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发展目标的观察与思考(一)长期经济增长原理 -- 陈经

共:💬563 🌺4937 🌵7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说四川饿死一千万

“四川省委省委正式文件注释表明,1960 年底的四川人口总数是 6236 万,而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上 1957 年的四川人口是 7215.7 万,两数相减正好约为一千万。”

以当时的家庭人口构成,每户平均超过4人,夫妻两+老人+小孩。(我家当时7人,外婆家当时6人、大舅公家当时9人、姑婆家6人、小舅公家少一点也有5人、)我们就按四个来算好了,7215.7万/4=1803万户,你说饿死一千万我们摊分到这些家庭上,1803万/1000万=1.8,也就是说,至少每两户人家死一个。而当时中国人的兄弟姐妹比较多,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很多叔叔姑妈舅舅姨妈这些非常亲近的亲戚,那么就几乎是家家都有戴孝,而且还是一年带好几次。再加有人辩解说,城里人当然没饿死的,都在农村,所以你们看不到。那么这些死亡人口在乡下会更集中,那个戴孝密度就更高了,估计一年到头都在喝丧酒。

这个恐怕我们随便在四川找个地方调查都没人会同意的。我看了你的帖子分别问了两个出身四川农村的同学,都是山区穷地方的:雅安和达县。两人都回答我:扯淡!当然,有人会说,当年四川饿死的比较奇怪,要么一个地区饿的死绝,要么几乎没人饿死,那当我啥都没说。

所以想请教下:

1 您说的数据准确出处能否告知?是否有网址,没有的话是否有影印本图片 :)

2 单单用1960年统计数据减去1957年的统计,得出的结果就是那三年死亡的人口是否稍嫌武断?:) 因为前者是四川省委统计的,后面是国家统计局的,两者用的数据是否由统一调查途径而来的?

3 如果确认两者是同一个调查途径而来的,有否咨询四川当时是否有大规模人口迁移而造成统计上的人口损失。据我所知有,当时搞支援边疆建设,我老婆家正是在那段时间从四川绵竹迁移到新疆石河子,同去的包括她大姑家和大舅家。一共六口人。我大学同学什邡的,他们家也是那时候迁移到新疆昌吉州的,同去的也是好几户,他上大学才第一次回老家。但我要承认我确实不知道四川支援边疆建设的总人口数量,求达人指点或现身说法,看这种迁移是否在四川普遍存在。

网上找到资料如下,侧面印证了我观点,但来源可信度未知:

“四川省 以四川盆地为主体的四川省东半部是全国突出的人口稠密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尖锐,自清代晚期起人口即已向云、贵等省迁移。近几十年来,其规模显著扩大移民范围扩大到西藏以及整个大西北。笔者计算了1944年出生的人群在1964~1982年间的留存率,全国平均为97.60%,四川仅91.79%,在所有省区中最低比该年龄段死亡率更高的几个省也低得多,充分说明人口在大量迁出,净迁出率可能高达 4~5%。”这个数据还是64年以后的,如遇大规模灾荒,出迁率应该更高。:)

关键词(Tags): #四川#三年灾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