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左传》中的成语13 -- 桥上

共:💬28 🌺14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中的成语13附:昭薨乾侯7

《昭二十五年经》:

有鸜鹆来巢。((p 1454)(10250003))(116)

《昭二十五年传》:

“有鸜鹆(qú yù)来巢”,书所无也。师己曰:“异哉!吾闻文、成之世,童谣有之,曰:‘鸜之鹆之,公出辱之。鸜鹆之羽,公在外野,往馈之马。鸜鹆跦(zhū)跦,公在乾侯,徵褰与襦(rú)。鸜鹆之巢,远哉遥遥,裯父丧劳,宋父以骄。鸜鹆鸜鹆,往歌来哭。’童谣有是。今鸜鹆来巢,其将及乎?”((p 1459)(10250401))(116)

我的粗译:

这里的《春秋经》上写“有鸜鹆来巢”,是记录过去所没有的现象,师己评论说:“我听说在我们文公到成公那时候,一直流传一首童谣:‘鸜之鹆之,公出辱之。鸜鹆之羽,公在外野,往馈之马。鸜鹆跦跦,公在乾侯,徵褰与襦。鸜鹆之巢,远哉遥遥,裯父丧劳,宋父以骄。鸜鹆鸜鹆,往歌来哭。’所以这事在那时的童谣里已经有了预言了,现在果然有鸜鹆来巢,这些预言要应验了吗?”

一些补充:

文公到成公中间还隔了个宣公,这三个公每人在位都是十八年,共五十四年,随后是现在昭公的前任也就是他的父亲襄公,在位三十一年。现在则已到昭公二十五年,总加起来,到现在,离文公上任已过了一百一十年,离童谣的流传也该有一百年左右了吧。

这段童谣的“预言”后来果然一一应验,杨伯峻先生有注:

“往馈之马”:《会笺》云:“与季平子每岁买馈之应。”

“公在乾侯”:二十八年《经》:“公如晋,次于乾侯。”《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乾音干,言其地水常涸也。”昭公死于乾侯,故以为言。

“徵褰与襦”:《会笺》:“与平子每岁归从者之衣履应。”

“裯父丧劳”:裯,昭公名也。《史记》及《汉书古今人表》作“稠”。杜《注》:“死外,故丧劳。”

“宋父以骄”:杜《注》:“宋父,定公,代立,故以骄。”

“往歌来哭”:杜《注》:“昭公生出,歌;死还,哭。”

下面有“鲁文公薨(hōng),而东门遂杀適(dí嫡)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季氏,于此君也四公矣。”正是这首童谣所说事变的基本背景。

“乾侯”(杨注:乾侯,晋邑。在今河北-成安县东南。),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4.8,北纬36.4(漳河店附近)。

鸜鹆据说就是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椋鸟科)(椋音liáng)——又名:鹦鸲、寒皋、华华、鸜鸲。留鸟。在自然界的分布现在应是在淮河以南,那时在鲁国出现也是稀罕事。

下面是两张鸜鹆的图片,截自网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昭二十五年经》:

秋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p 1454)(10250004))(116)

《昭二十五年传》:

秋,书再雩,旱甚也。((p 1460)(10250501))(116)

我的粗译:

这年秋天,《春秋经》记录下举行了两次“大雩”,这是因为旱情非常严重。

一些补充:

这是昭公时期第六次和第七次“大雩”。去年举行了昭公时期的第五次“大雩”。中间还“有鸜鹆来巢。”(《昭二十五年经》(p 1454)(10250003))(116)。当时的老天爷一定是乱套了。但在鲁国这样困难的情况下,鲁昭公还要闹事,可见他全无心肝。

杨伯峻先生注《经》曰:“上辛,第一旬之辛日,即辛卯,三日。季辛,下旬之辛日,即辛亥,二十三日。”

————————————————————

《昭二十五年经》:

九月己亥,公孙于齐,次于阳州。齐侯唁公于野井。((p 1454)(10250005))(116)

《昭二十五年传》:

季公若之姊为小邾(zhū)夫人,生宋元夫人,生子,以妻季平子。昭子如宋聘,且逆之。公若从,谓曹氏勿与,鲁将逐之。曹氏告公。公告乐祁。乐祁曰:“与之。如是,鲁君必出。政在季氏三世矣,鲁君丧政四公矣。无民而能逞其志者,未之有也,国君是以镇抚其民。《诗》曰:‘人之云亡,心之忧矣。’鲁君失民矣,焉得逞其志?靖以待命犹可,动必忧。”((p 1456)(10250201))(116)

我的粗译:

季公若的姐姐是小邾国国君的夫人,她生了宋元夫人,宋元夫人生了个女儿(宋国的公主),要嫁给季孙意如(季平子),叔孙婼(昭子)前往宋国下聘同时就迎亲,季公若也跟着去了,却告诉宋元夫人(曹氏,“曹”乃小邾国的“姓”,宋元夫人是季公若的外甥女)不要把女儿嫁给季孙意如,说是我们鲁国就要把季孙意如赶走了。

宋元夫人(曹氏)把这话报告了宋元公,宋元公又和乐祁说了这个情况,乐祁说:“嫁给他。要是那些人闹事,最后被赶走的一定是鲁昭公。季氏执掌政权已经三代了,丧失权力的鲁国国君已经有四位了。从来没有不掌握‘民’能成事的,所以国君务必得能对‘民’恩威并用。《诗》里说了:‘人之云亡,心之忧矣。’鲁国国君已经不能掌握‘民’,怎么可能成事?要是小心谨慎的等待机会还行,要是轻举妄动,一定会倒霉。”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公若从,谓曹氏勿与,鲁将逐之”曰:“曹,小邾君之姓,曹氏即宋元夫人。古代姓与氏本有别,但散文亦可通。”

关于曹氏之“氏”字,虽然我们现在说当时有“姓”和“氏”,但“氏”这个名称是后人加的,而当时人口中的“氏”并非像后来那样意味着“姓”和“氏”之“氏”,我体会这里的“氏”大体上是“那些”、“那里”、“那位”一类的意思,当然语序也和现在不完全一样。关于当时“氏”的意义我在别处有详细些的讨论,如有兴趣请移步《春秋左传注读后02姓氏宗族家室 2: 二、氏 (上)》《春秋左传注读后02姓氏宗族家室 3: 二、氏 (下)》

那两句诗出自《大雅荡之什瞻卬六章》:

天之降罔,维其优矣。人之云亡,心之忧矣。天之降罔,维其幾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468))

高亨先生注此曰:罔,林义光说:“罔读为荒。降荒犹降灾也。”优,厚也。引申为严重。幾,危也。

而乐祁引用这两句诗大概意为:此人快呆不下去了(快要逃跑了),所以忧心忡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