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回忆我看过的那些老电影zt -- 超级影迷

共:💬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回忆我看过的那些老电影zt

电影看得就多了。我们那个大院儿,每周都要放露天电影;有一些则

是在电视上看的,去电影院的机会不多,也不爱去。看露天电影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家搬着各式凳子,熙熙攘攘的往操场走。开场前尤其的热闹。我喜欢坐在背面看,画面虽然是反的,但人少,舒坦。

那会儿看过的很多电影细节都记不清了,只有个模模糊糊的印象。看得最多的是《平原游击队》,双枪李向阳,众儿郎还曾还给他编了个顺口溜儿。印象最深的是方化演的老鬼子松井,绝了,至今还记得他的台词――“一个李向阳就把你们吓成个样子”。还有《甲午风云》,那时见到楼里的大孩子都要打千儿说:“给大人请安”。那会儿看了很多老片子,还有一些紧跟潮流的片子,现在只能大致回忆一下了。比如:

《大浪淘沙》――四个有志青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跟着党走的成了正果。男一号的名字很奇怪,叫“靳恭绶”,拗口得很。

《烈火中永生》――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杰作,关于“上下级的姓名地址”的问题广为流传。

《海鹰》――我海军官兵痛打蒋军,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故事。里面有王心刚和张勇手。

《秘密图纸》――田华演的,也有王心刚。敌人妄想偷图纸,一切尽在掌握中,偷不走的。

《小兵张嘎》――小孩儿片子,我感兴趣的是罗金保和胖翻译官买卖西瓜那场戏。“别说吃你几个破西瓜”的台词始终挂在嘴边。

《英雄虎胆》――王晓棠演的女特务阿兰风情万种。

《虎穴追踪》――赵联主演,六十年代的红小生,后来演过《海霞》。

《林海雪原》――王润身的杨子荣是最棒的,印象深的还有小炉匠和“脸为什么一会儿白来一会儿黄”。

《哥儿俩好》――第一次看到一人演两个角色的特技手法。

《董存瑞》――主演:张良。演连长的叫张莹,儒雅小生,还演过罗金保。我们玩儿打仗的时候,在“牺牲”以前经常说:“这是我两个月的党费,咱俩是张三的入队介绍人”。

《上甘岭》――我一直认为那只松鼠应该是活不成的。高保成后来演过《闪闪的红星》里撑竹排的宋大爹。

《锦上添花》――一部文化青年扎根边远山区小村落的喜剧。里面最有意思的是韩非写的那首抬木头的劳动号子。

《不夜城》――看不太懂,好像是说收编资本家产业的事儿的。

《傲雷一兰》――一民族女英雄,好像是反抗沙俄,内容全忘了。

《国庆十点钟》――潜伏特务要炸主席台,我们让他炸不成。主演是六十年代红小生印质明。

《铁道卫士》――潜伏特务要炸军火列车,我们让他炸不成。主演是六十年代红小生印质明。

《羊城暗哨》――潜伏特务要炸客轮,我们让他炸不成。主演是六十年代红小生冯?础?

