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日本人国民心态的日本语潜意识 -- 唵啊吽

共:💬233 🌺717 🌵6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语言会影响思维,但更是思维的反映

中文中当然也有表示尊重的说法,但是层次有限,而日语中从极端轻蔑到极端尊重,完全一样意思可以分出十来个层次来表达,让人叹为观止。

但个人看法,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固然存在,却也不必过分夸张,更多的应该是反过来,语言是群体思维的反映,语言现象反映出群体性的思维倾向。

拿中文来说,我们的老祖宗们曾经创造出多达二十个以上的以“马”为偏旁的汉字,用以形容不同形态的马,反映的是那个时期马在人们生活中曾经如此重要,以及人们曾经对马如此关切。但曾几何时,这些汉字绝大部分都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以至于绝大多数今天的中国人都无法识认。如果语言真有某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应该会迫使一代代中文的使用者都通过识认这些汉字而延续对马的高度兴趣——显然事实是恰恰相反,随着人们对马兴趣的下降,那些与马相关的汉字逐渐远离。

亲属关系词汇是另外一个例子。中文中的亲属关系词汇之庞大、丰富、精确,举世无双,反映的是从古至今,在儒家思维的影响下,人们对于亲疏关系的极端重视;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特别是计划生育普遍推行之后,家庭规模开始下降,亲戚关系渐趋简化,人们对一些表示较远关系的词汇识别度也有所下降。可以想象,极端情况下,如果计划生育长期推行,人们最终会对姨、姑、叔、舅这样现在还很常用的词汇也失去识别能力,因为离现实生活太远。

类似的,日、韩、满、蒙等语言中敬语都很发达,也许反映的是这些族群对等级关系的重视,印欧语言中普遍有发达的时态(像法语这样变态的有二十来个时态),也许反映的是对于时序关系的重视。但有意思的是,各种语言的“特有语言现象”在现代似乎都在衰退,年轻一代日本人对敬语的掌握程度大不如前,法语中第二过去时基本已经绝迹,复合过去时基本已经代替了简单过去时,中文中部分亲属词汇也逐渐退出视野,也许反映了现代社会各国民众生活习惯的逐步趋同。

最后,以俺小半桶水的日语知识来说,日语中的简体并不一定表示轻蔑,亲近的平辈人之间可以使用简体,技术性资料中就更是普遍使用简体,语感上比较正式也比较客观。所以,并不是日语让日本人无法平等待人,如果他们接受不了平等地对待中国人,应该从他们自己的经历和性格中去找原因。

通宝推:说几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