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瞎侃吊丝这个流行词( 仅供18+讨论) -- 脑袋

共:💬17 🌺72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瞎侃吊丝这个流行词( 仅供18+讨论)

流行的词汇“吊丝”给人感觉太恶俗了。很难相信有人这么称呼自己,还洋洋得意。就算是自嘲,也显得太过份了。后来又看到媒体一提到日本那些av女优,后面加个老师这个崇高的词汇。心头不禁哀叹我们的媒体用词没有底线,我们这个文明国度难道也要步日本后尘,成为一个不知羞耻的国家吗?

今天看了一个有意思的微电影。[FLASH]http://www.youtube.com/v/neEX5TGVNF8&feature=youtu.be[/FLASH]

看完这个微电影,我觉得自己好像有点理解了这个词背后的涵义。我想谈谈自己的解读,虽然有可能是过度解读,和它最初产生时语境不一样了。但我想这些解读才是它为什么这么现在被广泛接受的原因。这个词某些部分的意思,触及了使用者的内心,得到了他们的认同,所以听到这个词后,用来自嘲,不管当初这个词是怎么产生,用来指代什么。

1. 社会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

吊丝这个东西是处在最敏感最刺激的场所,但所有的敏感刺激都与它没有关系。享受的,被关注感受的是附近的某种东西。在这个资讯发达的社会,最卑微的草民也能接触到许多以前该是宫廷黑幕之后的富丽和肮脏,也能看到许多大美女一丝不挂的春光。这个社会对他们来说,没有以前草民对高富帅和白富美的的敬畏和神秘,他们是近距离的观赏者,但不是参与者,就象吊丝一样。所以以前的草民表达不出这个时代的特色,吊丝表达出这种近距离感和旁观感。

2. 性压抑

无需讳言,吊这个词的性暗示。吊丝有性的涵义,却无性的功能。吊丝指代的人群,属于结婚困难,甚至找女朋友都困难的人群。吊丝这个词表达出了渴望性,却又没有性享受的压抑感。

与这个涵义可以一起理解的是媒体中一再用老师称呼日本的av演员这个现象。影片中,背景音有一段时间全市各种国家中发生的各种烂事的新闻,然后提到,看电视只是副业,网上观赏仓老师才是主业。说明他们关心许多事,但最关心的还是自己性 事解决问题。但目前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av片。鼠标一点,仓老师就开始脱丁字裤。免费、确定而且方便的解决方案。找女朋友,不太现实;微信约炮,常常遇到作生意的,没有一次成功。仓井空这帮日本av演员,就是他们的解决方法。日久天长,难免会对这几个熟悉的演员产生亲切感,产生了亲切感,就需要为她们正名。同时冠与她们老师的称号,也把自己只有通过观看av片来解决性问题的羞耻感降低。因为抬高了av片的身价,也就抬高了自己行为的档次。这是在学习嘛。我不是在看a片,是在研究仓老师的教学演示。网上宣称仓井空不仅会脱丁字裤,还特别懂男人,所以我们称她为老师,这个说法受到了大家的接受和追捧。实质上,是吊丝们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看a片的理由。有的理由不仅是用来骗别人,也用来骗自己的。追捧的人多,说明吊丝数量的庞大,性压抑的人群也是十分庞大。

我们国家是不是应该把卖淫产业合法化。这样这个产业不会被黑社会经营,就不会有超额利润,价格会下降,广大吊丝就多了个仓老师之外的解决方案。还可以避免性病的蔓延,因为合法经营的企业可以有正规的医疗检测程序。

3. 卑微下贱的草民

吊丝处在的位置是人的羞耻区域,可以引出卑贱下流的意思。丝的形状在自然界中和草类似,常因为其数量众多和卑微,来指代小民。合在一起,就成了卑微下贱的小草。这是一个污名式的自嘲,是一种比草民更悲愤的自嘲。但情绪已经不激烈,到了认命阶段。草民还有一种对自己卑微处境不甘的愤怒,有一定的自尊在里面。我卑微,但我活在自己的大地上,我活在干净的自然中。但吊丝呢?活在污秽的地方,也没有自己的地盘,而且处在层层包裹中。用这个词指代自己,是对自己的形象和在社会中的位置非常不满了。一个数量稀少,却被高度关注,享受充分,是这个社会的白富美、高富帅。另一边,数量众多,默默无闻,只有享受事件的近距离旁观资格,那是一种煎熬。吊丝充分表达出吊和丝们待遇的差距感。

如果国家中有这么一大群人处在这么不满的情绪中,中国梦离我们就还远。从这个影片中分析一下这个不满的来源。相对吊丝,影片中另一个角色是他的羡慕对象,他的老同学,一个” 事业有成“的人。影片中是怎么来描画事业有成,也就是作为吊丝的主角认为能自我满足的状态?影片中的3个画面是,这个老同学开车,结婚照,和孩子玩。归结到一起,就是有房子车子老婆孩子,其实就是一个家。对于一个有工作的人,这是一个很合理的要求。

中国现在年轻人结婚难,难在需要结婚的物质条件太贵,难于准备齐全。许多欠发达国家,老百姓比中国更贫穷,赤贫到一无所有,但并不妨碍他们结婚成家,生一大堆孩子。她们认命自己属于这种赤贫的生活,她们的孩子也属于这种赤贫的生活。所以乐天知命地过下去了。但现代的许多中国年轻人拒绝在这样条件下结婚,非要等到车房齐全之后再考虑。我想可能是中国现在的百姓的平权思想深入人心。没有人认为自己天生比别人差,每个人都有权要过上正常的基本物质不匮乏的生活,特别是结婚后,要给自己孩子提供这种生活。如果没有,甚至不结婚;如果没有,对社会和自己很失望。这是一种很向上的,对后代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也是国家发展的巨大动力。一个没有配偶的男人为了求得配偶的动力是超乎寻常的。每个人过上基本物质不匮乏的生活,应该是中国梦的一个要素吧。这个追求在每个青年心中,没有被放弃,中国梦就有实现的一天。但现实是,房价越来越贵。许多就算有工作的年轻人靠自身,很难供起房子。他们处在一种没有家,渴望家,对自己,对社会不满,对前景有点绝望的状态。所以给自己定名吊丝。

这个微电影拍得很好,它把吊丝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感受都很真实地表达出来了。我突然能体会出一个人用这个词自嘲式地自我称呼所表达出的悲哀和绝望。想起今天使用这个词的庞大群体,他们中许多人估计也就是在跟风时髦,但不可否认,与片中主角一样境遇的人数量也不少。平权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对幸福的追求非常强烈和有力,我们在追求过程中自我发展,也带来了我们国家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创造了经济奇迹。国家的发展,也是每个民众的发展。如果有一天,大部分青年人发觉追求幸福不太可能,成为一个悲观绝望的吊丝,中国梦也就失败了。再进一步,这种不满发展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大家认命了,成为一个安贫乐道的印度顺民;要么这种不满就会发展成社会动荡,那时土豪和事业有成人的幸福生活也就都归零重来一次了。中国的历史传统来看,后一种居多。

通宝推:乡谊,履虎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