《跟踪追击》――潜伏特务还要炸客轮,我们还让他炸不成。主演记不清了。主演是谁我忘了。

《今天我休息》――在这之前我从来没见过警察。在这之后,我再也没见过像仲星火那样温柔的警察。

《寂静的山林》――王心刚的成名作,也是打入敌人内部的事儿,那片子有一台湾舞女跳舞的场景,穿的是经过处理的三点式,即便如此,也是破天荒的事情了。

《野火春风斗古城》――王心刚、王晓棠、王润身三个姓王的演的。有一阵子我一直认为王心刚和王晓棠是两口子。

《新儿女英雄传》――农村游击队的故事,好像有个人枪法特别好。

《铁道游击队》――弹着琵琶唱小曲儿,好舒服。有阵子我们一直想扒上奔驰的公共汽车。

《不拘小节的人》――经典喜剧,主演好像叫李白。

《新局长到来之前》――经典喜剧,经常与《不拘小节的人》一起演。

《小足球队员》――一边学踢球,一边学做人,一边学习,令人羡慕。

《花儿朵朵》――一个叫小华的孩子挽救了一列火车,之后赶场,参加庆六一联欢会。里边的主题歌我还记得:“你看那万里东风浩浩荡荡”。

《祖国的花朵》――令人羡慕的儿童时代,《让我们荡起双桨》更是耳熟能详,有个漂亮的小女孩儿叫吕大瑜。

《宝葫芦的秘密》――一王姓小朋友,很懒,后来受到了教育,变好了。我也希望有一个宝葫芦。所有看过该片的小孩儿都想有一个宝葫芦。

《赵一曼》――革命女性的代表;海报画的好,女主人公英姿飒爽,高举左手,也许是右手,手里攥着把盒子枪。

《党的女儿》――又是一革命女性,为了事业牺牲了一切,田华演的。

《白求恩》――第一次见到外国人演的中国电影。印象中里面有英若诚,还有杨在葆和田华。

《女理发员》――表现女性要独立的一个电影;王丹凤真漂亮。

《李四光》――那个时期的“海归派”,牛,真牛。

《苦菜花》――曲云主演,那老太太,活脱脱就是一老太太。

《地雷战》――是个教学片,我就记得里边的扮成农妇、骑着毛驴偷地雷的老鬼子,光知道八路的地雷“不见鬼子不挂弦儿”,却不知道,不挂弦儿的地雷也能炸。炸丫的。

《地道战》――也是一教学片,印象深的是高栓宝读《论持久战》,然后有女人唱“太阳出来照四方”;还有就是有人说“各庄儿都有各庄儿的高招儿”,那人是个汉奸。

《兵临城下》――我军不战而屈人之兵。

《停战以后》――张平演的,讲的是国共谈判的事儿。当时我想,谈什么啊,打呀。

《狼牙山五壮士》――该片表现了八路军英勇气概,老鬼子是葛存壮演的,他也是一著名坏人。

《地下尖兵》――男主人公是浦克,但女一号我最喜欢,秦雯。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又一六十年代红小生李亚林的成名作。他后来导演过《天云山传奇》。

《柳堡的故事》――印象中说的是我军官兵与当地百姓产生美好感情的故事。十八岁的哥哥没事儿就坐在小河边。

《霓虹灯下的哨兵》――我一直没搞清楚这支部队和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关系。

《女交通员》――为了给游击队送情报,大嫂未满周岁的儿子死了。

《战火中的青春》――一烈士后代为了报仇,女扮男装参加了八路军,最终身份还是暴露了。

《红日》――头一回在电影里见到我军高级指挥员,是个纵队司令员,那会儿电影里,我军干部一般情况下一律称首长,而且主要以连营级干部为主,很少有到团级的。

《南征北战》――与《红日》相类似,冯?囱莸摹S芯浠拔颐峭娑?打仗的时候常说――“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儿上拉兄弟一把”。

《车轮滚滚》――好像说的是百姓支援前线的事。

《渡江侦察记》――有两个版本,孙道临演的在前,张金玲演的在后。

《奇袭》――张勇手的成名作,抗美援朝的事儿。曲云演了个阿妈妮。

《特快列车》――列车遇洪水,军民齐奋战。女列车长好像演过《地道战》里的村支书。

《英雄儿女》――就记住“向我开炮”了。哦,还有,王芳叫刘尚娴,影片中他爸爸叫田方,是“江姐”于蓝的老公,他们有个儿子叫田壮壮。

《红孩子》――我们也是共产儿童团的,后来改名儿叫少先队了。

《万水千山》――兰马演的,是个教导员,领着大家爬雪山、过草地。

《我这一辈子》――当时没看懂。

《舞台姐妹》――好像是谢芳演的,旧艺人的悲惨生活。

《青春之歌》――谢芳演的,还有于是之,男革命党叫江华。

《早春二月》――谢芳和孙道临演的。这三部由谢芳主演的片子在当时都被定为了“大毒草”。

《红色娘子军》――我记得王心刚是指导员,祝希娟最后也当了指导员,南霸天的扮演者是最著名的坏人陈强。

《冰山上的来客》――阿米尔冲了上去,假古兰丹姆被戳穿。难得的是梁音,把个杨排长演的跟杨司令似的。

《三进山城》――类似于《平原游击队》。

《智取华山》――听说许多镜头是在北京云水洞拍的。

《51号兵站》――看完后,我们几个人曾把工地上的钢管扛回楼一根,准备作一门大炮。

《抓壮丁》――川剧,听不大懂。

《永不消失的电波》――我党地下工作者偷发电报的故事,最后一句话曾令我感动不已――“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秋翁遇仙记》――善良老农遇仙女,换得百花开满园。

