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赵括的常平 -- 文玉

共:💬78 🌺337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赵括的常平

纸上谈兵,耳熟能详的典故,而赵括其人,也一直被当做军事史上的笑柄和失败案例。然则赵括的长平究竟是如何,两千年蒙尘历史,许多事情都得知不真切。据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么就不妨翻开云雾,以史论事,信手涂鸦,且看是个什么摸样。

一、

若说长平,也许应该先说说长平之战的两个主角集团:秦、赵。话说这两国王族是打哪来的呢?

嬴姓先祖是少昊氏之后,蜚廉一族,以“善走”闻名,世代辅佐殷商,族中有恶来、季胜两兄弟。武王革命后,作为殷商近枝的嬴氏一祖衰落,恶来战死,季胜继承宗主。及至四世之后,造父在徐偃王作乱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而据《史记》记载,“自蜚廉生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别居赵。赵衰其后也。”后来,造父七世孙叔带去周如晋而事文侯,遂成为晋国贵族赵氏,下传赵衰、赵盾以及著名的“赵氏孤儿”。到赵襄子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与韩魏两家三分晋国,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便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秦人也是嬴姓赵氏之后,恶来一支的大骆之后,迁居关中为周王室养马,后大骆之子子非“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子非之子秦仲在与戎人的战争中有功,被封为大夫。周宣王六年,秦仲战死,其子赵其即位,便是秦庄公。到平王东迁,秦襄公护卫王室有功而被封为诸侯,并被许诺“戎无道,侵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原来长平巨战乃是同室操戈,交战双方竟是共祖同宗的兄弟之邦,不得不令人感叹历史实在是一个满怀黑色幽默的君。

虽说赵国是姓氏之源,但是论及成为一方诸侯的历史,秦国要比赵国更加久远,并且秦国在春秋时代便有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不过在穆公去世后的,晋国的百年称霸和对秦国的抑制导致秦国无法涉足中原,并且内乱频发,渐渐沦为西陲弱邦。直到孝公时代,经历了商鞅变法的秦国“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抬头崛起成。孝公去世后,继任者便堂而皇之地称起了王来,使秦国成为了又一个王国级诸侯。

再说赵国,自三家分晋,赵襄子开国封侯起,历经五代赵侯之后,赵国迎来了它的的第一位雄主——赵武灵王。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想必众人皆不陌生,而赵国的版图也是由他却定下来的。赵武灵王在位时期,曾干涉秦、燕的内政,一手扶起了秦昭王(长平之战的秦国国君,历史君再次幽默了一把)和燕昭王两位国君,吞中山,降服代北诸胡,并且在信都(今邢台)接受诸侯朝觐。但是辉煌一时的赵国也在武灵王退位之后发生内乱,让继任的惠文王折腾了好一段时间才将让赵国重新崛起。

二、

考究了一把前代渊源,可以来看看正题了。

经济实力和地理因素是战争不可忽视的要素,那么就先在这两点上推敲推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也是长平之战前十七年的战国形势图。这一年,秦赵两国进行了何谈,并互相交送了人质(秦始皇的老爹,后来的庄襄王异人也就是在这一年被送到赵国,开始了人质生涯)。此后十余年间秦赵并未发生较大的战争,可以假设这便是长平之战前的秦赵态势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按照《禹贡》的地理划分,秦国的核心国土是雍州,也就是关中平原,同时还占据了梁州(长江上游地区)的一大部分,而赵国的疆域这主要在冀州。根据《禹贡》的评价,梁州“厥土青黎,厥田惟 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厥贡璆、铁、银、镂、 砮磬、熊、罴、狐、狸、织皮”,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厥贡惟球、琳、琅玕”。也就是说梁州地方,农业产出是第七等,赋税收入水平大约是第八等,盛产各类矿物和动物制品;而雍州地方,农业产出是第一等,赋税收入为第六等,并且盛产珠宝。而赵国的冀州则是“厥土惟白壤, 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也就是能收到一等的赋税却只有五等的农业产出,没有被提及的特产。

两相对比就可以发现强秦强得很实在,雄赵却有些身小力亏的样子。何解?

