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小崔,崔永元 -- 淡山客

共:💬1022 🌺2532 🌵3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对反转派的理论还不清楚吧

我推荐你去看何美芸博士的

基因工程和基因修饰所依据的理论和推动力,来自分子生物学的假设 :“中心法则”,即生命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和指令,无一遗漏地记录在遗传物质DNA上(即脱氧核糖核酸)。每一个具体的遗传信息密码,都会被原样抄录到RNA上、再翻译成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将要表达一个特定的性状,例如可以耐受除草剂或者能抗虫。一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生命若果真如此简单,那么基因修饰技术将可做到完美无缺。不幸的是,这是一个过度简单化的假设,或者说是一种幻觉。

这个线性化、简单化的假设,即从DNA到RNA、再到生命的下游功能,是不符合事实的。在生命体中其实充满了复杂的“前馈”和“反馈”内部关联,生物体与环境在一切层面上都相互关联,生命过程中发生的改变会记录在RNA 和DNA上,并世代传递下去(见图1)。分子遗传学界早在1980年就提出了“流动的基因组”概念。正如范达娜所说,流动基因组概念,是属于讨论相互关联性的、量子层面上的生物学新范式。

生命的过程,是一切层面上的相互关联,而不是“控制”。控制的概念从属于中心法则那种的静态的、机械论的范式。

天然的基因修饰,是生命体自己的行动,人工的基因修饰,叫做“基因工程”。(表一)天然的基因修饰,精确且可预测,它总是在该发生的时候发生,在该出现的地方出现,不会损坏基因组,既能适应生命体的整体需求,又恰到好处地符合生命体与环境的关系。相反,人工基因修饰是粗暴的、不准确的,其后果既不可预计、也无法控制。人工构建的基因材料(转基因)相当于偷运和走私,它通常要借助被拆分了的致病细菌和病毒片段去侵染细胞,或者用基因枪、电击的方式,将外源的人工构造的遗传物质强制塞入宿主的细胞核。人工制造的遗传物质被胡乱塞进目标生物,可能任意插入到基因组上的某一点,在插入的过程中,还会对目标基因组产生震动和伤害。下一步基因工程强制外源基因的表达,通常会采用很强悍的启动子,而根本不理睬该生物体内部环境的要求。

外链出处

如果你想从理论层面反驳反转派,请多了解了解他们的理论再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