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中的植物 -- 桥上

共:💬207 🌺8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草22 东门之枌、泮水:——补上另一种蔬菜“韭”

还有一种重要的蔬菜就是“韭”,古人已经用来做为祭品: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高亨先生注:韭,古韮字。古代在四月初用小羊和韮菜祭司寒之神。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99)《豳风七月》)

“韭”就是韭菜,我们大概都吃过,在古人眼里,“韭”是一大类植物的总称,汉字部首中即有“韭”。下面是我摘抄的《汉语大字典》韭jiǔ字条:

韭菜。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丛生,叶细长而扁,夏秋间开小白花。叶和花嫩时供蔬食,是普通蔬菜。种子可供药用。如:韭黄;韭菜。《齐民要术种葵》:“谚曰:‘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清-顾贞观《灌园》:“早韭和露茁。晚菘凌霜翻。”

韭菜的特点就是叶子长到一定长度后剪下来就可作蔬菜,而余下的部分还会长出新的叶子,这一特点大家都清楚,所以还形成了民谚:“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东汉谚语(崔寔引)》)

韭菜味道很冲,但非常鲜美,所以历代诗人都有吟咏:

初菘向堪把,时韭日离离。(南朝-梁-沈约《行园诗》)

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唐-王昌龄《题灞池二首》)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漠漠谁家园,秋韭花初白。(唐-白居易《邓州路中作》)

何处春来,试烦君向盘中看。韭黄犹短。玉指呵寒翦。(南宋-王千秋《点绛唇》)

不过这韭菜到了现代,在植物分类里却变成了葱的手下——属于百合科(Liliaceae)葱属(Allium),下面就是六种比较常见的“韭”(简介摘自《中国植物志》,图片出自《中国植物图像库》):

根茎组(Sect. Rhiziridium)中有四种:

Allium tuberosum Rottl. ex Spreng.——韭。

——全国广泛栽培,亦有野生植株,但北方的为野化植株。原产亚洲东南部。叶、花葶和花均作蔬菜食用;种子入药。

本种与野韭A. ramosum L.极为相似,有时在标本上很难区别。不同处在于野韭的叶为三棱状条形,背面因纵棱隆起而成龙骨状,中空,花被片常具红色中脉,此外叶缘和沿纵棱常具细的糙齿,这一特征也可供参考。至于花被片的长短,花丝的长短以及蒴果裂爿的形态虽有人认为可作分种根据,但据我们的观察它们的性状是不很稳定而交叉的。

在市上供应的韭中,特别是南部地区,有的叶为中空的近三棱状条形,由于未见到花,其地位尚待进一步研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llium ramosum L.——野韭。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生于海拔460-2100米的向阳山坡、草坡或草地上。

叶可食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llium senescens L.——山韭,又称:岩葱。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东部)、新疆(西北部)和河南(西北部)。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草原、草甸或山坡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llium tenuissimum L.——细叶韭,又称:细丝韭,丝葱。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四川、陕西、宁夏、河南、江苏和浙江。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或沙丘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还有合被组(Sect. Caloscordum)的Allium tubiflorum Rendle——合被韭。

——产四川、湖北、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和河北。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石缝或灌丛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及单生组(Sect. Haplostemon)的Allium thunbergii G. Don——球序韭。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南部)、河南、湖北(东部)、江苏和台湾。生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或林缘。

本种的外形很象藠头A. chinense G. Don,但藠头的花葶侧生,叶为具3-5棱的圆柱状,中空,内轮花丝基部具2齿。这些特征易与本种区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韭”是所谓“荤菜”——气味特殊的“臭菜”的代表,“韭”字成为部首应该也与此有关,那些常见的“荤菜”大都在百合科(Liliaceae)葱属(Allium)中,首先是“薤”,据《汉语大字典》:

薤xiè,藠头。百合科。多年生草本。鳞茎作蔬菜。《礼记内则》:“脂用葱,膏用薤。”《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薤露》:“薤上露,何易晞。”《本草纲目菜部薤》:“薤,韭类也,故字从韭……今人因其根白,呼为藠子,江南人讹为莜子,其叶类葱而根如蒜。”

由此可见,“薤”在古代一度很常见,不过到后来似乎不那么常见了,可能是被味道更冲的蒜取代了,但说不定和气候变化也有些关系,“薤”不耐寒。“薤”常见的有两种,也属于单生组(Sect. Haplostemon):

Allium chinense G. Don——藠头,又称:薤,荞头。

——原产我国。在长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区广泛栽培,也有野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llium macrostemon Bunge——薤白,又称:小根蒜,密花小根蒜,团葱。

——除新疆、青海外,全国各省区均产。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坡、丘陵、山谷或草地上,极少数地区(云南和西藏)在海拔3000米的山坡上也有。

鳞茎作药用,也可作蔬菜食用,在少数地区已有栽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下来的“荤菜”就是现在非常常见的、也都属于百合科(Liliaceae)葱属(Allium)的葱、蒜和洋葱了:

葱组(Sect. Schoenoprasum)的Allium fistulosum L.——葱。

——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作蔬菜食用,鳞茎和种子亦入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长齿组(Sect. Porrum)的Allium sativum L.——蒜,又称葫。

——原产亚洲西部或欧洲。世界上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我国南北普遍栽培,幼苗、花葶和鳞茎均供蔬食,鳞茎还可以作药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洋葱组(Sect. Cepa)的Allium cepa L.——洋葱。

——原产亚洲西部,在国内外均广泛栽培。

鳞茎供食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