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对当下纷繁乱世的思考框架 -- 烤糊的卷子

共:💬527 🌺6257 🌵6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奥根斯基对国际政治演变的经验描述:权力转移理论

认为生产力是决定因素,与邓小平的看法一致,工业化是民族国家国力上升的唯一途径,并且是一种必然。战争对战败国国力的破坏是巨大的,但也是暂时的,经过大约二十年,社会生产可抹平战争影响。而战胜国国力和国际地位受战争影响不大。显然,奥根斯基反对通过战争改变国际政治地位和力量对比,认为这是徒劳的。邓小平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除非打世界大战...打完了还是需要一心一意搞建设...” 奥根斯基认为,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政治格局里,一国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决定其远期国际地位,这决定了从二战开始至今后一百年内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动态:当前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而中国在本世纪中期将取而代之,即出现从美国向中国的权力转移。

以下这段视频是奥根斯基的学生库格勒应用权力转移理论和方法围绕乌克兰局势分析欧美与俄国的政治斗争。库格勒这时可能还不知道中俄天然气谈判的结果。概括地说,美国在1997年犯下重大战略错误,导致今天的乌克兰危机。当时的美国领导人为了维护英法德盟友的短期利益,而牺牲了美国的长远利益。在赫尓辛基会晤时,克林顿不仅断绝叶利钦加入北约的希望,而且宣布北约东扩计划。假如俄国加入北约进而加入欧盟,俄国在欧洲板块内的地位上升,由于俄国国力仅与英法德相当,美国毋需担心俄国干扰欧洲政治和挑战自己的地位。作为一个整体的欧洲因此获得与美国和中国大致相当的力量,天下自此三分,而美国与欧洲关系紧密,一百年内美国人将完全不必担心的中国崛起。但是失去安全感和发展前途的俄国除了倒向东方的中国,别无选择。库格勒估计俄国的国际地位将不可避免地继续下降,原因是中俄两国人口和经济的巨大差异不可逆转。

[FLASH]http://www.youtube.com/v/y4P8DA23G9c[/FLASH]

我们显然可以继续推演:由于中俄板块的形成,欧洲政治斗争各方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俄国与欧美的斗争将继续并且可能激化。这是基于历史经验。上一次类似局面出现时,苏联领导的共产主义集团跨有欧亚大陆,短暂地形成对西欧的压倒优势。站在中国的角度,如果能促成欧洲出现新的领导国家(比如德国),甚至拉拢部分欧洲国家加入中俄板块,必然降低欧美集团的实力,或将保证中国在本世纪后期上升为世界领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