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中的植物 -- 桥上

共:💬207 🌺8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草12 载驰:蝱

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穉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高亨先生注:閟(bì必),闭也,指止息。陟(zhì至),登也。蝱(méng萌),一种药草,今称贝母。穉,同稚,幼稚。芃(péng蓬)芃,草木茂盛貌。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76)《鄘风载驰》)

这诗是春秋时许国一位国君夫人(许穆夫人)所作,她出身卫国,听说卫国遭了灾祸,一心想去救助,臣下不能理解她的心意,她就作了这首歌。

《左传》中记录“许穆夫人赋《载驰》”的背景如下:

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公与石祁子玦,与宁庄子矢,使守,曰:“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与夫人绣衣,曰:“听于二子!”渠孔御戎,子伯为右;黄夷前驱,孔婴齐殿。及狄人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卫侯不去其旗,是以甚败。狄人囚史华龙滑与礼孔,以逐卫人。二人曰:“我,大史也,实掌其祭。不先,国不可得也。”乃先之。至,则告守曰:“不可待也。”夜与国人出。狄入卫,遂从之,又败诸河。

初,惠公之即位也少,齐人使昭伯烝于宣姜,不可,强之。生齊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文公为卫之多患也,先适齐。及败,宋桓公逆诸河,宵济。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许穆夫人赋《载驰》。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归(kuì)公乘(chéng)马,祭服五称(chèn),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

(《闵二年传》(p 0265)(04020501)、(p 0266)(04020502))(034)

但是以上所谓作或赋,很可能是为一首原有的民歌另填了新词。不过既然是民歌,所以经过山丘就想起可以采贝母,经过田野就唱蓬勃生长的麦苗,这些都是民歌中常见的意象,甚至可能是保留了原歌中的原词。由于乐曲的结构是现成的,使用哪个意象往往取决于当时的情境以及需要押的韵脚。

不过,这歌中所写的“蝱”只是一个假借字,据《汉语大字典》蝱:

《诗鄘风载驰》:“陟彼阿丘,言采其蝱。”毛传:“蝱,贝母也。”陈奂传疏:“《淮南氾论》引《诗》作‘言采其莔’,《毛诗》作‘蝱’,假借字。《尔雅释草》:‘莔(méng),贝母。’”

所谓贝母,大都生长在比较高的山上,古代的人们认识这种植物的途径应主要是作为药材,所以“莔”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字,记录《载驰》的人可能想不起来了,就用当时的常用字“蝱”来代替。可能这也反映在当时贝母对一般人来说并非常见植物。

题外的话,“莔”这个字其实是比“囧”字更萌的一个字,比“囧”还多长出了几根奇怪的头发。

下面就摘抄一些《中国植物志》中对贝母属(Fritillaria L.)植物的一些介绍,并附上《中国植物图像库》中的一些图片:

贝母属约6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特别是地中海区域、北美洲和亚洲中部。我国产20种和2个变种,除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内蒙古、贵州(后两个省区可能有,但我们没有采到标本)外,其他省区均有分布,其中以四川(8种)和新疆(6种)种类最丰富。

药材“贝母”为本属植物的干燥鳞茎,在我国有悠久的使用历史。最早的记载当为汉代《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通常用于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有浙贝、川贝、炉贝、伊贝(生贝)和平贝之分。浙贝苦寒,多用于外感咳嗽;川贝苦甘微寒,多用于虚劳咳嗽;炉贝、伊贝、平贝通常均作川贝使用。关于药材品种的详细情况,可参考《植物分类学报》15卷2期(1977年)的“中药贝母名实考订”一文。