《林家铺子》――具体情节记不清了,好像是说一个小商业者的兴衰。

《魔术师的奇遇》――难得陈强演回好人,还是立体电影。

《游园惊梦》――侯宝林先生演的“动物园奇遇记”,特别逗。

那个时代的电影,放映敌我斗争的特多。在众多的反特影片中,敌人是什么都想干什么也干不成的。对于他们来讲,无论是偷图纸、炸火车,还是搞暗杀、弄情报,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除了老电影,还看过许多文革中的电影。样板儿戏就不必说了,其他的还有很多。比如:

《侦察兵》――王心刚演的,女主角曾演过《苦菜花》里的娟子姑娘。印象中自此之后,王心刚就老演中年男子了。

《闪闪的红星》――据说这片子连江青都赞不绝口;我们大都记住了胡汉三;插曲就更熟悉了――“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闪闪的红星传万代”。

《海霞》――后来听说吴海燕要演四大美女,无话可说。当时我们经常互相称大辈儿:“我是你哥哥阿太啊”,――老艺术家,于绍康。值得记住的是,小海霞的扮演者是后来演喜剧的蔡明,小小海霞叫沈畅,演过《我爱我家》里的小保姆张凤姑。

《红雨》――讲一个有志少年誓作赤脚医生的故事。记得上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做“赤脚医生好阿姨”。

《向阳院的孩子们》――某大院儿的小学生利用假期抓坏人的故事。

《创业》――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此片红极一时。

《决裂》――葛存壮演一教授,讲的是“马尾巴的功能”。

《青松岭》――大概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就给钱广平反了。

《金光大道》――里面有个人叫高大全。

《激战无名川》――我军官兵修铁路,不怕美军来轰炸。

《火红的年代》――只记得炼钢工人于洋有一大段独白。

《园丁之歌》――纯粹是瞎看,沪剧,对白一句也听不懂。

这时期看过一些外国电影,主要是朝鲜和苏联的。

朝鲜主要是《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原形毕露》这类的片子,看了不少。说的都是南方昏天黑地,水深火热,北方阳光明媚,幸福美满。整天价哭哭笑笑的。唯一一个有点儿意思的是《火车司机的儿子》。听大人们说,这是朝鲜电影的特点。那时有个片子叫《看不见的战线》,里面有句台词我依稀记得――“大嫂是长工的女儿,又是佃户的妻子,我们有什么理由怀疑大嫂呢?”但印象中那大嫂好像应该怀疑,实在记不清了。

苏联电影看过不少,最多的关于列宁的――《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火红的一九一九》。瓦西里同志有句经典台词是“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几乎是那个时代的祝愿。我家住在大学院儿里,每年新大学生入学时都要放两个片子――《教育诗篇》和《乡村女教师》,那女教师的名字我记得很清楚,叫瓦尔瓦拉瓦西里耶夫娜。

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电影也看了一些。

什么《黑三角》(难得凌元老太太演了个坏人)、《熊迹》、《猎字99号》、《405谋杀案》、《神女峰的迷雾》之类的,全是反特和破案的。

也有很多伤痕电影像什么《苦果》(里面有只猫是我同学家的猫,他还为此写了篇作文)、《天云山传奇》《泪痕》、《戴手铐的旅客》、《巴山夜雨》等等。

也有些儿童电影:《十天》、《四个小伙伴》、《小海》(里面有一小女孩儿后来成了我的同学叫胡紫薇,现在是北京电视台一主持人)、《啊,摇篮》(里面有马晓晴)、《苗苗》、《泉水叮咚》(据说里面有陆毅)、《闪光的彩球》(我特别喜欢赵静,长得好看,直到现在都喜欢),当时看得挺高兴,现在就记住片名了。

