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这个主题贴子请不要移动,谢谢有关版主 -- 温相

共:💬44 🌺4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明成祖征伐安南始末-10.王通失机

黎利当初之所以起事,大有混水摸鱼之嫌,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明军的弱点逐渐让黎利所掌握,他的野心也就随之增加。加之,张辅迟迟不归,李彬年老病故,陈智等人要么畏缩不前、要么有勇无谋,让黎利得以盘踞在清化一带,势力慢慢坐大。

而远在北京的明成祖朱棣在永乐二十年以后再一次发动了他一生最后的一次北征,这次征伐带走了大量的精兵猛将,张辅等名将都是随从,此前营造长陵、迁都北京、储位之争、农民起义等一系列问题的交替出现已经令他倍感疲惫,没有腾出太多的精力来对付南方的这起战事。也就在这次北征过程中,一代雄主朱棣撒手尘寰,告别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政治舞台,困扰他许久的交趾只得留给他的继任者来处理了。

公元1424年8月,留守京城的太子朱高炽即位,史称明仁宗。这位体胖多病、宽厚有余的继承人虽然一度被他的祖父朱元璋夸奖为“有君人之识”,却一直不被他的父亲明成祖朱棣所看好,朱棣生前,皇帝和太子的关系比较紧张,储位之争成为永乐时期的一大特色,许多大臣、故旧都因此被无情的卷入。朱高炽的东宫生活可谓窝囊之至,不仅没有任何发号施令的权力,就连起居饮食也经常受到来自明成祖朱棣的干预。所以,朱高炽即立之后,一反朱棣的做法,停止北征、释放建文罪臣家属,甚至准备放弃他父亲朱棣营建很久耗费良多的北京,转回他祖父的故都南京。平心而论,朱高炽的一些做法不乏力矫时弊的成份,然而政治清算的性质也不容忽视,在对待交趾问题上,朱高炽就没有他的父亲朱棣那样的手段,特别是人事安排上一误再误,成为以后交趾易手的先声。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朱高炽掌权以后尽反朱棣用人方针,首先在交趾问题上听信宦官马骐的谰言,把忠心耿耿、尽职尽责的黄福调回朝廷,另派陈洽总督交趾省事务。这是交趾问题升级以后明朝的又一个巨大的失算,而且比张辅不能久镇交趾还要失算。马骐在交趾胡作非为经常受到黄福的抵制,还不能完全任意所为,这样黄福就成为马骐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而黄福又恰恰是朱棣生前比较看重的大臣,所以,马骐抓住黄福的这个特点,一本上去立刻被明仁宗批准。如果说张辅的上次调回是导致以后黎利敢于生事的开端,那么这次黄福的调离就是交趾真正从中国版图上消失的继续。黄福在交趾省,素得人望、清正廉洁,黄福临别之时,“交人扶携走送,号泣不忍别”即便是乱军头子黎利也不得不承认“使人人如黄尚书,我岂得反哉?”朱棣在世时,马骐就曾经诬告过黄福,朱棣洞察马骐的用心,没有同意,而朱高炽则不然,他替黎利等叛将完成了他们不能完成的愿望,黄福一走交趾事更加不可为,于此也可见朱棣、朱高炽父子在识人、用人上的差距。

接替黄福的是兵部尚书陈洽,此人博闻强记,写得一手好书法,用今天的语言来形容就是原则性强,灵活性不足。他没有黄福那样的威望,到了交趾以后对于马骐等人的秽行根本无法控制,这就给黎利造就了更大的机会反抗明王朝的统治。

黎利隐匿在清化时一度和镇守太监山寿关系不错,他贿赂山寿请他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朱棣当时虽然惑于山寿的力请,但是,仍旧提出警告“此贼狡诈,若为所绐,则其势益炽,不易制也。”实际上是看穿了黎利的缓兵之计,可是,那时节朱棣无暇顾及南边的战事,所以,就顺水推舟的封黎利为清化知府。果然不出朱棣所料,黎利并不是真心请降,任命刚一到达,黎利就已经夺取了清化,杀掉了明军的都指挥陈忠。

朱高炽没有认真的玩味朱棣的遗言,反而加派山寿作为前线的监军,赋予更大的权力。适时,被朱高炽授予征夷副将军的陈智“懦而多忌”,都督方政又“勇而寡谋”,监军山寿则力主招抚、拥兵不前,总督交趾事务的陈洽则全无定见,黎利趁势一举攻陷茶笼,知州琴彭死难,陈洽向北京告急。

