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看到河里那么多河友对红酒感兴趣,觉得有些不正常。 -- 完颜陈和尚

共:💬109 🌺144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那就是不懂装懂或专门坑你,而且手段很蹩脚

那就是不懂装懂或专门坑你,而且手段很蹩脚

该公司是在法国有项目的亚洲排名TOP10的能源类企业,进口自用,而不是对外销售,靠这点酒挣钱传出去也丢不起这个人

卡斯特平均出口单价(包括出口到中国)才2欧元,如果进口散酒自用,说明根本不把客户和员工当回事

按照你提供的链接——

业内揭露散装进口红酒暴利 每瓶进价5元卖百元

http://life.ce.cn/gd/201307/15/t20130715_977881.shtml

外链出处

“散装酒很暴利,一些经销商热衷于以极低的价格进口散装葡萄酒回国内灌装。”上述人士说,这些散装进口酒平均价格为1.18美元/升,以750ml每瓶计算,折合人民币为每瓶5.46元,但到消费者手中已达百元。

还有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加起来接近50%(48.2%)

按照5.46,平均每瓶仅酒水实际成本至少8元,不说包装、分装和配送费用等。

智利大酒商给全国总代的稍好点的酒瓶1个多美金(橡木桶陈酿),当然比较黑。不过应该比自用的酒瓶+包装便宜,义乌各类档次的很多,但即使大批量采购,每瓶(不含葡萄酒瓶)所摊包装成本再便宜的也不止2元

专门提醒读者一点,几年前智利每顷葡萄园生产成本3000美元的时候,法国是8000美元,气候关系,相近质量单产差距得一倍

这就是你提供链接资料中欧洲散装酒占比少的原因

据悉,2012年欧洲葡萄酒企业的散装进口酒只占10%,来自智利、澳大利亚、美国、南非等“新世界”产区的散装酒进口量则大幅上涨。以智利为例,2012年中国进口的智利葡萄酒总量为6.09万吨,其中散装酒达4.01万吨,同比增幅高达54.6%,成为智利葡萄酒出口量增长的主要来源。

即使10%,更可能是更便宜的意大利和西班牙酒,我知道部分国内牌子实际用西班牙酒

最便宜的新橡木桶4000多人民币,旧的也可以酿强化酒,进口散酒用这个装?仅此一项成本得多少?

按照你提供的另一个链接——

进口红酒暴利揭秘:从十元涨到3百元 垃圾做原料

外链出处

http://w.baike.com/04eea573399a4930aa31b8543eccc67f.html

散装木桶进口有两种,一种是葡萄原汁,另外一种是进口葡萄浆。前者运到中国后,厂家可以直接分装成葡萄酒成品。而后者必须进行勾兑,即要按照口感调配,加水和色素等。

部分不法商人在分装过程中进一步稀释、勾兑一些食品原料,例如胭脂红、柠檬黄和亮蓝等色素,加入甜蜜素、安赛蜜、糖精等人工合成的甜味剂, 来进一步降低成本牟取更高的利润。“经过处理后,一般消费者区别不出味道。”

你说的低成本就是兑水和色素的结果!既然搞这个,何必用法国酒,还不如用国内拼命浇水的高产食用葡萄榨汁,起码不害人

另,包括张裕以前进口的原料——智利散酒在当地连最低档餐酒都不是

至于你之前的——

恐怕大部分原因是出于追赶潮流和显摆。 [ 过堂风 ] 于:2014-04-21 04:45:02 复:4001419

至少国内的主流饮食和葡萄酒并不搭,而且看不到红酒有任何投资、保值的价值(特定酒庄的特定年份酒除外)。目前我知道的是,有公司从法国酒庄购买了一集装箱的橡木桶装葡萄酒自用,当地装瓶后船运回国,灌装费、木盒包装等等一应俱全,加上运费,每瓶酒的平均成本只有几块钱人民币,而口感比国内售价二三百块人民币的法国原装进口葡萄酒要好得多。

我只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好了

说不定也有觉得劣质酒精兑水比茅台好喝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