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最近看到的笑话之三 -- 钛豌豆

共:💬4002 🌺40397 🌵13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小小给你段文献

西周已经是一个法治社会,从西周治国理念的经典文献《逸周书》中我们能明显看到来。地下资料证实,《逸周书》多篇为西周文献。她不仅篇章比《尚书》多,涉及内容也比《尚书》文泛,在某种意义上,其学术价值显然比《尚书》大,但世人皆研治《尚书》、很少有人知道《逸周书》。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本书是孔子“删《尚书》之余”,不合儒家思想,当然就无人问津。

  事实是,《逸周书》是西周政治的百科全书,是中华道/法原文明的核心,后面读者将会看到,我们在研究中国古典政治经济理论时常常以《逸周书》为起点。被儒家编辑过的,大讲以德治国的《尚书》更多作伪之嫌

这段是刚才回复你的

西北师范大学的赵逵夫先生在为罗家湘《<逸周书>研究 》作序时直接了当地指出:“《逸周书》中的一些篇章使我们看到在《尚书》中所显示的文、武、周公的仁政、仁德、诚信、礼仪之外思想与作为的另外一面:文王、武王夺取天下,既用了诡诈,也显示了凶残,并不如孔子以来儒家学者所粉饰的那样,所以,从某一方面说,《逸周书》有比《尚书周书》更可珍贵的地方。”(罗家湘,《<逸周书>研究序言》,第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通过对金文的研究,学者们知道《周礼》是对西周政制的追述。其中我们能看到,周初“礼”已经和“法”分离,孔子所谓的礼不过是“礼仪法”,法制而非礼制才是西周政治的基本特色。《周礼》中春官是礼官,其重要职官肆师专门负责依禁令惩罚怠慢礼事的人,可见当时的礼是靠法制来维系的。

著名史学家杨向奎从土地制度,及与之相联系的赋役制度、兵车制度考证,法家经典《管子》同于《周礼》,皆出于齐国。杨向奎在《〈周礼〉的内容分析及其成书时代》一文中这样写道:“《周礼》虽然近于杂家的作品,然而也有它的中心思想,是一部重视刑法而有儒家气息的书,因此有人以为出于荀子学派,这虽然有待证明,它出于齐国有儒家气息的法家是可以肯定的。”(《山东大学学报》,1954年第4期)

  杨向奎先生的论断有很深的历史背景。周初姜太公吕尚封于齐,他的治国理念不仅会影响到西周王朝,还直接影响了后来的齐相管仲以及西汉以刘邦为核心的齐法家集团。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司马迁曾评价吕尚说:“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谋计居多。”吕尚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后人编辑的《六韬》一书中,1972年发掘的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初年一号墓和1973年河北定州发掘的西汉中山怀王刘修墓都出土了竹简《六韬》,足见西汉时人们对这本书的重视程度。

以上均为文献出处============================

道家可称为齐法家之源:

齐法家的开创者姜太公

  学者们在论述吕尚思想时常常把道、法、儒等拆开来从多角度研究,我们不防也用这样的方法。当然最后还是要同其他学者一样得出结论——吕尚的思想“介于黄老之间”——实际上就是齐法家思想核心黄老之学。

  《六韬》的思想内核包括:

  1. 道家思想。道家是法家的哲学基础,这是因为后世法家继承了道家自然主义的世界观,同时法家还将道提高到最高领袖所应达到的修养的高度。

  《六韬文韬大礼第四》中记录了太公回答文王的一段话:“文王问:君主应该怎样临朝执政呢?太公说:君主要安详稳健而气质宁静,要柔和有节而胸有成竹,要善于与臣民协商问题而不固执己见,对人要谦虚而无私,处事要公正而不偏。文王问:君主应该怎样倾听意见呢?太公说:不要轻率接受,不要简单拒绝。轻率接受,容易丧失主见;反面拒绝,容易闭塞言路。君主要像高山那样,使人仰慕效法,要像深渊那样,使人莫测其深。英明正确,镇静公正,就是准则。”(原文:文王曰,主位如何?太曰,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文王曰,主听如何?太公曰,勿妄而许,勿逆而拒。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止,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极。)