此时,明仁宗朱高炽已经病故,新即位的是太子朱瞻基,也就是明宣宗,改元宣德。朱瞻基是明成祖朱棣的爱孙,传说朱瞻基出生的时候,朱棣梦见他的父亲朱元璋亲手捧给他一个白圭。朱棣对朱瞻基一直爱护有加、耳提面命,朱瞻基在他的祖父身上也学到了不少的有益的东西,行事作风也仿效朱棣,所以,他很快就调整了朱高炽的一些做法,改回其祖朱棣的轨道中来。

他亲自出面敦请黄福出山,他对黄福说:“卿惠爱交人久,交人思卿,其为朕再行。”以工部尚书衔兼领布、按两司事。而此前,朱瞻基启用命成山侯王通为征夷将军,都督马瑛为参将,征讨黎利。同时,朱瞻基还调拨西南诸卫军一万五千人、弩手三千人前往助阵,朱瞻基还专门给老挝下达诏书,要他们不准容留叛军。

朱瞻基的这一步棋并不算错,但是,他却选错了统兵的大将。成山侯王通是靖难名将王真之子,王真是朱棣手下数一数二的悍将,文武双全,死于淝河之战,朱棣听说以后为之流涕,朱棣说:“奋武如王真,何功不成!”直到他称帝多年以后还经常追忆王真的功劳说:“(王真)不死,功当冠诸将。”明成祖朱棣对和这些与他共过患难的靖难诸将一直很有感情,按照规定,即便是世袭爵位的勋旧之后也要经过有关部门的考察才可以袭封爵位,然而,朱棣感念于当年诸将跟随他栉风沐雨夺取天下的辛苦,就网开一面让靖难功臣的后裔可以先行袭爵,然后再考察,可想而知,这种所谓的考察也就是走走形式了,基于这样的认识,再加之王通又是朱棣宠将王真的嫡子,其人受到朱棣的奖掖和提拔重用是自不待言的了,比如明成祖朱棣身后的所谓的万年吉地--长陵的工程就亲自交给王通办理,两次北征,王通都追随明成祖左右,朱瞻基派遣王通无论是从地位、身份还是和皇族的渊源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可是,唯独就是没有考虑到一点,那就是王通的能力,交趾事务一向以复杂多变著称,名将者如张辅、功臣者如沐晟、能员者如黄福都要如履薄冰、小心谨慎,而“素无战功”的王通又何能当之呢?

朱瞻基误用王通的危险后果随着王通进入交趾以后一点一点暴露出来,终于危害全局。

王通进兵交趾之前,明交趾省当局做了一些战略部署上的调整,停办采买等不得人心的举动,还赦免叛乱头子黎利、潘僚等人,给予一定的官职,这种做法其实是示弱于敌,因为有力的军事打击没有随之而上,黎利连皇帝钦命的世袭清化知府都看不上眼,区区一个交趾省的任命又怎么能够满足他的日益壮大的胃口呢?而此时方政、陈智督军进剿败绩累累,更让黎利愈来愈轻视明军。王通这时本来应该小心从事,特别是当他在宣德元年十一月进师应平,次宁桥时,陈洽郑重的向他建议说附近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适合勒兵关注,王通不仅不听还讥讽陈洽胆小如鼠,结果正如陈洽所料,敌伏兵四起,明军正在渡河,恰好被邀击于河中,进退失据,陈洽不顾个人生死,冲锋在前,以文官的身份奋勇杀敌,最后自刎而死。据说明宣宗朱瞻基听说陈洽死难的消息以后感叹的说:“大臣以身殉国,一代几人?”陈洽是继刘?y以后在交趾战事上死难的又一位明廷最高级别的官员。陈洽此人固然没有完成明廷交给他的任务,对于交趾的叛乱的深入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此人素有知人之明,他上任以后,曾经“累奏乞福还抚交趾”,在危机时刻临难不苟,还是值得一书的人物。