贝母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一般要4-5年时间。以浙贝为例,通常秋季种子下土后,次年春天发出一片针状的叶,叶枯萎后地下留有一个直径3-4毫米的鳞茎;第二年从小鳞茎发出1-2片披针形的叶子,鳞茎继续膨大,直径达7-8毫米;第三年一般能长出几片更大的基生叶,少数还有主茎,地下的鳞茎多为一个,少数为两个,直径可达1.5-1.8厘米;第四年一般都有主茎并具花蕾或能开花,但不结果,地下鳞茎萎烂,重新生成两个新鳞茎;第五年则大多数都能开花结果,地下生成的两个新鳞茎都比较大,可供药用。完全长成的鳞茎,通常在次年能发出两个主茎,地上部分枯萎后旧鳞茎也逐渐萎烂,留下两个新鳞茎。这个生长周期的长短,不同的种类以及随着生长环境的变化,是有差异的。但大多数种类都大致如此。群众把只具1-2片叶子的植株叫“一片草”或“双飘带”;有茎无花的叫“树儿子”;有花而不能结果的叫“气死花”;能结果的花叫“灯笼花”,果实叫“八挂锤”。这对于判断地下鳞茎的大小,掌握采收时期,是有重要意义的。

下面是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Fritillaria)中较常见的三个种,虽然其中川贝母名声最响,但从分布及生境的角度看,“言采其蝱”的“蝱”更可能是浙贝母:

川贝母“主要产西藏(南部至东部)、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海拔3200-4200米。也见于甘肃(南部)、青海、宁夏、陕西(秦岭)和山西(南部),海拔1800-3200米。(但后几个省的标本很少,花色与形态也略有区别,很可能是新的类型,必须进一步采集、研究。)通常生于林中、灌丛下、草地或河滩、山谷等湿地或岩缝中”。

浙贝母“产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湖南。生于海拔较低的山丘荫蔽处或竹林下。”但这个种当时的分布应该会再向北一些,且当时卫国周边多竹林,正有适于这个种的生境。

还有轮叶贝母,则“产河北北部(承德、东陵)、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博克图、喜桂嘉图)。生于海拔1400-1480米的山坡上”。

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川贝母,又称卷叶贝母。

——是药材“川贝”的主要来源之一。

据赵承嘏(中国生理学杂志7:41. 1933)研究,川贝含植物碱贝母素丙(Fritimine)。但他所谓的川贝,可能包括本种以及F.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暗紫贝母、F. przewalskii Maxim. ex Batal.——甘肃贝母等多种植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ritillaria maximowiczii Freyn——轮叶贝母,又称一轮贝母(中药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浙贝母,本种是药材“浙贝”的来源。国内浙江宁波专区有大量栽培,其他地区如江苏、湖南、湖北和四川等地也有少量栽培。

——据赵承、朱子清、纪育丰、陆仁荣等人(中国生理学杂志s:265. 1932;Journ. Amer. Chem. Soc. 58:1306. 1936及63:2936. 1941;化学学报21:227. 1955)的研究,鳞茎含植物碱贝母素甲(Peimine)和贝母素乙(Peiminine),其他一些研究还发现多种别的生物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另外还有天南星科(Araceae)犁头尖属(Typhonium)的Typhonium alpinum C. Y. Wu ex H. Li et al.——高山犁头尖,也称贝母(云南会泽),但估计并不是古人所称的“蝱”,形态上也不大一样:

同属天南星科(Araceae)犁头尖属(Typhonium)的常见种还有:

Typhonium divaricatum (L.) Decne.——犁头尖,又称:茨菇七、百步还原(云南思茅),金半夏(云南保山),野附子(云南楚雄),芋头七、打麻刺、小独脚莲、狗半夏、充半夏(云南),坡芋、小野芋、半夏、土半夏、生半夏、山半夏、野慈菇(广东),三角青(广东龙门),犁头七、田间半夏、芋叶半夏、山茨菇(广西),独角莲(四川、江西),耗子尾巴、鼠尾巴、白附子(四川),地金莲(湖南郴县)。

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独角莲(北京、河北、陕西),又称:滴水参、天南星(湖北鹤峰),野芋(湖北均县),白附子(四川、湖北),禹白附、牛奶白附(河北药材名),麦夫子(河南嵩县),疔毒豆(东北),麻芋子(甘肃),芋叶半夏(广西临桂),“罗玛吉节涧”(藏族语),鸡心白附(西藏)。

Typhonium omeiense H. Li——西南犁头尖,又称:半夏、鸡包谷(四川峨眉),红南星(四川沐川),野水芋(广西融水)。

Typhonium trifoliatum Wang et Lo ex H. Li et al.——三叶犁头尖,又称:代半夏(山西代县),范半夏(山西太谷范村)。

下面是犁头尖属几种植物的图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