2.法家思想。人皆趋利避害,人情论是法家政治哲学基础之一。吕尚在《六韬文韬文师第一》中开篇就说:“鱼要贪吃香饵,就会被钓丝牵着;人要食君俸禄,就会服从君主使用。所以用香饵钓鱼,鱼可供烹食;以爵禄取人,人可竭尽其力;以家为基础而取国,国可为你所有;以国为基础而取天下,天下可全部被征服。”(原文: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

  吕尚认为奖惩贵在“赏信罚必”,《六韬文韬赏罚第十一》载:“文王问太公说:奖赏是为了鼓励好人好事,惩罚是为了惩戒坏人坏事。我想奖赏一人以鼓励百人,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应该怎么办?太公说:用赏贵在守信,用罚贵在必行。如能对于你所见、所闻的事都做到赏信罚必,那么,那些你所未见未闻的事,也都自然会潜移默化了。”(原文:文王问太公曰:赏所以存劝,罚所以示惩。吾欲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为之奈何?太公曰: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闻见,则所不闻见者,莫不阴化矣。)另据《说苑》,武王曾向太公提出有关治国之道的问题,太公特别指出要“不公私善害公法,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施于无罪”。

  另外,《六韬》还认为尧舜时代就是法家治国,这值得我们关注。姜太公说帝尧为君主时,约束心志而清静无为。官吏中正守法的就升迁爵位,廉洁爱民的就增加禄。人民中有孝敬父母、抚爱幼小的就敬重他,尽力从事农桑的就慰勉他。区别善恶良莠,表彰善良人家,提倡公正节操,以法制禁止奸邪诈伪。对厌恶的人,他有功必赏;对喜爱的人,他有罪必罚。赡养鳏寡孤独的人,救济祸患伤亡的家。(《六韬文韬盈虚第二》原文:“帝尧王天下之时……削心约志,从事乎无为。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洁爱人者厚其禄。民有孝慈者爱敬之;尽力农桑者慰勉之。旌别淑慝,表其门闾,平心正节,以法度禁邪伪。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鳏、寡、孤、独,赈赡祸亡之家。”)

  3.经济思想。姜太公将社会分为农工商三个阶层,重视农工商专业化,各阶层利益均衡,强调货币稳定,流通顺畅,主张耕战合一,富国强兵。从管仲到范蠡、计然,从商鞅再到桑弘羊,我们都能发现吕尚经济学思想的影响。

  太公将农工商并称三宝,《六韬文韬六守》载:“太公说:这三件大事就是大农、大工、大商。把农民组织起来,聚居一乡,互助合作,粮食自然会充足;把工人组织起来,聚居一乡,互相协作,用具自然会充足;把商人组织起来,聚居一乡,互通有无,财货自然会充足。三种行业,各得其所,人民无忧无虑。”(原文:太公曰: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

  据说太公还出台了“九府圜法”的经济金融政策,具体内容已不可考。《汉书食货志》对“九府圜法”的记载过于简略,颜师古作注说,九府为:太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尺府、职内、职金、职币等九个掌管财币之官;圜法者“均而通也”。从颜师古注看,“九府圜法”是中国古典经济理论货币流通思想——“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的政策实践。

  一个国家居安不忘思危,寓兵于农,这是法家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姜太公主张耕战合一,国家在和平环境中不忘战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仍十分宝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六韬龙韬农器第三十》。姜太公吕尚是西周道/法思想的领军人物,是中华原文明的一个巨人。经过春秋时代管仲相齐和郭偃易晋,中华原文明迎来了她的顶峰——大黄金时代!

通宝推:繁华事散,西门飘飘,非真,阴霾信仰,贼不走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