王通经历这第一次的战败,居然被黎利吓得胆破心裂、不知所措,他不得朝廷的命令就擅自割让清化以南的地区给黎利,还尽撤官吏军民还东关,清化知州不从就被王通给骂了一顿。黎利得胜以后,引兵围困隘留关,叛军声势大涨。明宣宗朱瞻基得知以后,马上调遣老将安远侯柳升为总兵官保定伯梁铭副之,督师赴讨,又命黔国公沐晟为征南将军,兴安伯徐亨、新宁伯谭忠为左、右副将军,从云南进兵,两军共七万余人。柳升是第一次安南战争时的名将,他以擒获胡一元父子著名,以后追随明成祖北征,东南平倭,还一度镇压唐赛儿起义,朱瞻基对他寄予了厚望。

柳升出发之前,因为道路阻隔,明廷已经很久没有得到有关交趾的战报,忽然有李茂先等三名军兵历经千辛万苦,报告了交趾的情况,特别提及昌江的被围,这让朱瞻基十分焦虑,他令柳升立刻进军昌江解围。镇守昌江的是都指挥同知李任,他是跟随明成祖靖难起兵的旧部,忠贞不二,当敌军把俘获的都督蔡福推到昌江城下时,李任不仅不为所动,反而对这位第一次安南战争中张辅手下著名的战将、勇夺多邦城的蔡福晓以大义,他说:“汝为大将,不能杀贼,反为贼用,狗彘不食汝余。”蔡福羞愧不能言。李任以区区千人对付敌军十万余众,丝毫没有惧色,敌军调动大象战车环攻昌江,李任派军绕出昌江,攻击敌军后部,烧毁攻城的器具,敌军又开凿地道,李任等将计就计采用水攻,让敌军无法得逞。小小的一个昌江,前后经历三十战,坚守长达九个月,内无粮草、外无救护,李任的勇略和忠心可以同唐代的张巡相比,就在柳升即将驰援之际,昌江终于沦入敌手,李任同敌人展开巷战,自杀殉国。其他守将顾福、刘顺、太监冯智等均自杀以殉,城中不屈敌人而顽强战死的有数千人之多。昌江被攻陷以后,敌军进犯谅江,谅江知府是刘子辅,他是得到过著名廉吏周新的称赞的人,他也和李任一样拼死抵抗,他说“吾义不污贼刃。”自杀而死,他的妻儿也自杀殉国。昌江、谅江上演的壮烈的一幕让黎利等叛军为之震恐,从另一个侧面益知统帅王通的无能。

黎利知道柳升的大名,所以,先是送给柳升一封书信,表达自己愿意投诚的意图,柳升识破黎利的诡计,这封信柳升连拆都没有拆,就直接递交给明廷。柳升和张辅一样都是交趾问题上的鹰派人物,坚定主战,所以,柳升下车伊始,就积极备战,敌军连续接阵,都被柳升打败。而随着敌军的不断退却,柳升也滋长了骄傲的心理,以为敌军不过如此。明军抵达镇夷关时,不巧柳升的副手李庆、梁铭都病重,军中得病的也不在少数,郎中史安、主事陈镛对李庆说:“柳侯辞色皆骄。骄者,兵家所忌。贼或示弱以诱我,未可知也。”希望李庆出面劝戒柳升,李庆挣扎着起来,哪知道并不被柳升所采纳。等柳升大军进入倒马坡时,柳升自己带着六百亲军先行,走到一座木桥时,木桥忽然瘫塌,柳升陷入泥潭之中不能行走,敌军突然从四面包抄过来,后面的明军遭到拦截,根本不能救助柳升,柳升被敌军用竹镖活活扎死。就在柳升殉难的同时,李庆、梁铭都因为病重也先后去世,大军一时无主,请左军都督佥事崔聚暂时代理军务,未几,崔聚也战死在昌江城下。

柳升是一时的名将,为交趾叛军畏之如虎,如今竟然战死,对于战场上的明军来说打击是相当沉重的,王通本来就对黎利等人恐惧不已,如今一见柳升战死,他就着手准备私自同黎利议和,按察使杨时习十分不满的说:“奉命讨贼,与之和,而擅退师,何以逃罪!”王通不但不听还把杨呵斥了一番,众将不敢同王通计较,只能听命。明宣宗愿意是仿效朱棣的故伎,使柳升与沐晟两路会和,水陆并进夹击黎利,柳升虽死,如果王通敢战并且调度得法,这一战略未必就泡汤,当年张辅也曾经单独进兵,争奈王通畏敌不前,沐晟只好放弃水师进攻的计划。正是由于王通二次失机,彻底导致交趾的大局不可收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