还有些讲地下工作者的电影,诸如《保密局里的枪声》(我们特喜欢里面的刘啸辰)、《蓝色保险箱》(向梅演的)、《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只可惜董行佶英年早逝),那时候觉得国民党穿的美式军服挺精神的。同时还有几部战争片,《今夜星光灿烂》是打国民党的,《延河战火》说的是我军转战陕北的事儿;还有两部片子,一个叫《铁甲008》,一个叫《花枝俏》,都是讲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主演好像都是汪宝生。当时还有个片子,叫《新兵马强》,据说特逗,可惜我没看过。

随着《少林寺》的走红,武打片拍摄成风。最先是《神秘的大佛》、《武当》、《武林志》,接着就是《少林寺弟子》、《少林寺俗家弟子》、《少林小子》、《鹰爪铁布衫》等,没什么意思。

还看过一些不好归类的,比如《海囚》、《伤逝》、《子夜》、《秋瑾》《飞吧足球》、《珊瑚岛上的死光》(是中国第一部科幻片)、《甜蜜的事业》(讲计划生育的)、《孔雀公主》(唐国强就是因为这个片子被说成是奶油小生的)、《小花》、《杜十娘》、《笔中情》、《瞧这一家子》、《庐山恋》、《小街》(张瑜由此一举成名)、《邮缘》(郭凯敏是一另类小生)、《牧马人》(朱时茂演一历经坎坷的青年)、《阿凡提》什么的,还有肖雄的《电梯上》,龚雪的《大桥下面》(张铁林那会儿挺深沉,不像现在演皇帝,只会说:“呵呵呵,朕赦你无罪。” ),周里京的《赤橙黄绿青蓝紫》,80年代初引起轰动与共鸣的的是潘虹的《人到中年》,那会儿我还看不大懂。当时还新拍了个立体电影,名字忘了,好像说的是小学生春游动物园的事儿。

大约在七十年代末,外国电影渐渐的多了起来。

先是南斯拉夫三部曲《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夜袭机场》(来来回回就是那几个人),瓦尔特拳我们曾练过好一阵子。接着是罗马尼亚的《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里面有个大胡子的养蜂人,是坏人。此后很长时间我对留大胡子的人都没什么好印象。当时罗马尼亚还有两个枪战片,一个叫《复仇》,一个叫《最后一颗子弹》,主人公分别叫摩的万、巴拉万。还有个片子叫《老枪》,但我没看过。

后来是日本的《啊,野麦岭》、《生死恋》――那个女的叫夏子,栗园小卷演的,后来死了。影响最大的是《追捕》,“拉呀拉”的歌声传遍大街小巷。我们天天念叨的就是“朝仓不是跳下去了吗?唐塔也跳下去了,现在就轮到你了”。当年有个相声叫《下棋》,就是用里面的台词说下棋,立码儿红透大江南北。后来还有个传说――杜丘,死了。

还有美国的《未来世界》――说的是机器人统治了世界,人们奋起反抗。《摩蝎星一号》――说的是诚实的美国宇航员揭露政府骗局被追杀的故事。同时还演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舞台生涯》、《寻子遇仙记》以及《一个国王在纽约》。

还有点儿印度电影,《流浪者》和《大篷车》是最著名的,讲的都是下层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印度人民真苦。拉兹唱的“阿吧拉古”的调调儿一直流传了很久。

还有些英法意的电影,什么《三剑客》、《铁面人》、《偷自行车的人》,阿兰德龙的《佐罗》曾弄得我们天天拿着树枝比划,但我始终不喜欢他那副貌似深沉的嘴脸。有个匈牙利的电影叫《废品的报复》,挺逗的。后来的《虎口脱险》是经典,乐队指挥与油漆匠始终是我们心中不灭的形象,还有那首脍炙人口但多数人都不会唱的《鸳鸯茶》。

后来就有了香港电影,有讲富人要抽穷人血的《生死搏斗》,有说富人坏话的《至爱亲朋》,有讲述老百姓自己故事的《巴士奇遇结良缘》、《欢天喜地对亲家》。最后,《少林寺》来了。我们大家,包括女生在内平均每人看过三遍,除了练拳、对打,我们班一男生特喜欢里面的白无暇,但我们学校没一个出走去少林寺拜师学艺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看电影逐渐失去了兴趣,虽然片子越来越多,但看的越来越少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