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中的植物 -- 桥上

共:💬207 🌺8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可能那时鸡蛋就是好吃吧,另茜草很常见,根易得

茜草到处可见,随便挖点根就够煮鸡蛋的了(不象何首乌非得长到多大甚至成人形才有价值),但茜草根煮红的鸡蛋颜色不艳,是偏暗的红色。

下面这个本来打算回到楼主的菊科植物下面的,一起放在这里吧。

所谓某些地区的特色食品,有的就是添了点不同的植物。比如清明果子,就是用若干种菊科植物(楼主菊科介绍中若干图片中的都可以,需要预处理一下:新采回来的植物在开水中稍煮一下捞出备用)加刚蒸好的糯米饭打成面团(这是重体力活,植物的纤维在捣臼中靠人力用石头锤子捣烂,一般是3个人一起干上几个小时,比打糍粑还累),再用这样的面团擀成面皮包上豆沙或者萝卜丝,再上笼屉蒸熟,就是我们老家的清明果子。由于用了菊科植物,因此面皮是绿色的,又由于清明节前采集的菊科植物,那个时候发芽的植物还比较少,因此上坟必须拿这个果子给先人上贡告诉祖宗们子孙去给他们报青了(这个青应该理解为绿色),即开春了,植物发芽了,新的一轮生长季节到了。和糕点不同的一点是,清明果子一般不用箬叶,而是用一种特殊的木本植物的叶子铺几层垫在最下面再蒸,蒸出来的果子也用这些树叶隔开(糯米的容易粘),吃的时候也是连着这些树叶一起拿在手里。这种叶子是甜的,我爷爷到清明节前会到山里砍些这些枝条回来(长1-2m吧),用的时候大家一起摘下来。摘的时候小孩们会直接拿这种树叶吃着玩。到现在不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叶子卵圆形,长约2cm(这个估计真没有什么准,但叶子不大)。

又比如野生栀子花(野生的花小但更香)的果实,在我们当地叫黄栀,好像是中药。在包粽子或过年蒸糕前泡米的时候,加几个这种果实,米会被染成黄色,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如果是蒸糕,则米泡后要磨成米浆,果实也一起磨碎。除栀子花的果实外,我们当地还加黄豆杆(包括豆荚)烧的灰泡出来的水,再用这样的水来泡米。黄栀果实加豆荚灰水,混合后那种味道很独特,非常香。好像就我们那个人民公社的社员这么干,其他地方的粽子就没有这种味道,这可能就是各地有不同特色饮食的根源吧。现在商业化的粽子完全没有了这些内涵。

我们当地过去每家都会设法在田埂地头的某个角落中种上几株黄豆,绝对不让农药化肥沾边,收获后单独将这几株黄豆杆吊在家里的屋檐下某处,等到端午包粽子或过年蒸千人糕(千层糕,这2种内容一样但工艺有些差异,后者麻烦些)的时候取出几枝在干净的炉子中烧出灰来,再溶在水中,沉淀后去上面的清水用来泡米。

这种豆荚的灰泡出来的水还有一种用途,山里有一种叫豆腐柴的木本植物(是的,学名就叫豆腐柴)的叶子,含果胶的量很高,将叶子捣烂后挤出汁来,加上灰汁(含豆荚灰较多的水),豆腐柴中的果胶就会凝集成豆腐状,是浓绿色的,象豆腐一样做着吃,这种食品在江西福建浙江都有,但并没有太商业化,带很浓重的豆腐柴这种植物的味道。

这个楼的本来是探讨高雅文化的,生生地让我变成了吃,一下子变俗了。

通宝推: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