首先,秦国独占雍州,拥有强大的农业基础。纵观地球三千年文明史,不论是农耕时代还是工业文明,能够强盛一时的大国无一例外都是农业强国,至少拥有十分发达的农业。究其原因,举一个最简单的说明,能养活的人口数量决定了所拥有的的劳动力数量。在关中平原支撑起的强大农业基础上,秦国还拥有四川盆地丰富的战略资源。各类矿藏木材自是不用说,丰富的动物制品同样不可忽视。有人可能会问,铜铁算是战略资源好理解,木材也勉强能够说得过去,动物制品算什么战略资源?可能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动物制品对于冷兵器时代的军工产业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以弓弩为例,弓弩的弓臂是以木材为主原料,不过弓弦、粘胶甚至是很多复合组件虽然在现代都是化工产品,但是在近现代化工产业出现之前,这些要害部位的原材料基本都是都是动物制品。坐拥丰富的原材料,秦国军工产业就有着先天的优势。

反观赵国就有那么点差强人意了,农业产出之比未被开发的梁州地方高出一等,也没有什么富有价值的特产品,这让国土面积上本就吃亏的赵国在经济实力上彻底被秦国超越。同时,人口方面,不论是数量还是素质,对于赵国的国家经济都没有什么裨益。首先对赵国的评价是“地薄人众”,粮食负担比较大;其次,由于耕地有限,居民也就需要往其他方面自谋出路,便养成了赵国人“民俗懁急,仰利机而食”、“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桑”的特点。相比于经历商鞅变法,社会运行有度有序的秦国,赵国的经济在硬件上落下风的情况下软实力也逊色不少。

说罢一点经济,再来看看地理。

长平之战是怎么打起来的?上党又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三、

根据秦相范睢的著名策略“远交近攻”,秦国从周赧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8年)开始,先后攻占了魏国的怀(河南焦作市武陟县)、温(河南焦作市温县)和韩国的陉、高平、少曲(三地接在河南济源境内)。六年之后的周赧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62年),秦军攻占韩国的野王(河南沁阳),彻底遮断了韩国黄河以北领土上党郡与本国的联系。

虽说韩国忝列战国七雄之一,却很难让人称之为“雄”。个人认为之所以韩国拿到了这个名号不过是因为灭亡太晚的缘故,而纵观整个战国时期,不论是传统强国齐、秦、楚,还是后起之秀赵、魏,都至少称霸一时,甚至是辽东微末之燕国也曾有过下齐七十余城的辉煌战绩。而韩国这个超级长命龙套基本上不是被人打就是被拉去站队充数,外交手腕着实不差,军队的战绩却乏善可陈。言归正传,却说韩国上下见国土被一分为二,便遣使入秦,欲割上党求和。而面对秦军凌厉的攻势,韩上党太守冯亭却并不希望秦军得到上党。他说:“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或许是为求自保,或许是为了把赵国这个一世之雄拉近下水来帮韩国挡枪背黑锅,冯亭献上党于赵。赵王欣然接受,并封冯亭为华阳君。不管是基于何种心态,反正赵国是一口吞了上党,于是秦军好几年的努力成了为赵国划出一块地来。

有观点指出,长平之战是一场赵国不应当打的战争,赵国君臣不应该贪图上党一郡之地而给秦国以开战的口实,实际上赵国君臣是为自己抱着“无故得一郡,受之便”的心态而捡便宜的行为付出了惨重代价而已。

说赵国人奸猾,这个观点笔者是赞同的。典型例子就是被后世推敲过好几遍的“完璧归赵”系列事件。蔺相如以一介内官门客之身,玩弄两国上下于鼓掌,剑走偏锋一朝发迹。从道理和外交的观点来看,“完璧归赵”可能远没有想象中的这么“光、伟、正”。明嘉靖年间,明“后七子”领袖人物王世贞曾写过一篇《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篇幅不长却气理磅礴,摘录全文如下: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然则赵取上党真的完全是贪小便宜的行为吗?在笔者看来,不尽然。

