儿架呢?人挤得前胸贴后背,你让出镜记者怎么干活呢?但是,如果列车上连一个旅客都没有,媒体记者也没有办法干活。所以,既然邀请了大批媒体前来采访,事先就有一个互相沟通协调的策划会。甚至可能因为经常这么做,所以会形成某种默契和惯例,那就是控制旅客总数。长途的旅客,铁路部门可是舍不得放弃,因为铁路部门的经营压力很大,任谁都舍不得的。权衡之下,能暂时割舍的,也就只有短途旅客了。请注意,我再声明一次,我这只是个人猜想,不代表任何一级组织。

原文作者说“大量媒体人员佩戴北京铁路局颁发的记者证无票进站,检票口铁路工作人员压根不查验媒体人员的身份证和乘车凭据。而对普通旅客,身份证和车票是一丝不苟地查验的。”首先纠正一点,媒体人员佩戴的应该是采访证,北京铁路局再牛,也不至于拥有新闻出版部署的权利来核发记者证。而原文作者使用了“乘车凭据”这个词,而不是“车票”,我觉得非常好。因为北京铁路局发的采访证,就是当天媒体人员的乘车凭据。

当然,按理来说,媒体人员没有购票上车,就不是旅客了。而是铁路部门因工作需要邀请来的。这么做对不对?我个人其实是很反感的,觉得这是在惯媒体的坏毛病。但是,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有一系列约定俗成的做法,你非要特立独行的话,会被视为“不懂事”、“不识相”。更何况你是有求于人。我本人是个愤青,但有时我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宣传部门负责人,我会在邀请媒体来体验采访时还不忘告之——别忘了,上车买票呀!我真会这样做吗?我想了很久,觉得如果我不是宣传部门的总负责,我恐怕还真是惹不起这事。诚然,要求上车买票这事很占理,但放在中国社会现状下看,人家媒体觉得我给你来报正面,已经是赏脸捧场了,你还这么不通人情,不识相,好呀,我不好说啥,但我心里堵上了。只要下回让我逮着机会,看我怎么报复你。当然,这些话人家也不会明说,彼此心照不宣而已。如果真是这样,如果我本人不是宣传部门的总负责人,那么我的上级肯定会认为我非常不懂得,而且也不适合与媒体打交道,更谈不上如何与媒体搞好关系了。那么,上级肯定不会让我负责这事,我的想法做法也一样都实施不了。所以呀,身在体制内,有时候还是会身不由已的。

原文作者所说的一位老师低声下气就差声泪俱下肯求持别趟车的车票改乘本趟车。按照规定,那是要在开车前改签的。而既然改签,就应该到窗口去,站台上是没有改签业务也不具备实施这种业务的硬件条件。如果确实时间上来不及,也要和列车长商量,得到列车长的允许。这一点上,站台上的客运员做的没错。而既然是商量,就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这是在正常合理的范围内。难不成列车长只能照单接受而不能拒绝?如果是这样,那就不叫商量,而是下命令了。具体到这件事,我认为列车长处理得不够灵活,但从制度上却抓不到她的错。

我以前就多次说过,旅客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自己就是人民,自己的要求没有被满足,就是人民的要求没有被满足,就是不为人民服务。所有的旅客都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是没有错误的,是没有过失的,自己的要求是天经地义。像原文作者这样的,给自己找了一堆借口,然后心安理得无票进站了,自己还洋洋得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许多人成天呼吁要法治,不要人治,要公平正义。在许多极度自私的人眼里,任何规章制度,规定如果不符合自己的利益,那就通通是不合理,不人性,不公平,不正义,然后以此为藉口,自己也肆无忌惮地破坏社会规则。

原文作者非常了解当今社会呀,知道会闹的孩子才有奶吃。从他个人角度,这叫维护和争取自己的权益,但放在社会的角度上来看呢,这对于推进法治和公平有助益吗?

对于那位被缠闹的副主任的做法,本人只能摇头了。列车长拒绝那位旅客上车,他固然不好强行把人往车上送。但是,他还是可以联系值班站长,让值班站长特事特办的。如果情况完全如原文作者所述,而没有隐去一些情节,那么可以认为副主任没有尽全力去帮旅客想办法。尤其是原文作者怂恿旅客强闯时,应对是非常不得体的。给外界的观感就是欺软怕硬。

至于原文作者说的《客规》尚未修改且中铁总及路局站段无权解释,那么我就奇怪了,难不成原文作者就有权解释吗?

原文作者所说的,“CRH动车组向来强调无打扰服务、为商务精英服务。”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但据我乘车经验,坐动车的还是以普通百姓为主,难不成我坐个动车就成商务精英了吗?

至于“铁路人员肆无忌惮的手机、手台通话,高频率的来回走动”,手台?对讲机吧?那是用以联系工作的。手机?哪有规定说铁路人员不能在车上用手机了?就连动姐,也只是一些车班自我加压,以接打手机可能会影响到服务旅客为由,不让本车班的动姐在动车运行期间用手机而已。但这只是车班里的自我加压,自我严格要求,可没任何一条规章明文规定需要这么做的。至于高频率地来回走动,你以为人家是没事闲得难受,有坐不坐,非得在车上散步吗?还不都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事吗?

原文作者文中对媒体的吐槽,我完全赞成。但他乘坐的只是从天津西到天津这区区五公里的区间,他把首发的,有大量媒体采访这一特殊时期的,而且只有短短几分钟之内的车上车下总总不尽如人意之处,放大而且推而广之,以此作为一个常态化的场景来批判,个人觉得至少是以偏概全了吧?我从来不认为铁路各方面工作做得都是完美的,但有一说一,是非黑白还是不要混为一潭地好。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铁路理应改进。有需要加强与旅客沟通的地方,以后自然要多加努力。但是,每天上千万人坐火车,既有动车,也有普通车,广大旅客们来评议评议,最近这十年,铁路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

另外提醒一下原文作者,不要以为冠以铁路二字的单位就一定是铁路上的,通号,铁三院等早就划出铁路了,他们不是铁路工作人员。另外,吃个饭就是商业贿赂?先不说你是否亲眼见到了人家那么多人是吃宴席还是吃盒饭吧,就算是吃个宴席,那各企业就别谈业务了。太过上纲上线了。再说了,认定是否构成商业贿赂,那是法院的权利。您呢,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上帝,也没谁授予您定罪的权限,所以,麻烦你在前面加上“我认为涉嫌”这五个字。

2013年12月3日

通宝推:喝点红茶上会网,野博,冰官儿,土八路,XemK,伊通河畔,端履门,Juventus,daharry,每周虎,回旋镖,酒杯里的忧郁,渡泸,二锅头上品风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