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纪念毛泽东 -- ccceee

共:💬418 🌺5229 🌵12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安徽一个省搞包产到户搞了两次也是试点,结果可没吹得那么好

话说回来,一刀切、大呼隆是历史恶习了

合作化时期,胡服286等不分青红皂白就搞大社,万人大社到一县一社,越大越好就共产主义了;改革时期,也是一刀切就分田;现在硕果仅存的几个没分田的大寨,华西村,南街村比绝大多数分田的地方好得多。国退民进卖国企也是一刀切的就卖;这几年搞房地产也是一窝蜂地搞,真不知道那些鬼城以后谁去住。批主席是方便,就是马列主义的手电筒也照照自己就好了。

建国前三十年的工业化目标很明确,就是建立一个足以保卫国家的工业体系,见识过抗美援朝,就知道当年为什么这么痴迷于大炼钢铁了。四三方案是花了大代价输出革命的结果,这可不是美国人的恩赐啊。

至于化肥,谁说TG不重视了?农业八字宪法里面说得很清楚。又不是不搞。四三方案那种大型化肥生产设备的技术难度还真不小,建国以来基本上都是在搞小型化肥厂,我们的底子可只有6000吨一年呐。。。。贴个建国以来的化肥产量的数据吧,几乎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

年份 化肥

(万吨)

1949 0.6

1950 1.5

1951 2.8

1952 3.9

1953 5

1954 6.7

1955 7.9

1956 11.1

1957 15.1

1958 19.4

1959 26.6

1960 40.5

1961 29.7

1962 46.4

1963 64.8

1964 100.8

1965 172.6

1966 240.9

1967 164.1

1968 110.9

1969 174.9

1970 243.5

1971 299.4

1972 370.1

1973 459.2

1974 422.2

1975 524.7

1976 524.4

1977 723.8

1978 869.3

当年靠剪刀差也是没办法,陈云说得很明白,是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

一大二公这种极左的做法自然要纠偏,问题是纠偏就要纠到包产到户这样的最右边吗?政策又不是二极管,不是最左就是最右。三级所有,以队为基础不也是纠偏吗?从统计数据来看,效果也不差。改开三十年,包产到户导致七站八所解体,个体的农民在市场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谷贱伤农一再发生。遇到自然灾害,一点自救能力都没有。现在有良种,化肥,前三十年的水利设施这样好的条件,还搞得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李昌平的三农问题又不是说说看的。还好有打工来补充农民收入。

但是这些条件在60年代根本不具备。那时候搞包产到户,真能解决农业问题吗?

通宝推:李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