四、

首先,单就领土而言,一郡之地可着实不算是个小便宜。秦灭六国后,行郡县制,划国土为三十六郡,一郡之地能当天下三十六分之一。这个数字看似不大,但要是对于战国诸侯而论却实在称不上小。对于韩国而言,上党一郡的领土面积大约与韩国黄河以南的领土总和相当。即便是对于赵国而言,这一郡之地也要抵得上将近十分之一的国土了,而且上党的价值并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郡这么简单。

上党,大约是今天的山西长治市。《释名》中对上党的解释是:“党,所也,在山上其所高,故曰上党”,而上党的地理情况则与这个解释基本相同。上党的东面是太行山脉,西面是太岳山脉,向北直通晋中盆地,向南可直达黄河,上党这是这一条南北走廊的镇关之锁。由于山势环绕,上党实际上是一块群山之中的盆地,同时也是一个小型高原,海拔普遍在八百米以上,地势易守难攻。正是由于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征,上党便成为了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且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的说法。

据猜测,赵国对上党应该是觊觎已久,渴望之极的。为什么?因为上党可能是让赵国不但摆脱困难而且还能更上一层楼的钥匙,扭转赵国国情的关键,至少是扭转秦赵对峙态势的关键。秦赵两国的边界,大部分是吕梁山脉,若不想翻山越岭,大概只有两个方向可以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一是从北面绕过吕梁山脉,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上都一个圈子,这种大兜圈的作战模式恐怕未必比翻越吕梁山脉轻松。第二条路则是走太岳山和吕梁山之间的走廊,这里地势平缓且交通距离和地理距离都不算远。但不幸的是赵国占据了以晋阳为核心的晋中盆地,扼住了走廊的一头;而秦国当年又从魏惠王那里割来了河西七百里,掐住了走廊的另一头。于是这条走廊实际上就成了进取不足防守有余的路,不堪大用。在赵国没有获得上党之前,秦赵两国之所以能够保持十余年的和平,恐怕这个地理因素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当上党易主时,情况就完全改变了。

赵得上党,若进而取长平、开谷口,则东起温、怀西到野王的秦国新领土将有可能被挤压成长蛇之型,首尾难顾,嘴里的肉不得不重新吐出来。更严重的可能是,若赵军沿黄河而上扫荡攻略,则秦军有可能失去函谷关以东的全部战略先机。因为一旦赵国的势力扩张到洛阳附近,秦国河西之地的侧翼就有可能被威胁,并且晋西走廊对赵国便不再是鸡肋,而将可能成为夹击河西秦军的作战通道。然而取上党对于赵国而言却有一个不小的隐患,而这个隐患到后来也成为了影响长平之战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秦取上党,又将如何?那么原本就在过去七年中占尽便宜的秦国将拥有一举灭赵的机会。相比于从河西强攻晋阳,手握上党的秦军北可取晋阳、南可围邯郸,主动权尽在其手。况且有黄河水道之利,辎重转运和兵力投送的压力都将大大降低。

以一郡之地便可能改变河西攻守之态,进而扭转秦赵实力对比,甚至影响天下的格局和走向,上党实可谓必取之地。

五、

战争理由充分,没什么好说的,那就开打吧。

周赧王五十四年(公元前261年),秦军攻取韩国的缑氏和蔺,其位置大约是今天的河南登封以东地区。这一军事行动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为秦军黄河运输线构筑了二十公里以上的南岸缓冲地带,使秦国在去年攻取的土地不再是一个狭长的突出部,是为秦军收起拳头为北进上党蓄力。而反观赵国,在轻易获得上党要地的一整年之中却没有采取任何主动的军事行动,也未见有什么针对秦国的谋略或外交活动。不但如此,反而在唇齿邻邦遭受入侵使完全坐视不理,任由秦军巩固后方,这也为后来长平之战赵国全面溃败埋下了伏笔。

