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军的M1A1/A2到底能不能被击毁 -- 百战长缨

共:💬72 🌺412 🌵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提供几个数据

来自国防工业出版社1976年出版的《坦克设计》。

二战苏联统计坦克中弹被击毁情况,二战时战斗损失中由于敌人炮火占88-91%,地雷占4-8%,空袭占4-5%。各部位:因炮塔正面中弹而被击毁占14.6%,炮塔侧面17.3%,炮塔后面3.1%。车体上部正面14.5%,车体上部侧面38.4%,车体上部后面2.9%,剩下的车体下部很少。而按损伤相对密度来看炮塔分别为2.5,1.35,0.48,车体上部分别为1.95,2.08,0.42。战后反坦克武器威力提高,能穿透更厚重的装甲进而击毁坦克,在出版年代(1976年)炮塔损伤已经上升至45%。

下面说下个人看法:

首先要避免弹药被击中。从上面的数据出发,1976年之前的坦克(如M60、酋长、T64)炮塔损伤占45%,之后的坦克炮塔更大,反坦克武器攻击方式更加多元,威力进一步上升,可以推知炮塔损伤比例会超过50%。那么弹药存放处从车体下部到车体上部再到炮塔,被击中概率逐步上升。把弹药放在炮塔尾舱不是什么好的办法。

其次,即使弹药被击中,应力求防止弹药殉爆。一方面可以配置良好的灭火抑爆系统迅速扑灭火苗,如土鳖给巴基斯坦改装的一辆59就因此在遭受了多发RPG攻击后仍然没有发生殉爆。这点上苏联出口的T72灭火抑爆系统性能低劣,是导致坦克殉爆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可以像以色列般,把每枚炮弹都放在各自独立的水套里,这样的代价就是弹药量减少。

最后,即使发生了殉爆,要防止殉爆杀伤人员。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这个技术。把炮弹放在炮塔里能避免飞炮塔,但对防止人员伤亡还是没什么助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