一年之后的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准备充分的秦军终于露出了獠牙,以左庶长王龁为总帅向上党发动进攻。赵军掩护上党居民内迁,并迅速进驻长平,不过赵国对战争准备不充分的恶果马上就显现了出来。四月,廉颇成为赵军总帅,赵军与秦军展开接触战。结果秦军的斥兵击破赵军,并斩杀了赵国裨将茹。两个月之后,在秦军的攻势下,赵军在长平西侧的两处堡城失守。到七月,在壁垒中坚守的赵军再度被秦军击破,赵军的西线防御工事被秦军占领,廉颇只能再度退却,固壁不战。

可以看到,开战的头四个月里,战争态势基本属于一面倒,经过“胡服骑射”改革之后战力彪悍的赵军基本算是被秦国人赶鸭子一样打来打去,手握上党的先手优势消失殆尽。这个时候,一个阴谋气息极重的谣言出现了:“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从阴谋论的角度来推断,在打了赵国一个措手不及之后,秦国人的胃口变大了。

没头没脑的推断,怎么解释?

有理由相信,只要秦国人愿意,一败再败的赵军很可能连自己现在的防线也守不住。但是秦国人并不仅仅想干掉老迈的廉颇,而是想断绝赵国在三十年后还能与秦国争锋的可能性。良才赵括,就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没看错,良才赵括。不是讽刺,而且个人认为用“良才”来评价赵括也就算的上是一种姿态谦逊的说法。

六、

一个成功的谣言的必要因素是足够的真实性,而秦国人的谣言,再配合当时赵国所面对的现实,很难让赵王不就范。看看那个谣言的内容,不难发现,“且降矣”是可以当做假话来看待的,“廉颇易与”则算是个半真不假的话。廉颇是什么人?赵之良将,赵惠文王十六年便被拜为上卿,于赵有攻城野战之大功,以勇气闻于诸侯。这个年八十还能吃下一斗米一斤肉的彪悍大叔对赵国的忠诚是无需怀疑的,也不是什么“易与”之辈。不过四个月来赵军损兵折将很容易让人觉得廉颇指挥不善,至少是不适合继续指挥赵军了,反正赵王是觉得比较不爽,于是做主让赵括替下了廉颇。

浏览了些许资料,并没有发现赵括在指挥长平之战前的参战经历记录。但是根据战国时期的情况,赵括很有可能跟随父亲赵奢参加过战争,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并未担任过方面主帅。不得不说赵括是一个很有才的年亲人,自幼学习兵法的他论及军事连身为国尉、曾在阏与大破秦军的老爹赵奢也不能及他。但是老辣的赵奢还是看出了赵括的不足,他的评价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值得注意的是,赵奢所否定的并不是儿子的将才,而是儿子在性格上的弱点。他觉得赵括对于战争缺乏敬畏,这种性格极有可能在为将时拖累全军。

对于赵括出任赵军总帅,在《史记》中看到的是众口一词的反对,而且反对的方面之全面阵容之强大实在是令人感到有些诧异。在赵王决定让赵括顶替廉颇时,重病中的国相蔺相如劝谏道“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而赵括的母亲也对赵王说“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藏归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两朝重臣晓之以理,至亲家属动之以情,结果赵王一意孤行,莫非他真的是刚愎自用?

个人感觉,蔺相国和赵母的话中,托词的意味还是比较重的。何解?首先,蔺相如的劝谏中并没有什么直接证据指出赵括是个无能之辈。他不愿吗?恐怕是找不出什么证据说赵括是庸才吧。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老奸巨猾的蔺相如并不想让赵括上战场,于是用他高超的说话技巧陈述了一个看似十分有理的道理。他说,赵括这个人确实有名,却不过是虚名,他只懂得看老爹的著作,应变能力超差。以他的身份,再加上有理有据的陈词,恐怕即使是个平庸的君主都应该重新慎重考虑赵括担任统帅这件事情了,但是孝成王没理他。孝成王是什么样的人?在赵国长平大败国都邯郸被围的时候还能信守承诺善待赵括家人的人,在危急时刻还能够从善如流坚持到底的人,在赵国虚弱遭受觊觎时还能果断反击的人。或许他没那么大本事,但是是个关键时刻能够从善如流的人,至少不是个傻瓜。面对蔺相如的一番说辞还毫不动摇这只能说赵括的名声可能已经大得盖不住了,以至于蔺相如的话就像是在说“孙膑没什么能耐,就是会读读祖上传下来的《孙子兵法》”或者是“奥本海默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就是懂个理论耍耍嘴皮子罢了”;亦或是赵括曾经向孝成王提出过一些见解,并且深深打动了他。而赵妈妈的说辞几乎完全没什么反证价值,她陈述了赵家父子治军治家风格的不同,而这些根本不足以说明赵括是个庸才。但是从她的话里,可以发现赵括治军甚严,公私分明,从而能够解释后来的一些现象。

七、

不论如何赵括将军是走马上任,替下了廉颇,但是在这里太史公的书又自相矛盾了一回。之所以用一个“又”字是因为太史公的书自相矛盾的地方实在是不少,并且给史料分析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以至于很容易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淡疼现象。不过这也正说明了当年的很多事情是值得推敲的,并且众口不一,太史公老人家也不过是忠实记录了各方观点罢了。

闲话到此,看看史料。《史记 白起列传》中记载道“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却说“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那么到底是赵国见了白起才换来赵括,还是秦国见了赵括才换来了白起呢?说不清,不过既然是《白起列传》详细记载了长平之战,那么索性以《白起列传》为主。至于秦国是想以“人屠战神”一举捏死软柿子,还是畏于“马服子”威名不得不调武安君应战,从之后战局的状况恐怕就能见分晓了。

后来的战局发展是,赵括整顿赵军,一反攻守态势,积极出击,而秦军也没有硬拼而是主动后撤。直到赵军推进至秦军防线时,战术大师白起迅速以奇兵二万五千绝赵军后路,并以五千骑兵将赵军一分为二,同时以轻兵逆袭而挫赵军锋锐。至此,赵军战不利,凭借工事坚守待援,战事陷入胶着状态。当秦昭王收到赵军一部被包围,粮道断绝的消息后,征募秦国内十五岁以上的壮丁支援白起,并亲自坐镇河内督战。

围困一直持续到九月,包围圈中断粮四十六天,已经到达了吃人肉来维持的赵军开始了最后的突围。在多次突围受阻后,赵括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冲击秦军,最后被秦军射杀,壮烈殉国。

“莫笑将军括,将军未惜生!”

八、

看起来一切到此为止了,但是掏坟掘墓猜真相的活动现在才开始。仔细推敲长平之战的高潮部分,可以发现一大堆有意思的地方。

首先,切断赵军后路的秦军满打满算只有三万人。根据战后赵军能够被俘四十万人的数据来看,赵军全军兵力可能达到了四十五万以上,也就是说,武安君用来扎口带的部队只有赵军的十分之一不到。其他秦军在干什么?坚守工事。笑话了,笑话了,堂堂白起竟然在庸才赵括的攻击下当起了缩头乌龟?

其二,秦王亲自征发民兵前往支援是在得到赵军被围的消息之后,粗略地计算一下,从咸阳到野王的直线距离将近四百公里,以“日行百里”的冷兵器时代超级行军速度来走也要走上八天。若是算上消息传回和征募士兵的时间,前线秦军可能需要等十五天以上才能等到支援部队的到来。三万断绝归路的秦军在野战状态下基本没法构筑什么工事,面对数目庞大的赵军,即便是半数军队反身破围其战斗兵力比也达到了八比一,近乎于孙子兵法中十则围之的攻城兵力配置。这时候谁包谁的围都说不定了,赵军也完全有能力在秦王援军赶来之前破围退去。

其三,赵军断粮四十六天,为何最后仍有四十万人?根据多方资料,长平之战中赵军的总兵力都没有达到五十万,大约是四十五万上下。那么断粮一个半月,加之连续作战,赵军伤亡仅仅五万?是赵国人胆小不敢交战吗?若是胆小,早就降了,何苦被活活饿上一个多月;若是交战,被包围于绝地中,伤亡过半的突围都是值得的,缘何仅仅伤亡一成便放弃希望继续挨饿。况且虎狼之师战不旋踵吃得饱饭的秦军面对没饭吃的赵军竟然只杀伤了这点数目,实在是让人费解。

分析到这里,让笔者不禁想起来一场战役——孟良崮。

根据猜想推演一番,当时的战况可能是:在赵括率领赵军全面反击之时,秦军在主动退却中渐渐将赵括的本军变成赵军阵线上的一个突出部;在时机成熟时,秦军精兵突击,将赵括与大部赵军分割开来,然后短促突击压制赵军主力,从而将赵括成功包围。

何其相似。

如果是这样,后面的情节基本就顺理成章了。秦军包围了赵军的精锐部队,赵军大部在失去主帅指挥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反应迟缓行动不一,也给了秦王增援前线的时间。当秦国援军到来后,秦军凭借压倒性优势围攻赵括,并顺带黏住全体赵军。但是面对赵括本军的强悍战斗力,堂堂武安君也没什么办法,以至于只有等赵括最后突围的时候才将其击败。赵括以严治军的特点在惨烈的四十六天围困中充分体现了其威力,断粮月余,战意不减,到最后时刻的突围仍然很有秩序。根据《史记》记载:“为四队,四五复之”。

然而赵括既是再能战,也没法力挽狂澜。长平之战期间,赵国在外交上几乎面临孤立无援的窘境。秦赵鏖战,没有一国援助赵国,甚至是赵国向齐国借粮的请求都遭到了拒绝。若收获上党后赵国能跟韩国达成同盟,积极备战,那么可能不会有赵军的长平战场一败再败,可能秦王的援军会晚来几天,可能秦军的粮道会被先切断。如果赵国能跟在战前积极发动外交攻势,当秦赵两军焦灼之时,魏国军队在侧后夹击秦军或者是楚国军队直击秦国腹地,长平之战恐怕又是另一番摸样了。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蔺相如和赵妈妈会反对赵括上战场,病重的老相国不希望赵国的未来断送在一场打不赢的战争里,而深知赵括性格的赵母也不愿意儿子如此死于沙场。

后记:

念金戈铁马,营台漫黄沙。

我相信赵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内心之中会满是悲痛。不是因为身死沙场,而是他没能拯救赵国和曾经在他麾下英勇作战的赵军将士。

不幸的是,一个为国不惜身的堂堂男儿,竟被后世的些许酸文人缪传成了一只草包。没人知道他力挫武安君的光荣,只是让他在纸都没有的年代里纸上谈兵,博得后人一笑。

坐拥大军五十万,围困一月有余而不能克敌,所谓“人屠军神”白起,却是怯懦无能之庸才?粮尽援绝军心不散,携疲兵残部亦能奋勇杀敌,所谓“纸上谈兵”赵括,实乃光耀一时之良将!

窃以为,赵国长平之败,败的不是数十万大军尽墨,败的是马服子身死。

长平之战三年后,昭王杀白起,秦将郑安平降赵,上党复归赵。

据说,赵括身材长大,美姿仪,矫健多力,人格特出。

据说,因赵括深谙军事,喜谈兵学,门徒众多,因而又被尊称为马服子。

据说,昭王听说赵括已到长平,急调武安君白起。

据说,赵军全部战死后,白起使人寻找赵括尸,不得,只找到赵括用剑和铠甲。白起极为伤心,以衣冠厚葬,取赵括剑自用。

据说, 战后,秦军承认60万大军死亡过半,主要是赵括接任后主动冲击、搏命拼杀造成的。

据说,战后,白起见秦昭王,论赵括。白起说,我以五十万之众围赵括二十万之军,伤亡过半,才全歼此军,是我用兵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腹中无食,以人充饥而斗志不懈,这是赵括的本领。长平之战,秦军精锐损失过半,优秀将领死伤无数,实际是秦军未胜,赵军未败。唯一的不同是,赵括死了,我还活着。

据说,秦昭王曾言道,长平巨战,秦失六十万,赵失七十万,秦可谓小胜。而赵括死,武安君存,可谓大胜。事后,范雎谓秦昭王,长平巨战,大胜的是秦王。秦王笑而不答。

通宝推:卢比扬卡,每周虎,积吉,jboyin,霍去病,Gr18Ni9Ti,文化体制,胡一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